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536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环境工程领域中处理污水的装置,具体涉及的是ー种生物接触氧化池。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一般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曝气装置。工作原理为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构造层宜采用O. 6-1. 2m,填料层高宜采用2. 5-3. 5m,稳水层高宜采用O. 4-0. 5m,超高不宜小于O. 5m。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O. Sm。导流槽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O. 3-0. 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O. 4m。但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 池对高浓度氨氮、硫化物、挥发酚等污水的治理存在着难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用于解决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对高浓度氨氮、硫化物、挥发酚等污水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进水管、曝气管、出水管,池体内有纵向设置的単元格槽,単元格槽之间相互连通,每ー単元格槽内充填有填料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每个单元格槽下方对应设置一根曝气管,每根曝气管与支气管连接,各支气管均与总风管连接,各支气管上均设置有电动阀;进水管设置在曝气管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単元格槽中设置有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曝气均匀,填料不易堵塞,解决对高浓度氨氮、硫化物、挥发酚等污水治理的难题,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2、本实用新型可对每个単元格槽的曝气量进行控制,使曝气更加均匀,进一歩解决对高浓度氨氮、硫化物、挥发酚等污水治理的难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I.池体,2.进水管,3.曝气管,4.出水管,5.単元格槽,6.支气管,7.总风管,8.电动阀,9.填料,10.固定化微生物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说明结合图I、图2所示,这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I、进水管2、曝气管3、出水管4,池体I内有纵向设置的単元格槽5,単元格槽5之间相互连通,每ー单元格槽5内充填有填料9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10,每个单元格槽5下方对应设置一根曝气管3,通过曝气管3向单元格槽5内送入空气,并对池体I中的污水供应氧气,使池体I中的污水保持一定的含氧量,为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每根曝气管3与支气管6连接,各支气管6均与总风管7连接,各支气管6上设置有电动阀8,可通过电动阀8对支气管6的进风量进行控制;进水管2设置在曝气管3下方,出水管4在池体I的顶部。进水管2用于输入污水,出水管4用于将净化后的污水向池体I外排出。本实用新型工作吋,污水从池体I的底部输入,从下往上升,污水经単元格槽5吋,得到浄化,然后在池体I上的上部形成稳水层,最后通过出水管4排出池体外。
权利要求1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这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I)、进水管(2)、曝气管(3)、出水管(4),池体(I)内有纵向设置的单元格槽(5),单元格槽(5)之间相互连通,每一单元格槽(5 )内充填有填料(9 )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10 ),每个单元格槽(5 )下方对应设置一根曝气管(3),每根曝气管(3)与支气管(6)连接,各支气管(6)均与总风管(7)连接,各支气管(6)上均设置有电动阀(8);进水管(2)设置在曝气管(3)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这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进水管、曝气管、出水管,池体内有纵向设置的单元格槽,单元格槽之间相互连通,每一单元格槽内充填有填料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每个单元格槽下方对应设置一根曝气管,每根曝气管与支气管连接,各支气管均与总风管连接,各支气管上均设置有电动阀;进水管设置在曝气管下方。本实用新型曝气均匀,填料不易堵塞,解决对高浓度氨氮、硫化物、挥发酚等污水治理的难题,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C02F3/02GK202415248SQ2012200263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江红, 段吉国, 江泓, 汪颖军, 芦艳, 陈颖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