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597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属于管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地被有机质、重金属等物质污染后,会对土地的周边环境和居住人群产生非常大的危害。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其封场后,以及化工、制药、焦化等工业企业搬迁后,土壤中存在的有机质会产生渗滤液、恶臭气体、有毒微生物等多种二次污染,还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由于有机质污染物成分复杂从而导致其的降解速率非常慢,完全降解完需要100年左右;而重金属污染毒性强,属于永久污染。运用好氧生物反应器技术修复被有机质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加强生物通风和增加污染基质水分,有利于加速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使其在2-3年内完成完全降解;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金属形态发生转变,毒性也会相应降低。而利用好氧生物反应器技术需对污染土地中的水分、空气含量进行人为调节,过程主要包括抽气、注气和注水三个系统。这其中管道布设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和输送水、气的效率问题。为了实现水、气的有效、均匀输送,多采用设置三级管道,打竖井,等边三角形布井的方式。但是传统的管道连接方法是直角连接,连接处的管损很大,大大增加了风机或者泵站的负荷,既提高了对设备的要求,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另外,传统布井方法中如果上一级的管道出现故障,那么故障点之后的所有井管系统都将停止运行,对工程影响很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小管损,降低井管系统停运风险,同时使水、气分布更均匀更有效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包括风机/泵站、一级管线、二级管线、三级管线、法兰、斜三通以及井;其中,所述风机/泵站连接一级管线;所述一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二级管线连接;所述二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三级管线连接;所述三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井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管线、二级管线和三级管线呈树状管网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管线、二级管线和三级管线呈环状管网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三通的倾斜角度为135°。[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将斜三通运用于树状管网布设中,改变了直角三通连接各级管线的传统方式;采用135°角连接,大大减小了流体在转弯处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运行负荷,这既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又减少了运营成本;而树状管网总长度较短,构造简单,投资较省;环状管网将管线连接成环状,当任一段管线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与其它管线隔开,然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从其它另外的管线供应给井,断水的区域可以缩小,从而增加供水的可靠性。同时,环状管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而在树状管网中往往因此而使管线损坏。环状管网使用于对供水连续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供水区域。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和附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第一实施方式,其包括风机/泵站I、一级管线2、二级管线3、三级管线
4、法兰7、斜三通6以及井5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风机/泵站I连接一级管线2 ;所述一级管线2通过法兰7、斜三通6与二级管线3连接;所述二级管线3通过法兰7、斜三通6与三级管线4连接;所述三级管线4通过法兰7、斜三通6与井5连接。所述一级管线2、二级管线3和三级管线4既可为输气管,也可为输液管,其呈树状管网结构设置。所述斜三通6的倾斜角度为135°,这与传统直角三通相比可以大大减小流体在流向改变时的压力损失。不同部位通过法兰7连接,可增加井管的重复利用率,方便拆卸和更换坏损。所述井5的布设方式为等边三角形布置,在保证有效覆盖面的前提下是最经济方便的布井方式。上述树状管网的总长度较短,构造简单,投资较省。但树状管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因为树状管网中的任意一段管线损坏时,在损坏处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另外树状管线管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请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第二实施方式,其包括风机/泵站I’、一级管线2’、二级管线3’、三级管线4’以及井5’等几部分组成,其连接关系基本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管线2 ’、二级管线3 ’和三级管线4 ’呈环状管网结构设置。当任一段管线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与其它管线隔开,然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从其它另外的管线供应给井,断水的区域可以缩小,从而增加供水的可靠性。环状管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而在树状管网中往往因此而使管线损坏。但是环状管网总长度大,建设投资明显高于树状管网。环状管网使用于对供水连续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供水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树状管道布设方法用斜三通连接主管道和支管,所述支管与上级管道之间呈135°夹角,改变了以往直角连接的传统方式,大幅度的减小了管损,从而在不增加源头压力的情况下扩大了有效覆盖范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性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好的结果。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泵站、一级管线、二级管线、三级管线、法兰、斜三通以及井;其中,所述风机/泵站连接一级管线;所述一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二级管线连接;所述二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三级管线连接;所述三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井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管线、二级管线和三级管线呈树状管网结构设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管线、二级管线和三级管线呈环状管网结构设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三通的倾斜角度为1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其包括风机/泵站、一级管线、二级管线、三级管线、法兰、斜三通以及井;其中,所述风机/泵站连接一级管线;所述一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二级管线连接;所述二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三级管线连接;所述三级管线通过法兰、斜三通与井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污染土地生物修复的管道布设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管损,降低井管系统停运风险,同时使水、气分布更均匀更有效。
文档编号B09C1/00GK202479207SQ2012200942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姚蔚, 王颋军, 高威 申请人:北京融信坤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