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26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尤其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到70%以上。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量排放和破坏水资
源,污染江河湖泊等,再加上洗选过程中大量的耗水,进一步加大的对水资源的污染,因此发明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主要针对矿井水的水处理设备势在必行。目前高浊矿井水净化处理通常采用混凝剂经水泵混合、管道混合和机械混合方式加入矿井水中,然后采用沉淀池或澄清池作为主要处理单元。沉淀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斜管(板)沉淀,其处理能耗小,但存在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矿建投资高的问题。机械加速澄清池占地面积小,但处理能耗大,设备维修工作量大,实际应用中处理效果不如水力循环澄清好。目前适合矿井水的小型化、节能化、实用型的矿井下水处理设备还不多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水处理设备的缺点,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实用性,特别适合矿井井下水处理兼顾洗煤水、钢铁及其它非煤矿山废水的净化处理设备。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锥体,壳体上端开设有溢流口,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下端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旋流筒,所述旋流筒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渐开的喇叭形,旋流筒上部具有切向进水口。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工作时,先将待处理的污水经混合搅拌反应池进行水质预处理,视水质情况先后加入酸度调整剂、絮凝剂、助凝剂、磁种进行搅拌,磁种可为含有微磁性的铁矿石粉或金属铁粉。待完成后经水泵将混合液通过旋流筒的进水口打入水处理器旋流筒内,在水流的作用下包裹有悬浮物及磁种的微磁絮团旋转着向旋流筒喇叭口方向移动,当移至喇叭口时,由于受电磁场的作用,微磁絮团快速向电磁铁方向“跑去”,并随排污口污泥从排污口排出,分离后的磁种回磁种投加装置重复使用。分离后的污泥排至集泥池,污泥经压滤机压滤后,干污泥外运处理,压榨水打回混合搅拌池重新处理。除去微磁絮团的水即为处理后的清水,由水处理器上方溢流口流出至清水池,完成整个水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全新的水处理理念,利用高强电磁场对水中的包裹有铁磁微粒的混凝絮团进行高速吸引,实现“电磁捕捉”,提高了水处理的速度,比上述传统水处理提高水处理速度十几倍,占地面积不足传统工艺的20 30%,电磁捕捉技术是该实用新型技术的核心。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水处理中微小絮团不宜沉淀,容易随水漂走的缺点,实行强制电磁捕捉牵引,降低了微小絮团的处理难度,提高了出水水质质量。[0009]本技术的电磁牵引的安装有两种模式,一种电磁铁安装在水处理器下端排污口以上锥形体上(见图2 ),另一种电磁铁直接安装在排污口下方的锥形筒体底部(见图3 )。可视不同水处理要求选择。该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结构与传统水处理器不同,特别是旋流筒部分与传统旋流器结构工作原理均不相同。传统旋流器作为一种常 用水处理设备结构为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锥体,工作原理为离心沉降,待分离的混合液在泵的压力作用下,从旋流器入口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器内,做旋转运动,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向筒壁移动,并随水流沿锥体至排污口排出,清水从旋流器上方中间污水口溢出,实现混合液的净化分离,而本水处理器的旋流筒在水处理器中间,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喇叭状。经加入混凝剂及磁性物质的混合液沿旋流筒切线方向进入,无须高压水流,只需普通单级泵水流即可,水流进入旋流筒内形成下行漩涡,絮状体随漩涡向旋流筒下方喇叭口移动,待流到喇叭口时,因筒体直径变大,压力降低,絮状体在水流压力、自然重力、电磁场磁力三股力量的作用下,迅速向排污口流去,包裹有水中悬浮颗粒的絮体随污泥从排污口流出。清水则从旋流筒喇叭口外沿随水流从旋流筒外侧的水处理器上方溢流口流出至清水仓。因此无须高压水流,磁场强度可视污水状况及水处理量自由调节,可节约电耗及设备投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器的系统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器结构示意图(电磁铁安装在排污口上方)。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器结构示意图(电磁铁安装在排污口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包括壳体I,壳体I的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锥体,壳体I上端开设有溢流口 3,下端开设有排污口 6,壳体I下端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磁铁5 ;壳体I内设置有旋流筒2,所述旋流筒2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渐开的喇叭形,旋流筒2上部具有切向进水口 4。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有如下的工作过程先将待处理的污水经混合搅拌反应池进行水质预处理,视水质情况先后加入酸度调整剂、絮凝剂、助凝剂、磁种进行搅拌,待完成后经水泵将混合液通过旋流筒2的进水口 4打入水处理器旋流筒2内,在水流的作用下包裹有悬浮物及磁种的微磁絮团旋转着向旋流筒喇叭口方向移动,当移至喇叭口时,由于受电磁场的作用,微磁絮团快速向电磁铁方向“跑去”,并随排污口污泥从排污口 6排出,经过磁种分离回收机7分离后的磁种可重复使用。分离后的污泥排至集泥池8,污泥经压滤机9压滤后,干污泥外运处理,压榨水打回混合搅拌池重新处理。除去微磁絮团的水即为处理后的清水,由水处理器上方溢流口 3流出至清水池10,完成整个水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电磁铁5还可设置于排污口 6的下方。针对本实用新型类似显而易见的变化均应认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权利要求1.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锥体,壳体上端开设有溢流口,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下端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旋流筒,所述旋流筒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渐开的喇叭形,旋流筒上部具有切向进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捕捉超级分离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倒圆锥体,壳体上端开设有溢流口,下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下端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旋流筒,所述旋流筒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渐开的喇叭形,旋流筒上部具有切向进水口。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水处理中微小絮团不宜沉淀,容易随水漂走的缺点,实行强制电磁捕捉牵引,降低了微小絮团的处理难度,提高了出水水质质量。
文档编号C02F1/48GK202492401SQ20122011816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张新勇 申请人:张新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