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18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
理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水生物处理工程中,传统的曝气室底部安装专门的膜片曝气器,以使进入的空气和水充分接触,提高空气的溶氧效率到15%左右。一般的膜片曝气器使用寿命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同时膜片曝气器也增加了曝气系统的空气阻力,增加了能耗。针对传统膜片曝气器和曝气室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蜂巢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室,无需在曝气室安装专门的曝气器,可把溶氧效率提高到30%以上,降低了废水处理能耗。
发明内容为了弥补普通曝气装置寿命短、效率低的缺陷,达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效率高、能耗低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出水管,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出水管与进气管和进水管之间的曝气池,曝气池被隔板分隔出多个曝气室,上下相邻的曝气室通过开在隔板上的穿孔相连通。所述曝气池顶部还固定有网状压紧板,底部固定有网状支架,曝气池通过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所述曝气池的曝气室有多层,每层有多个,除去与外壳、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接触的曝气室外,其余的曝气室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所述进水管上开有多个孔径为5-8mm,间距为300-600mm的进水孔。进水孔分布在这个间距范围内,利于均匀配水和配气,降低曝气的空气需求量,节省能耗。所述穿孔直径为8_12mm,穿孔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呈45°夹角。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平行相间固定在壳体底部。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曝气室的横截面边长为300-600mm,采用该边长范围,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单位体积内曝气室的数量,同时方便装置的制作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池被隔板分隔出多个曝气室,每个曝气室都参与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污水在每层曝气室依次进行完全混合式的生物处理,延长了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时间,效果更彻底,更加节省能源。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I、壳体;2、出水管;3、进气管;4、进水管;41、进水孔;5、曝气池;51、曝气室;52、网状压紧板;53、网状支架;6、隔板;6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ー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包括壳体I、固定在壳体顶部的出水管2,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进气管3和进水管4,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出水管与进气管和进水管之间的曝气池5,曝气池被隔板6分隔出多个曝气室51,上下相邻的曝气室通过开在隔板上的穿孔61相连通。所述曝气池顶部还固定有网状压紧板52,底部固定有网状支架53,曝气池通过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固定到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池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曝气池的曝气室有多层,每层有多个,除去与外壳、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接触的曝气室外,其余的曝气室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在图I的实施例中,进水管上开有多个孔径为5-8mm,间距为300-600mm的进水孔41。所述的穿孔直径为8-12mm,穿孔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呈45°夹角。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曝气室的横截面边长为300-600mm。 结合图2,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平行相间固定在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由壳体底部的进水管进入壳体内部,同时进气管向壳体内部通入空气。污水通过进水管的进水孔均匀的进入壳体后由穿孔进入第一层的曝气室,在污水进入曝气室的同时,空气也经由穿孔进入第一层的曝气室,污水与空气的混合液在通过穿孔的时候相互之间进行扰动,使水汽的混合更加均匀。穿孔的直径以8-12mm为佳,在该孔径下水汽的扰动最为均匀,同时该孔径下水汽混合液在流经曝气室的曝气时间也是最佳。水汽混合液在第一层曝气室曝气处理后,接着依次通过穿孔进入后续的几层曝气室,在曝气室内重复进行曝气反应,最后通过曝气池顶部的出水管汇集后流出曝气装置,进入下一个处理単元。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网状支架,在污水和空气流过时,可以通过网格滤去ー些可能阻塞穿孔的杂物并对污水和空气进行初步搅拌混合,使空气和污水进入曝气室更加均匀,流速更加平稳。本实用新型仿照蜂巢结构将曝气池分隔成多层,每层多个曝气室的方式,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处理时间长,效果彻底。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包括壳体(I)、固定在壳体顶部的出水管(2),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进气管(3)和进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出水管与进气管和进水管之间的曝气池(5),曝气池被隔板(6)分隔出多个曝气室(51),上下相邻的曝气室通过开在隔板上的穿孔(6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顶部还固定有网状压紧板(52),底部固定有网状支架(53),曝气池通过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固定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的曝气室有多层,每层有多个,除去与外壳、网状压紧板和网状支架接触的曝气室外,其余的曝气室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开有多个孔径为5-8mm,间距为300-600mm的进水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直径为8-12mm,穿孔的轴心线与竖直方向呈45°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进气管平行相间固定在壳体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结构的曝气室的横截面边长为300-6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结构的废水生化处理曝气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出水管,固定在壳体底部的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出水管与进气管、进水管之间的曝气池,曝气池被隔板分隔出多个曝气室,上下相邻的曝气室通过开在隔板上的穿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池被隔板分隔出多个曝气室,每个曝气室都参与对污水的曝气处理,污水在每层曝气室依次进行完全混合式的生物处理,延长了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时间,持续处理时间长,效果更彻底,更加节省能源。
文档编号C02F7/00GK202594871SQ20122022862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蔡奎芳, 张峰, 李斌 申请人:北京斯凯特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