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809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芬顿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协同产生氧化性仅次于氟离子的羟基自由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深度氧化,达到一般生物处理法无法达到的去除效果。普通芬顿法的降解作用主要包括对有机物的氧化和混凝两种作用。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是指Fe2+与H2O2作用,生成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而进行的游离基反应;另一方面,反应中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絮凝、吸附功能,也可去除水中部分有机物。然而普通芬顿法采用的反应装置存在两个缺点一是需要投加大量的外加试剂,增加了运营成本;二是产生大量的铁泥量,固液分离困难,从而需要投入大型污泥处理设备作为后续工艺。·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药少、污泥产生量低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容器内设有导流装置,将反应容器分成依次连通的多个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包括与进水口连通的一级反应区和与出水口连通的末级反应区,所述末级反应区设有回流至进水口的回流口 I和回流至末级反应区入口的回流口 II,所述每个反应区均设有加药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区内设有随污水注入、流动并携带亚铁离子的催化载体,所述催化载体包括氧化铝多孔填料,填料颗粒直径为O. 2-0. 5m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容器中部的一级导流筒,所述一级导流筒外周设有二级导流筒,一级导流筒的上端与二级导流筒上端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筒围成所述一级反应区,所述一级导流筒与二级导流筒之间围成二级反应区,所述二级导流筒与反应容器壁之间围成末级反应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布水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设置在一级反应区内的一级加药装置、设置在一级反应区出口的二级加药装置和设置在二级反应区出口的末级加药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容器壁包括上方的斜壁和下方的直壁,所述斜壁上方设有出水堰,所述末级反应区包括由斜壁、出水堰与二级导流筒围成的出水段和由直壁与二级导流筒围成的末级反应段,所述回流口 I和回流口 II均设在斜壁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容器上设有连通进水口的回流通道I,所述回流通道I与回流口 I连接,所述反应容器上设有回流通道II,所述回流通道II的一端连通末级反应段的入口、另一端与回流口 II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容器内由导流装置分成多个反应区,并在每个反应区设置加药装置,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在充分反应的前提下减小了药投加量;在末级反应区设置两个回流口,令污水回流至不同的工艺段,增加了芬顿反应效率,减少了污泥产生量。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1,该反应容器I·底部的中央设有进水口 2,顶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 3,形成中央进水、周边出水的流动空间。反应容器I内设有导流装置,将反应容器I分成依次连通的多个反应区,反应区包括与进水口 2连通的一级反应区4和与出水口 3连通的末级反应区5。在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容器I中部的一级导流筒9,一级导流筒9外周设有二级导流筒10,一级导流筒9的上端与二级导流筒10上端连通。一级导流筒9内部围成一级反应区4,一级导流筒9与二级导流筒10之间围成二级反应区11,二级导流筒10与反应容器壁之间围成末级反应区5。因此一级反应区4仅与二级反应区11连通,二级反应区11与一级反应区4和末级反应区5连通,污水从进水口 2进入后,自下而上流过一级反应区4,自上而下流过二级反应区11,再自下而上流过末级反应区5,最终从出水口 3流至后续工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反应区均设有加药装置,包括设置在一级反应区4内的一级加药装置12、设置在二级反应区11入口的二级加药装置13和设置在末级反应区5入口的末级加药装置14。这些加药装置为布水器,使用者通过布水器加入H2O2和亚铁盐,实现多级氧化。加药量的比例控制为一级加药装置加药量二级加药装置加药量末级加药装置加药量=5 3 2,同时控制每个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I小时。在本实施例中,反应区内设有随污水注入、流动并携带亚铁离子的催化载体8,污水携带催化载体8流动的过程形成流化床结构,其湍流程度高,比起普通的芬顿装置反应效率更高。上述的催化载体8为大量的氧化铝多孔填料,这些填料密度接近水的密度,从而实现与污水同时流动,填料颗粒直径为O. 2-0. 5mm。在本实施例中,末级反应区5设有回流至进水口 2的回流口 I 6和回流至末级反应区5入口的回流口 II 7。反应容器I的反应容器壁包括上方的斜壁15和下方的直壁16,斜壁15上方设有出水堰,末级反应区5包括由斜壁15、出水堰与二级导流筒10围成的出水段51和由直壁16与二级导流筒10围成的末级反应段52,回流口 I 6和回流口 II 7对称的设在斜壁15上。反应容器I底部设有连通进水口 2的回流通道I 61,回流通道I 61与回流口 I 6连接,反应容器I底部还设有回流通道II 71,回流通道II 71的一端连通末级反应段52的入口、另一端与回流口 II 7连接,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进水口 2,重新进行三级加药反应,一部分回流至末级反应段52进行末级加药反应,其余经出水堰流出出水口 3。污水的回流比根据实际出水水质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的两级回流,实现芬顿反应可控制性,同时也减少了铁泥的产生量。与传统的芬顿反应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的COD去除率和出水生化性均得到
了较大的改善,如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I ),反应容器(I)底部设有进水口(2),顶部设有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I)内设有导流装置,将反应容器(I)分成依次连通的多个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包括与进水口(2)连通的一级反应区(4)和与出水口(3)连通的末级反应区(5),所述末级反应区(5)设有回流至进水口(2)的回流口I(6)和回流至末级反应区(5)入口的回流口 II (7),所述每个反应区均设有加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内设有随污水注入、流动并携带亚铁离子的催化载体(8),所述催化载体(8)包括氧化铝多孔填料,填料颗粒直径为O. 2-0. 5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应容器(I)中部的一级导流筒(9),所述一级导流筒(9)外周设有二级导流筒(10),一级导流筒(9)的上端与二级导流筒(10)上端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筒(9)围成所述一级反应区(4),所述一级导流筒(9)与二级导流筒(10)之间围成二级反应区(11),所述二级导流筒(10)与反应容器(I)壁之间围成末级反应区(5)。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布水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设置在一级反应区(4)内的一级加药装置(12)、设置在二级反应区(11)入口的二级加药装置(13)和设置在末级反应区(5)入口的末级加药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I)壁包括上方的斜壁(15 )和下方的直壁(16 ),所述斜壁(15)上方设有出水堰,所述末级反应区(5)包括由斜壁(15)、出水堰与二级导流筒(10)围成的出水段(51)和由直壁(16)与二级导流筒(10)围成的末级反应段(52),所述回流口 I (6)和回流口 II (7)均设在斜壁(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I)上设有连通进水口(2)的回流通道I (61),所述回流通道I (61)与回流口 I (6)连接,所述反应容器(I)上设有回流通道II (71),所述回流通道II (71)的一端连通末级反应段(52)的入口、另一端与回流口 II (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芬顿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反应容器内设有导流装置,将反应容器分成依次连通的多个反应区,所述反应区包括与进水口连通的一级反应区和与出水口连通的末级反应区,所述末级反应区设有回流至进水口的回流口Ⅰ和回流至末级反应区入口的回流口Ⅱ,所述每个反应区均设有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容器内由导流装置分成多个反应区,并在每个反应区设置加药装置,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在充分反应的前提下减小了药投加量;在末级反应区设置两个回流口,令污水回流至不同的工艺段,增加了芬顿反应效率,减少了污泥产生量。
文档编号C02F1/72GK202688073SQ2012203282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曹姝文, 肖晶, 伍珂, 吴早春, 黄德智, 周林 申请人: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