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9871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实用于地表水处理又实用于地下水处理的自来水的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自来水的水源主要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以及井水等地下水,因这类水都不能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均需要进行水质处理;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加工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泥沙以及细菌等有害物质,其通常是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处理为合格的饮用水;而在我国,地下水中铁锰含量偏高非常普遍,因此以地下水作为自来水加工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铁锰、泥沙等有害物质,其除了需要经过混凝、沉淀外、还需要进行除铁锰、过滤、消毒处理才能成为合格的饮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实用于地表水处理又实用于地下水处理的自来水过滤系统。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包括取水泵、混合器、絮凝反应器、斜管沉淀器、过滤器、酸碱加药器、混凝加药器、消毒加药器、压缩池,所述取水泵、酸碱加药器、混凝加药器以及消毒加药器分别与混合器连接,所述混合器经絮凝反应器与斜管沉淀器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器下端与压缩池连接,所述过滤器输入端与斜管沉淀器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器下端还与压缩池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系统,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上设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腔体内设置滤料,所述滤料将过滤腔体分隔为位于滤料上方与进水管连通的原水仓以及位于滤料下方与第一出水管连通的净水仓,所述原水仓上方的过滤腔体内还设有虹吸蓄水仓,所述虹吸蓄水仓通过管道与浸水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系统,优选的,还包括清水池以及供水泵,所述清水池与过滤器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水泵与清水池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在斜管沉淀器后面加装过滤器,确保自来水水质质量,使得本系统既可以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净化,又可以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净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结构图;图中所示1_取水泵;2_混合器;3_絮凝反应器;4_斜管沉淀器;5_过滤器;7-清水池;8_供水泵;9_酸碱加药器;10_混凝加药器;11_消毒加药器;12_压缩池;51_进水管;52_第一出水管;53_滤料;54_原水仓;55_净水仓;56_虹吸蓄水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包括取水泵I、混合器2、絮凝反应器3、斜管沉淀器4、过滤器5、酸碱加药器9、混凝加药器10、消毒加药器11、压缩池12,所述取水泵I、酸碱加药器9、混凝加药器10以及消毒加药器11分别与混合器2连接,所述混合器2经絮凝反应器3与斜管沉淀器4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器4下端与压缩池12连接,所述过滤器5输入端与斜管沉淀器4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器5下端还与压缩池12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器5包括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上设有进水管51、第一出水管52,所述过滤腔体内设置滤料53,所述滤料53将过滤腔体分隔为位于滤料53上方与进水管51连通的原水仓54以及位于滤料53下方与第一出水管52连通的净水仓55,所述原水仓54上方的过滤腔体内还设有虹吸蓄水仓56,所述虹吸蓄水仓56通过管道与浸水仓55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取水泵I从水源取水(包括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通过混合器2,再从酸碱加药器9、混凝加药器10、消毒加药器11加入相应的药水进行处理,通过絮凝反应器3以及斜管沉淀器4进行絮凝反应以及沉淀处理,沉淀的淤泥进入压缩池12中,斜管沉淀器4输出的水通过过滤器5,通过进水管51进入原水仓54并通过滤料53进行过滤,进入净水仓55,然后通过管道进入虹吸蓄水仓56内,并从第一出水管52流出,以此完成了过滤,过滤的滤渣可进入压缩池12中。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水池7以及供水泵8,所述清水池7与过滤器5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水泵8与清水池7输出端连接,可以将经过过滤器5处理后的水源进入清水池,然后通过供水泵即可供给用户使用。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包括取水泵(I)、混合器(2)、絮凝反应器(3)、斜管沉淀器(4)、过滤器(5)、酸碱加药器(9)、混凝加药器(10)、消毒加药器(11)、压缩池(12),所述取水泵(I)、酸碱加药器(9)、混凝加药器(10)以及消毒加药器(11)分别与混合器⑵连接,所述混合器(2)经絮凝反应器(3)与斜管沉淀器(4)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器(4)下端与压缩池(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输入端与斜管沉淀器(4)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器(5)下端还与压缩池(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来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包括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上设有进水管(51)、第一出水管(52),所述过滤腔体内设置滤料(53),所述滤料(53)将过滤腔体分隔为位于滤料(53)上方与进水管(51)连通的原水仓(54)以及位于滤料(53)下方与第一出水管(52)连通的净水仓(55),所述原水仓(54)上方的过滤腔体内还设有虹吸蓄水仓(56),所述虹吸蓄水仓(56)通过管道与浸水仓(5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来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池(7)以及供水泵(8),所述清水池(7)与过滤器(5)输出端连接,所述供水泵(8)与清水池(7)输出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来水过滤系统,包括取水泵、混合器、絮凝反应器、斜管沉淀器、过滤器、酸碱加药器、混凝加药器、消毒加药器、压缩池,所述取水泵、酸碱加药器、混凝加药器以及消毒加药器分别与混合器连接,所述混合器经絮凝反应器与斜管沉淀器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器下端与压缩池连接,所述过滤器输入端与斜管沉淀器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器下端还与压缩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斜管沉淀器后面加装过滤器,确保自来水水质质量,使得本系统具有既可以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净化,又可以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自来水净化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9/04GK202729931SQ2012204377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翟思明 申请人:惠州市新明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