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841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一周设有鱼巢式填料,框架体内部设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生物填料顶部靠近外侧种植有挺水植物,生物填料顶部中央处设有凹槽并种植有沉水植物;穿孔曝气管与设置的微型空气泵连接,微型空气泵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生物填料中部设有间隙,间隙上方的生物填料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间隙上下均设有PVC支架;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处均设有支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可以原位修复河流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河流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富营养水体的修复、改善水环境,目前尚无较好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可原位修复河流污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一周设有鱼巢式填料,框架体内部设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生物填料顶部靠近外侧种植有挺水植物,生物填料顶部中央处设有凹槽并种植有沉水植物;穿孔曝气管与设置的微型空气泵连接,微型空气泵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0005]生物填料中部设有间隙,间隙上方的生物填料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
[0006]间隙上下均设有PVC支架。
[0007]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处均设有支架。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可以原位修复河流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一周设有鱼巢式填料9,鱼巢式填料9为可提供黏性鱼卵附着的塑料式填料,框架体内部设有生物填料7,生物填料7的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10,生物填料7顶部靠近外侧种植有挺水植物6,生物填料7顶部中央处设有凹槽并种植有沉水植物5 ;穿孔曝气管10与设置的微型空气泵4连接,微型空气泵4可以设置在生物填料7顶部中央位置。微型空气泵4与蓄电池2电连接,蓄电池2与太阳能电池板I电连接。生物填料7中部设有间隙,间隙上方的生物填料7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10。间隙上下均设有PVC支架8。种植挺水植物6和沉水植物5处均设有支架。
[0011]本实用新型将新能源技术、生态治理技术和生物滤池技术结合在一起,包括新能源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导线),动力系统(微型空气泵、曝气管路),生物处理系统(沉水植物区、挺水植物区),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聚合物生物填料、PVC支撑架、穿孔曝气管),生物巢系统(鱼巢式填料)。由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或风能后通过蓄电池将能量贮存,微型空气泵利用蓄电池贮存的电能为曝气管线曝气,生物填料为装置提供浮力并为细菌提供载体。
[0012]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电池,无需另外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为河流充氧,为有机物氧化提供条件,利用水生植物及曝气生物系统的微生物在厌氧、好氧、兼氧条件下达到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同时为鱼类等水生物提供繁殖环境和觅食场所,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实现河流污染的修复。本设备适于在城市内硬化河道、不流动水体、封闭水域的水环境改善。
【权利要求】
1.一种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体,框架体一周设有鱼巢式填料,框架体内部设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生物填料顶部靠近外侧种植有挺水植物,生物填料顶部中央处设有凹槽并种植有沉水植物;穿孔曝气管与设置的微型空气泵连接,微型空气泵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填料中部设有间隙,间隙上方的生物填料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间隙上下均设有PVC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营养水体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处均设有支架。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545785SQ20132068343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刘振钢, 庞小马, 耿蕾蕾, 王宗耀, 郜楠 申请人:河南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