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001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属于矿井水井下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收装置,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给水装置、絮凝区、沉淀区、蓄水仓、旋流分离器、过滤器、COD检测区、生物滤池、沉淀池和供水装置,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絮凝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絮凝区的出水口与沉淀区的入水口相连通,沉淀区的出水口与蓄水仓的入水口之间通过泵相连,蓄水仓的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内设置有净化矿井水的药物,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效果好,可对矿井水回收利用。
【专利说明】 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属于矿井水井下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的煤矿企业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以井工开采为主,近年来,我国煤矿随着煤炭行业的大规模发展,矿井水的处理已经跟不上煤矿发展需要,随着煤炭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都会产生千万吨的矿井水,矿井水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常规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特殊污染矿井水,煤矿中的高悬浮物、含铁锰矿井水属于特殊污染物的矿井水,含铁锰地下水在我国分布很广,高悬浮物和含铁锰矿井水分布也很广。目前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大都建立在地面上,高悬浮物、含铁锰矿井水的处理设备仍采用传统沉淀配合锰砂过滤器的方式,工艺落后,效率低下,存在处理后的水质不理想,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而且,矿井水中除主要以煤粉为主的悬浮物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和大肠菌类,是典型具有行业特点的煤矿生产废水,在处理这类废水上,传统的设备工艺复杂,动力设备多,操作管理麻烦,处理后的水质中大肠杆菌群指标无法满足煤矿井下消防和洒水水质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收装置,成本低,效率高,适用性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给水装置、絮凝区、沉淀区、蓄水仓、旋流分离器、过滤器、COD检测区、生物滤池、沉淀池和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絮凝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絮凝区的出水口与沉淀区的入水口相连通,沉淀区的出水口与蓄水仓的入水口之间通过泵相连,蓄水仓的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内设置有净化矿井水的药物,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与COD检测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经过COD检测区使得不合格水出口与生物滤池的入水口相连通,生物滤池的出水口与沉淀区相连通,COD检测区的合格水出口与供水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分别与管网和其他用水设备相连通。
[0005]其中,所述絮凝区内添加有助凝剂,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
[0006]其中,所述沉淀区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沉淀区通过挡板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单板的高度小于沉淀区的高度,所述沉淀区外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和浮球装置,所述溢水口的开启和闭合通过浮球装置控制。
[0007]其中,所述泵为叶片泵。
[0008]其中,所述过滤器为双滤料精过滤器,其内部设置有果壳滤料和陶瓷滤料两种滤料。
[0009]其中,所述COD检测区包括就地检测装置和远程控制系统。[0010]其中,所述生物滤池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曝气池、暖气风机、反冲洗风机和反冲洗水泵。
[0011 ]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本实用新型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且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矿井下,处理后合格的矿井水可以直接作为矿下生产用水,解决了传统的将供水装置须设置在地面上的难题,处理后的矿井水还能够输送给煤矿附近的电厂、选煤厂和其他用水设备上,高效节能,结构合理,安全性能高。
[0013]二、矿井水进入本处理系统内后,首先经过絮凝区和沉淀区进行初步处理,絮凝区和沉淀去可将矿井水中的颗粒较大、质量较重的杂质去掉,给后续的过滤工作降低了强度,缩短了矿井水的处理周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三、本实用新型的泵为叶片泵,对水质的适应性好,当矿井水中含有一些细沙或其他杂质时,也不会使叶 片泵造成损伤,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长期稳定运行。
[0015]四、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为双滤料精过滤器,过滤效果好,处理后的水质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简化了工艺流程。
[0016]五、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效果好,出水水质好,合格率接近100%,出水浊度〈1NTU,PH6.5^8.5,总大肠杆菌群0CFU/100ml,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直接可以作为生产用水,在减少管路投资的同时,还节省了排水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0019]图2为图1中沉淀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沉淀区,11为第一腔室,12为第二腔室,13为挡板,14为溢水口,15为浮
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2]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包括给水装置、絮凝区、沉淀区1、蓄水仓、旋流分离器、过滤器、COD检测区、生物滤池、沉淀池和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絮凝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絮凝区的出水口与沉淀区I的入水口相连通,沉淀区I的出水口与蓄水仓的入水口之间通过叶片泵相连,蓄水仓的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内设置有净化矿井水的药物,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与COD检测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经过COD检测区使得不合格水出口与生物滤池的入水口相连通,生物滤池的出水口与沉淀区I相连通,COD检测区的合格水出口与供水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分别与管网和其他用水设备相连通。
[0023]其中,所述絮凝区内添加有助凝剂,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
[0024]其中,所述沉淀区I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沉淀区通过挡板13分割为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所述单板的高度小于沉淀区的高度,所述沉淀区外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14和浮球装置15,所述溢水口 14的开启和闭合通过浮球装置15控制。
[0025]其中,所述过滤器为双滤料精过滤器,其内部设置有果壳滤料和陶瓷滤料两种滤料。
[0026]其中,所述COD检测区包括就地检测装置和远程控制系统。
[0027]其中,所述生物滤池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曝气池、暖气风机、反冲洗风机和反冲洗水泵。
[0028]矿井水通过给水装置进入到絮凝区内,根据矿井水水质的不同,在絮凝区内添加有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两种助凝剂,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在助凝剂的作用下迅速凝结,经过絮凝后的矿井水进入到沉淀区I内沉淀,矿井水通过设置在沉淀区I上部的进水口进入到沉淀区I内,由于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之间设置有挡板13,进入沉淀区I内的水流速度变慢,而且在第一腔室11内沉淀,最后通过挡板13上端的间隙流入到第二腔室12中,在第二腔室12中再次沉淀后,通过设置在第二腔室12上部的出水口排出,这样可以将矿井水中的胶体物质、悬浮物、质量较重和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处理,实现了矿井水的初步处理;叶片泵将沉淀区I上部较干净的水抽送到蓄水仓内存储,方便与蓄水仓相连的过滤系统使用,矿井水从蓄水仓进入到旋流分离器中,矿井水在旋流分离器中快速分离,经过分离后的矿井水进入到过滤器中,经过两级过滤后,进入到COD检测区检测,经过检测合格后的水进入供水装置中,供水装置将干净的水供给到管网和其他用水设备中,不合格的反流回沉淀区I内再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权利要求】
1.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装置、絮凝区、沉淀区、蓄水仓、旋流分离器、过滤器、COD检测区、生物滤池、沉淀池和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絮凝区的入水口相连通,絮凝区的出水口与沉淀区的入水口相连通,沉淀区的出水口与蓄水仓的入水口之间通过泵相连,蓄水仓的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内添加有净化矿井水的药物,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与COD检测区的入水口相连通,COD检测区的不合格水出口与生物滤池的入水口相连通,生物滤池的出水口与沉淀区相连通,COD检测区的合格水出口与供水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供水装置的出水口分别与管网和其他用水设备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为圆筒形结构,所述沉淀区通过挡板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沉淀区的高度,所述沉淀区外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和浮球装置,所述溢水口的开启和闭合通过浮球装置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叶片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双滤料精过滤器,其内部设置有果壳滤料和陶瓷滤料两种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D检测区包括就地检测装置和远程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曝气池、暖气风机、反冲洗风机和反冲洗水泵。
【文档编号】C02F9/14GK203715456SQ20142008951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日
【发明者】赵凤瑞, 赵飞, 张杨华 申请人:山西中力信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