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100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点是,该设备包括壳体内从上到下分别置有反冲洗进水管、处理后出水管、UV灯管层、反冲洗进水喷头、主要由滤料层和滤料支撑层构成的滤料部、分布在滤料层中上部的臭氧曝气管层、待处理进水管和反冲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以往臭氧工艺改造过程中设备复杂和高程调整难度的问题,不仅对污水可进行深度处理,也同时去除和降低了臭氧氧化产生的副产物,提高了出水的品质,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属于环 保与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饮用水的水源污染加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作为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之一的 臭氧氧化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臭氧可有效去除或降低有机物污染程度,并能对 水进行消毒。目前,为了应对水源的污染,市政供水的自来水厂,无论是新建设的水厂还是 改造的水厂,其工艺流程基本采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联合深度处理工艺,其使用设备 复杂。
[0003] 虽然臭氧工艺为受污染原水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不可避 免的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臭氧氧化副产物。若水源中含有溴化物,则经过臭氧氧化后会 产生溴酸盐,上述工艺对溴酸盐的去除仅仅是活性炭的吸附,去除率低。其次,工艺流程繁 琐,特别是对现有传统工艺的改造,需要增加多个构筑物,并且在现有处理工艺高程确定的 情况下,在构筑物之间增加处理单元势必要破坏原来的水力平衡,或者增加提升设备而增 大能耗,或者减少后续构筑物的使用范围。
[0004] 如何利用臭氧氧化技术的同时去除臭氧氧化副产物,通过一个设备的处理简化工 艺流程,提高供水水质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臭氧氧化技术的同 时去除臭氧氧化副产物,通过一个设备的处理简化工艺流程,提高供水水质。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 特点是,该设备包括壳体及壳体内从上到下分别置有反冲洗进水管、处理后出水管、UV灯 管层、反冲洗进水喷头、由滤料层和滤料支撑层构成的滤料部、分布在滤料层中上部的臭氧 曝气管层、待处理进水管和反冲出水管。
[0007] 所述设备壳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形,材料为不锈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8] 所述壳体底部的待处理进水管和反冲出水管为同一管道,待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 靠阀门控制,共用管道平均置有多个进水口,待处理进水均匀进入管道上方的过滤部,壳体 上部的反冲洗进水管、处理后出水管亦为同一管道,反冲洗进水喷头进水均匀喷洒在滤料 上。
[0009] 所述由滤料层和滤料支撑层构成的滤料部体积占滤池的1/2,滤料支撑层安装在 滤料层和待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共用管道之间,支撑滤料,所述滤料层中布置改性的活性 炭或石英砂、纳米铁等。
[0010] 所述的臭氧优化处理部由臭氧曝气设备组成,均匀分布在过滤部的中上部或者底 部,一方面保证臭氧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时间,起到良好的氧化处理效果,同时臭氧氧化后的 副产物易于与滤料接触和反应,保证臭氧氧化副产物得到很好的去除。
[0011] 所述的UV灯管层至少为一层以上采用波长为182?280nm的紫外灯管。上述UV 即是紫外线(ultraviolet )的缩写。
[0012] 上述为臭氧滤池设备的技术方案为上流式,如待处理水从上流流入,结构作上下 调整即为重力流式的技术方案。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以往臭氧工艺改造过程中设备复杂和高程调整 难度的问题,不仅对污水可进行深度处理,也同时去除和降低了臭氧氧化产生的副产物,提 高了出水的品质,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特点是该设备包括壳体10及壳体10内从 上到下分别置有反冲洗进水管8、处理后水出水管7、UV灯管层6、反冲洗进水喷头9、由滤 料层3和滤料支撑层5构成的滤料部、分布在滤料层3中上部的臭氧曝气管层4、待处理进 水管1和反冲出水管2。图1中确定了各部分安装位置,但各部分体积比例可依据实际具体 情况调整。所述设备壳体10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形,材料为不锈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壳体 10底部的待处理进水管1和反冲出水管2为同一管道,待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靠阀门控制, 共用管道平均置有多个进水口,待处理进水均匀进入管道上方的过滤部,壳体10上部的反 冲洗进水管8、处理后出水管7亦为同一管道,反冲洗进水喷头9进水均匀喷洒在滤料上。
[0016] 由滤料层3和滤料支撑层5构成的滤料部体积占滤池的1/2,滤料支撑层5安装在 滤料层3和待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共用管道之间,支撑滤料,所述滤料层3中布置活性炭或 改性的滤料。滤层设计依据滤料的材质、粒径和厚度,设置单层滤料,也可按滤料不同的比 重和厚度组成多层滤料层。UV灯管层6至少为一层以上采用波长为182?280nm的紫外 灯管。
[0017] 待处理水即污水通过待处理进水管1均匀进入滤料层3,滤料层3中布置活性炭或 改性的滤料,滤料层3由滤料支撑层5作为支撑,控制水通过滤料层的流速保证过滤效果。 臭氧曝气管层4安装在滤料层3中上部,也可同时设置底部,保证气水接触和反应时间,提 高臭氧处理优化效果。同时臭氧氧化后的副产物易于与滤料接触和反应,保证臭氧氧化副 产物得到很好的去除。臭氧曝气管层4为一种新型的曝气设备,规格依据臭氧需求量确定。 滤料层3的上部安装UV灯管层6, UV灯管层6采用波长为182?280nm的高效紫外灯管, 进一步处理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含量,同时起到杀菌消毒作用,处理后的水从处理后水出水 管7出水。反洗部由反洗进水管8和反洗出水管1组成,反洗出水管1与反冲出水管2共 用同一管道,依靠阀门控制,控制时间间歇。反洗进水管8与处理后水出水管7共用同一管 道,依靠阀门控制,控制时间间歇。反洗部主要是定期清洗滤池中的滤料以保障滤料的处理 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反冲洗进水喷头9利于进水均匀喷洒在滤料上。
[001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保证了臭氧处理工艺与滤料 过滤工艺同时进行,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同时去除了臭氧氧化副产物,紫外光区进一 步处理消毒,解决了现有的工艺改造过程中高程调整成本高,设备复杂工程繁琐的问题,提 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改造成本。
[0019] 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 旳任何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壳体(10)及壳体(10)内从上到 下分别置有反冲洗进水管(8)、处理后出水管(7)、UV灯管层(6)、反冲洗进水喷头(9)、由 滤料层(3)和滤料支撑层(5)构成的滤料部、分布在滤料部中上部或底部的臭氧曝气管层 (4)、待处理进水管(1)和反冲出水管(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0) 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形,材料为不锈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底部 的待处理进水管(1)和反冲出水管(2)为同一管道,待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靠阀门控制,共 用管道平均置有多个进水口,待处理进水均匀进入管道上方的过滤部,壳体(10)上部的反 冲洗进水管(8 )和处理后出水管(7 )亦为同一管道,反冲洗进水喷头(9 )进水均匀喷洒在滤 料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滤料层(3)和 滤料支撑层(5)构成的滤料部体积占滤池的1/2,滤料支撑层(5)安装在滤料层(3)和待 处理进水和反冲出水共用管道之间,支撑滤料,所述滤料层(3)中布置改性的活性炭或石英 砂、纳米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臭氧滤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V灯管层 (6)至少为一层以上采用波长为182?280nm的紫外灯管。
【文档编号】C02F9/08GK204022603SQ20142019400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2日
【发明者】刘建胜, 王玉琳, 伊学农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