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态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224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复合生态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生态基,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与二者之间的多孔高分子材料层粘合,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多孔纤维材料的孔径范围是1-380μm,复合层厚度为4-6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生态基采用编织技术制造,该载体为微生物菌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120-320m2/m2。本复合生态基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将本复合生态基置于待处理的污染水中,大表面积的生态基附着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染废水收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专利说明】复合生态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无纺布编织技术制造的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生化工序段 生物载体。
【背景技术】 [0002]
[0003] 我国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大量使用提高微生物量的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0004] -、生物填料必须兼顾微生物的强化
[0005] 微生物的强化作用包括生物量积累、生物活性刺激、专有菌种固定等,生物填料未 来的发展应以微生物的强化作用为着眼点,开发出具有高生物量、强生物活性、高效微生物 菌种的新型填料。
[0006] 二、污染物的富集
[0007] 由于污染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有必要将污染物 富集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微生物具有长期稳定的有机物去除率。
[0008] 三、填料的改性
[0009] 填料的改性主要有亲水改性与生物亲和改性两方面。亲水填料比普通填料挂膜 快、不易脱落、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生物亲和性填料不会对生物有任何损坏或副作用,利 于微生物生长。

【发明内容】
[0010]
[0011] 为了将污染物富集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生物具有长期稳定的有机物去除 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高生物量、强生物活性、高 效微生物菌种的新型生物载体。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措施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
[0013]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生态基,其特征在于。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与二者之间的 多孔高分子材料层粘合,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构成复合生态基载体的多孔纤维材料的 孔径范围是1-380 μ m,复合层的厚度为4-6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生态基采用编织技术 制造,该载体为微生物菌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120-320m 2/m2
[0014] 本复合生态基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将本复合生态基置于待处理的污 染水中,污染物富集于大表面积的生态基上,大大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利用微生物 处理污染废水收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条状生态基基本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中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用中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0020] 实施例1
[0021] 图1所示为本生态复合基的条状结构示意图,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1、3与二者之 间的多孔高分子材料层2粘合,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复合生态基载体的多孔纤维材料 的孔径从1 μ m-380 μ m分布,复合层的厚度为6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4,生态基采用编织技 术制造,该载体为微生物菌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320m 2/m2。
[0022] 实施例2
[0023] 本生态复合基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1、3与二者之间的多孔高分子材料层2粘合, 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构成复合生态基载体的多孔纤维材料的孔径范围是1 μ m-380 μ m, 复合层的厚度为4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4,生态基采用编织技术制造,该载体为微生物菌 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120m 2/m2。
[0024] 实施例3
[0025] 本生态复合基为条状结构,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1、3与二者之间的多孔高分子材 料层2粘合,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构成复合生态基载体的多孔纤维材料的孔径范围是 1-380 μ m,复合层的厚度为5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4,生态基采用编织技术制造,该载体为 微生物菌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240m 2/m2。
[0026] 实际应用参考
[0027] 1、四川某化工厂生活废水100吨/天,采用本生态基,孔隙为1-380 μ m,表面积 150平方米,废水处理结果:
[0028] 原水污染物指标:
[0029]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生态基,其特征在于由两层多孔纤维材料(1)、(3)与二者之间的多孔高分 子材料层(2)粘合,形成复合的生态基载体,构成复合生态基载体的多孔纤维材料的孔径 范围是1-380 μ m,复合层的厚度为4-6mm,底部缝合有固定层(4),生态基载体采用编织技 术制造,该载体为微生物菌种提供的附着表面积为120-320m 2/m2。
【文档编号】C02F3/00GK203946942SQ20142030149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覃涛 申请人:覃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