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也日益增加,为了减轻污水对水体和环境的危害,在其排放至环境中之前需要经过净化处理这一环节。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多是由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构成,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虽然可达到污水的水质要求,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仍需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加以改进。目前很多污水处理系统仍然需人工操作多个阀门,需培训后才能操作,也有部分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控制器自动控制过滤器,原理也是由PLC控制多个电动阀门动作,模似人工操作,设备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计时装置、控制装置;
第一处理池上设有污水进口和第一出水口,污水进口和第一出水口设于第一处理池相对的两侧,从污水进口至第一出水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
第一处理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处理池内水位高度H;
第二处理池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出水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处理池顶部设有加药箱,加药箱底部设有落药口,落药口处设有落药阀门;
第二处理池内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处理池内有机物含量Y;
控制装置,与计时装置、水位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落药阀门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通过计时装置获取时间信息;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水位值H1、第二水位值H2,控制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获取第一处理池内水位高度H,并将H与H1、H2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和时间信息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动作;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有机物含量值Y1、第二有机物含量值Y2,控制装置通过检测装置获取第二处理池内有机物含量Y,并将Y与Y1、Y2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与时间信息指令控制落药阀门、第二电磁阀动作。
优选地,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时间值T1;
当H≥H1时,控制装置记录该时刻,并在T1时间后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动作,将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开启状态;
当H≤H2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动作,将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关闭状态。
优选地,第一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开度、第二开度,控制装置内从小至大依次预设有第二时间值T2;
当Y≤Y1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第二电磁阀动作,将落药阀门调整为关闭状态,且在T2时间后将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开启状态;
当Y1<Y<Y2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第二电磁阀动作,将落药阀门调整为开启状态且将落药阀门的开度调整为第一开度、使第二电磁阀保持关闭状态;
当Y>Y2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第二电磁阀动作,将落药阀门调整为开启状态且将落药阀门的开度调整为第二开度、使第二电磁阀保持关闭状态。
优选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的目数依次增大。
优选地,第二处理池底部设有排污口。
本发明中包括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以及颗粒较大的物质,具体地,第一处理池采用三种目数不同的过滤装置对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以及颗粒较大的物质进行过滤,且沿着污水的运动方向,三种过滤装置的目数逐渐增加,使得污水在排出第一处理池时尽可能少的含有颗粒较大的物质,并且三种不同的过滤装置分别用于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进行过滤,一步步的逐渐降低污水中的杂质,提高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第二处理池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主要采用加入生物试剂将第二处理池内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分解,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污水中有机物污染,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减少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地,根据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来选择加药量,在第二处理池内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加大药量,在第二处理池内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时减小药量,本发明通过调整落药阀门的开度来改变药品落入第二处理池的速度,进而改变药品落入第二处理池的量,如此,根据第二处理池内有机物的含量来为选择加药量,实现了对第二处理池内有机物的针对性处理,提高对第二处理池内污水处理的效果;当第二处理池内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达标时,控制装置在达标时刻的预设时间后再对第二处理池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使得第二处理池内的污水与加入的药品充分反应,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同时经过预设时间后,第二处理池内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沉淀,在污水排出第二处理池前将第二处理池内污水沉淀形成的污泥排出,有利于防止污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池1、第二处理池2、计时装置、控制装置;
第一处理池1上设有污水进口3和第一出水口4,污水进口3和第一出水口4设于第一处理池1相对的两侧,从污水进口3至第一出水口4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装置5、第二过滤装置6、第三过滤装置7;上述三个过滤装置可对第一处理池1内的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具体地,第一过滤装置9、第二过滤装置10、第三过滤装置11的目数依次增大,使得第一处理池1内的不同体积和不同大小的固态杂质均可以被过滤掉。
第一处理池1内设有水位传感器8,水位传感器8用于检测第一处理池1内水位高度H;
第二处理池2上设有第二进水口10和第二出水口11,第二进水口10与第一出水口4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9,第二出水口11处设有第二电磁阀15;第二处理池2顶部设有加药箱13,加药箱13底部设有落药口,落药口处设有落药阀门12;
第二处理池2内设有检测装置14,检测装置14用于检测第二处理池2内有机物含量Y;具体地,第二处理池2底部设有排污口,第二处理池产生的垃圾可从排污口排出。
控制装置,与计时装置、水位传感器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5、落药阀门12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通过计时装置获取时间信息;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水位值H1、第二水位值H2,控制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8获取第一处理池1内水位高度H,并将H与H1、H2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和时间信息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9动作;
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有机物含量值Y1、第二有机物含量值Y2,控制装置通过检测装置14获取第二处理池2内有机物含量Y,并将Y与Y1、Y2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与时间信息指令控制落药阀门12、第二电磁阀15动作。
具体地,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时间值T1;
当H≥H1时,表明第一处理池1内水位较高,控制装置记录该时刻,并在T1时间后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9动作,将第一电磁阀9调整为开启状态,将第一处理池1内的水引入第二处理池2;
当H≤H2时,表明第一处理池1内水位很低,控制装置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9动作,将第一电磁阀9调整为关闭状态。
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开度、第二开度,控制装置内从小至大依次预设有第二时间值T2;
当Y≤Y1时,表明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较低,此时无需再利用药剂来降低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12、第二电磁阀15动作,将落药阀门12调整为关闭状态,且在T2时间后将第二电磁阀15调整为开启状态;
当Y1<Y<Y2时,表明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此时需要利用药剂来对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12、第二电磁阀15动作,将落药阀门12调整为开启状态且将落药阀门12的开度调整为第一开度、使第二电磁阀15保持关闭状态;
当Y>Y2时,表明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有机物含量严重超标,此时快速对第二处理池2内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控制装置指令控制落药阀门12、第二电磁阀15动作,将落药阀门12调整为开启状态且将落药阀门12的开度调整为第二开度、使第二电磁阀15保持关闭状态,通过改变落药阀门12的开度来单位时间内加入第二处理池2内的药品的量。
第一处理池1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以及颗粒较大的物质,具体地,第一处理池1采用三种目数不同的过滤装置对污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以及颗粒较大的物质进行过滤,且沿着污水的运动方向,三种过滤装置的目数逐渐增加,使得污水在排出第一处理池1时尽可能少的含有颗粒较大的物质,并且三种不同的过滤装置分别用于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进行过滤,一步步的逐渐降低污水中的杂质,提高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第二处理池2用于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主要采用加入生物试剂将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分解,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污水中有机物污染,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减少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地,根据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来选择加药量,在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加大药量,在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时减小药量,本发明通过调整落药阀门12的开度来改变药品落入第二处理池2的速度,进而改变药品落入第二处理池2的量,如此,根据第二处理池2内有机物的含量来为选择加药量,实现了对第二处理池2内有机物的针对性处理,提高对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处理的效果;当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达标时,控制装置在达标时刻的预设时间后再对第二处理池2内的污水进行排放,使得第二处理池2内的污水与加入的药品充分反应,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的效果,同时经过预设时间后,第二处理池2内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沉淀,在污水排出第二处理池2前将第二处理池2内污水沉淀形成的污泥排出,有利于防止污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