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59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中,人们对于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污水 的净化处理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为了实现对于用污水的净化,出现了 各式的净化系统,现有水处理系统一般分为初滤、超滤、终滤。初滤主要包括石英砂过滤、活性碳过滤、碳过滤、树脂吸附,其中石英砂过滤、活性碳过滤、碳过滤主要将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吸附,树脂吸附废水中的镉氰络合物,终滤一般采用反渗透过滤,现有的反渗透装置效果一般,浓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中间水池、第一RO高压泵、第一保安过滤器、第二RO高压泵、反渗透装置一、第三RO高压泵、反渗透装置二、中转水池、第四RO高压泵、反渗透装置三、回用水池,所述反渗透装置一、反渗透装置二和反渗透装置三均包括进液口、出水口和浓水出口,所述反渗透装置一和反渗透装置二的出水口均通过出水支管与中转水池连通,所述反渗透装置一的浓水出口均通过浓水管道与反渗透装置二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二的浓水出口均通过安装有第一循环泵的第一循环管与反渗透装置一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中转水池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三的进液口连接,反渗透装置三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连通,反渗透装置三的浓水出口均通过安装有第二循环泵的第二循环管与反渗透装置一的进液口连通。

本方案通过多层过滤的方式对浓水进行多次循环过滤,最大可能的将浓水中的净水回收利用,同时出水口出来水经过二次过滤,其水质更佳。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带有出水口和回水口的储水罐,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浓水出口连通,储水罐的回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

通过清洗装置对反渗透装置以及管路进行清洗,保证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装置一和反渗透装置三的浓水出口连接进气组件。

通过气、水混合清洗的方式,清洗更快更干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上均设置有排污组件,反渗透装置一和反渗透装置三的进液口均连接快速清洗组件。

可通过快速清洗组件对本装置进行清洗,废液从排污组件中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清理、水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的左半部分;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的中间部分;

图3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的右半部分;

图4是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中间水池;02、第一RO高压泵;03、第一保安过滤器;04、第二RO高压泵;05、反渗透装置一;06、第三RO高压泵;07、反渗透装置二;08、中转水池;09、第四RO高压泵;10、反渗透装置三;11、回用水池;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23、第三管道;24、第四管道;25、第五管道;26、第六管道;27、第七管道;28、第八管道;31、第一控制阀组;311、第一手动蝶阀;312、第一止回阀;32、第二控制阀组;321、第二手动蝶阀A;322、第二手动蝶阀B;33、第三控制阀组;331、第三手动蝶阀;332、第二止回阀;34、第四控制阀组;341、第四手动蝶阀;342、第三止回阀;35、中转控制阀;36、终端控制阀;4、反渗透组件;41、进液支管;42、浓水管道;43、出水支管;51、第一循环管;52、第一循环泵;53、第一单向阀;54、第二循环管;55、第二循环泵;56、第二单向阀;61、第一排污组件;611、自动排污管;612、手动排污管;62、第二排污组件;7、储水罐;71、第二保安过滤器;72、出水控制阀;73、出水泵;74、第五控制阀组;741、第五手动蝶阀;742、第四止回阀;75、补水管道;76、清洗回管;77、快冲出管;781、第一出水管道;782、第二出水管道;79、出水蝶阀;81、清洗进管一;811、洗进阀一;82、清洗进管二;821、清洗进阀二;83、清洗出管一;831、清洗出阀一;84、清洗出管二;841、清洗出阀二;85、清洗出管三;851、清洗出阀三;86、快冲进管一;861、快速清洗阀一;87、快冲进管二;871、快速清洗阀二;88、清洗出管四;881、清洗出阀四;89、补水出管;891、补水出阀;9、进气管;91、进气控制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多级反渗透过滤清洗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中间水池01、第一RO高压泵02、第一保安过滤器03、第二RO高压泵04、反渗透装置一05、第三RO高压泵06、反渗透装置二07、中转水池08、第四RO高压泵09、反渗透装置三10、回用水池11。

中间水池01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21与第一RO高压泵02的进口连通,第一RO高压泵02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22与第一保安过滤器03的进口连通,第一保安过滤器03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23与第二RO高压泵04的进口连通。

第二管道22上设置第一控制阀组31,第一控制阀组31包括串联在第一管道21上的第一手动蝶阀311和第一止回阀312,第一止回阀312的设置使得液体仅能从第二管道22流向第一管道21。

第二控制阀组32包括设置在第二管道22上的第二手动蝶阀A321和第三管道23上的第二手动蝶阀B322,通过开启第二手动蝶阀A321和第二手动蝶阀B322的开口实现第二管道22和第三管道23水压的相等。

反渗透装置一05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反渗透组件4,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当然可根据需要设置3个、4个等,每个反渗透组件4均包括进液口、出水口和浓水出口。

每个进液口均独立连接一进液支管41,所有进液支管41合并后通过第四管道24与第二RO高压泵04的出口连通,第四管道24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组33,第三控制阀组33包括串联在第四管道24上的第三手动蝶阀331和第二止回阀332,第二止回阀332的设置使得液体仅能从第二RO高压泵04流向反渗透组件4。

每个浓水出口均独立连接一浓水管道42,所有浓水管道42汇聚后并通过第五管道25与反渗透装置二07的进液口连通,第三RO高压泵06设置在第五管道25上。反渗透装置二07与反渗透装置一05的结构相同。

每个出水口均独立连接一出水支管43,每个出水支管43上均连接有取样装置,取样装置为带有取样阀的取样管,取样阀为截止阀或球阀,反渗透装置一05和反渗透装置二07的所有出水支管43汇聚后连接第六管道26,第六管道26上串联中转控制阀35,第六管道26连接中转水池08的进口,中转水池08的出口通过第七管道27与反渗透装置三10的进液口连通,第四RO高压泵09设置在第七管道27上。反渗透装置三10与反渗透装置一05的结构相同。第七管道27上设置第四控制阀组34,第四控制阀组34包括串联在第七管道27上的第四手动蝶阀341和第三止回阀342。

反渗透装置三10的出水支管43汇聚后通过第八管道28与回用水池11连通,第八管道28上串联终端控制阀36,终端控制阀36为气动蝶阀。

反渗透装置二07的浓水管道42汇聚后通过第一循环管51与第四管道24连通,第一循环管51上串联第一循环泵52和第一单向阀53。第一循环管51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污组件61,第一排污组件61包括带有气动排污阀的自动排污管611和带有手动排污阀的手动排污管612,气动排污阀为气动蝶阀,手动排污阀为手动截止阀。

反渗透装置三10的浓水管道42汇聚后通过第二循环管54与第四管道24连通,第二循环管54串联第二循环泵55和第二单向阀56。第二循环管54还连接有第二排污组件62,第二排污组件62和第一排污组件61结构相同。

清洗组件包括储水罐7、与储水罐7通过第一出水管道781连接的第二保安过滤器71的进口,第一出水管道781上自储水罐7向第二保安过滤器71依次串联有出水控制阀72、出水泵73和第五控制阀组74,第五控制阀组74包括串联的第五手动蝶阀741和第四止回阀742,第四止回阀742使得水不会从第二保安过滤器71回流至储水罐7,第二保安过滤器71的出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道782,第二出水管道782上设置有出水蝶阀79;储水罐7的上端还连接有补水管道75和清洗回管76,底部连接有快冲出管77;补水管道75上设置有补水阀,补水阀为手动截止阀;清洗回管76上设置回管控制阀,回管控制阀为手动蝶阀;快冲出管77设置有快冲控制阀,快冲控制阀为手动球阀。反渗透装置一05的浓水管道42连接带有清洗进阀一811的清洗进管一81;反渗透装置三10的浓水管道42连接带有清洗进阀二821的清洗进管二82;反渗透装置一05的进液支管41上连接带有清洗出阀一831的清洗出管一83、带有快速清洗阀一861的快冲进管一86;第一循环管51上设置有带有清洗出阀二841的清洗出管二84;反渗透装置三10的进液支管41上连接带有清洗出阀三851的清洗出管三85、带有快速清洗阀二871的快冲进管二87;第八管道28上连接带有清洗出阀四881的清洗出管四88、带有补水出阀891的补水出管89;第二出水管道782与清洗进管一81、清洗进管二82连通,清洗出管一83和清洗出管二84、清洗出管三85均与清洗回管76连通,快冲出管77同时与快冲进管一86、快冲进管二87连通;补水管道75与补水出管89连接。快冲进管一86和快冲进管二87以、快冲出管77和储水罐7组成快速清洗组件。

反渗透装置一05和反渗透装置三10的浓水管道42连接有带有进气控制阀组91的进气管9,进气控制阀组91由串联在进气管9上的进气手动截止阀和进气气动截止阀组成,进气管9连接气泵,图中未示出。

初始状态,所有阀门均关闭,工作状态:开启第一控制阀组31、第二控制阀组32、第三控制阀组33、中转控制阀35、终端控制阀36,打开第一RO高压泵02、第二RO高压泵04、第三RO高压泵06、第四RO高压泵09、第一循环泵52、第二循环泵55。进气控制阀组9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开或关闭,进气可以产生振动,使得浓水与反渗透膜分离,容易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补水阀在工作时打开且补水阀打开时终端控制阀36关闭、补水出阀891打开。

初始状态,所有阀门均关闭,清洗的时候:打开出水控制阀72、第五控制阀组74、出水蝶阀79、清洗进阀一811、清洗进阀二821、清洗出阀一831、清洗出阀二841、清洗出阀三851、回管控制阀,打开出水泵73;进气控制阀组91根据需要开启。

初始状态,所有阀门均关闭,快速冲洗的时候:开启快冲控制阀、快速清洗阀一861和快速清洗阀二871,第二排污组件62和第一排污组件61中的手动排污阀或自动排污阀均至少打开其中一个。

上述所说的第一、第二等均只是为了方便区分使用。

图1中的A点和图2中的A点对接,图2中的B点、C点、D点和图3中的B点、C点、D点对接,图1、图2、图3合并起来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