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701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物清除装置,尤其是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



背景技术:

在大型水电站中,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气气隙,上下整圈各设计安装定转子挡风板。在机组检修期间,如果发现机组上部挡风板螺栓出现断裂或者缺失等情况,必须排查是否有螺母、垫片等异物落入下挡风板上面,此时需要拆除全部的下气隙挡风板。该方案的缺陷:(1)气隙下挡风板数量多,需要拆装的螺栓数量繁多,耗时耗力;(2)挡风板螺栓均为M8的小螺栓,安装时均涂了高强度螺纹锁固胶,拆卸时非常困难,容易拆除螺栓头变形、螺栓断裂等异常情况,增加检修难度甚至耽误工期。(3)挡风板安装的位置特殊,位于定子线棒旁边,在此大量人员手持工具施工作业增加了人为损坏定子线棒的风险,给设备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用于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是否有异物而进行的检查清除工作,同时也用于对挡风板内部空隙处进行的清扫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包括主杆,主杆一端设有伸缩套,主杆另一端安装有清除杆,清除杆由第一水平段、竖直段及第二水平段首尾连接而成,第一水平段、竖直段及第二水平段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性软体。

所述伸缩套与主杆螺纹连接,伸缩套外设有防滑纹。

所述凹槽为燕尾槽,燕尾槽两侧面上设有弧形内槽。

所述弹性软体为橡胶。

所述清除杆的第一水平段与主杆固定连接。

所述清除杆的第一水平段穿过主杆上的孔,清除杆位于孔内的一段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清除杆连接,另一端与主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多段折型杆+主杆直接伸入到间隙挡风板内的间隙进行异物检查,相对于原来拆卸后检测而言省事省力,且该工具制作方便,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

2)、通过在清除杆上安装弹性软体,可完全避免在检查或清理过程中对设备划伤或造成其他损坏,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第一种)。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第二种)。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主杆1,伸缩套2,清除杆3,第一水平段4,竖直段5,第二水平段6,弹性软体7,复位弹簧8,凹槽9,定子10,转子11,转子间隙挡风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发电机气隙下挡风板内异物清除简易工具,包括主杆1,主杆1可用铝合金、塑料等制作,主杆1的横截面可设计为圆形、正方形等。主杆1一端设有伸缩套2,主杆1另一端安装有清除杆3,清除杆3由第一水平段4、竖直段5及第二水平段6首尾连接而成,第一水平段4、竖直段5及第二水平段6上设有凹槽9,凹槽9内安装有弹性软体7。根据现场气隙挡风板安装位置的几何尺寸及相关特点,对该装置的尺寸大小作出相应的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缩套与主杆的总体长度,从而方便操作。当需要检查并清除气隙下挡风板内的异物时,只需要将清除杆侧向伸入,并调整,保证清除杆3长度与转子11上转子间隙挡风板12伸出段的长度相适应、并与其表面贴近,这样方便对间隙挡风板内是否有异物存在进行检查,简便、快捷、高效,无需拆卸。

所述伸缩套2与主杆1螺纹连接,伸缩套2外设有防滑纹。由此可通过螺旋伸进伸出调节主杆与伸缩套的整体长度,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防滑纹可减少手打滑。

所述凹槽9为燕尾槽,燕尾槽两侧面上设有弧形内槽。由此结构,可增大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摩擦,保证弹性软体7插入后牢靠。

所述弹性软体7为橡胶。通过将橡胶安装在清除杆3上,可保护定子、转子的本体,避免出现划伤或对设备造成划伤,引发安全隐患。

所述清除杆3的第一水平段4与主杆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可保证足够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清除杆3的第一水平段4穿过主杆1上的孔,清除杆3位于孔内的一段套有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一端与清除杆3连接,另一端与主杆1连接。由于在水轮发电机组的转子11与定子10上都安装有转子间隙挡风板12,且由两块转子间隙挡风板12形成折型间隙,在清除杆伸入过程中采用固定连接方式需要调整清除杆伸入的角度,伸入不太方便;通过采用铰接方式,在侧向伸入过程中,利用这种活接结构,可进行清除杆与主杆之间相对弯折,方便快速调整后伸入,灵活性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