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7608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通风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风橱例如在公告号为CN202468915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侧吸式通风橱,由柜体、控制面板、侧吸式装置、照明装置、防爆玻璃拉门组成。实验人员可在控制面板上进行实验。

例如附图6所示,实验人员进行冷凝回流的预处理实验,柜体的里侧摆放若干铁架台17,铁架台17前侧均固定一冷凝管7,冷凝管7下方均接装有试样的锥形瓶15,若干锥形瓶15通过设置它们下方的电热器14进行加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加热指定时长后,可取下锥形瓶15对试样进行检测分析。

进行冷凝回流的预处理实验时,冷凝管7必须要使用到铁架台17之类的支撑器材进行支撑,但是铁架台17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铁架台17摆放在柜体内占用空间较大,又因为一个铁架台17用于固定支撑一个冷凝管7,所以在柜体内可设置的实验组(锥形瓶15内试样的冷凝回流处理)往往具有局限性,若具有大批量试样需要实验时,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实验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橱,通过支撑架和夹持组件代替了铁架台,为橱体腾出大量空间从而达到能够放置更多冷凝管和锥形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通风橱,包括具有橱腔的橱体,所述橱体位于橱腔内设有实验平台,所述橱腔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若干夹持位,所述支撑架位于夹持位内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轴向螺纹连接于支撑架的螺纹杆、设置于螺纹杆背离支撑架一端且以螺纹杆杆轴为旋转轴可发生旋转的夹瓣;所述夹瓣背离螺纹杆一侧与冷凝管外壁呈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夹持组件的支撑架设置在橱腔内距离实验平台具有一定的距离,每个夹持组件通过螺纹杆和夹瓣实现固定一个冷凝管,从而不需要在实验平台较后方设置用来支撑冷凝管的铁架台,而这部分腾出的空间再设置一个支撑架和一排冷凝管,所以在一定的橱腔体积下可以对多组试样固定支撑从而进行加热,如此设置同等时间内可以得到更多组预处理完的试样,最终提高了实验效率。

作为优选地,所述夹持位为圆形孔,所述支撑架位于圆形孔内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以圆形孔一条直径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管放置到圆形孔内,先转动一个螺纹杆使得连接其的夹瓣抵触到冷凝管外壁,再转动另一个螺纹杆使得连接其的夹瓣抵紧到冷凝管外壁,通过两个夹持组件夹紧冷凝管,进而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螺纹杆背离支撑架一端为光滑段,所述光滑段与夹瓣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固定连接于光滑段,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夹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光滑段与夹瓣之间设置轴承,实现两者可发生相对转动,所以螺纹杆转动调节时,夹瓣就不会随着发生旋转,达到便于控制夹瓣抵紧冷凝管外壁的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夹瓣抵触冷凝管外壁一侧粘接有软质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体具有受力易形变的特性,冷凝管产生反作用力时,软质体能够发生形变,具有保护冷凝管的优点,同时软质体的摩擦系数也较大,使得冷凝管不容易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穿设有紧固栓,所述紧固栓穿设安装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待有夹持组件的支撑架从橱体内拆卸下来,便于清洗、维修以及更换,提高支撑架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橱体滑移连接有用于启闭橱腔的橱窗,所述橱窗包括竖直方向上滑移连接于橱体的橱框和水平方向滑移连接于橱框的至少两块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冷凝管内少量气体会从冷凝管管口中流出进入到橱腔内,设置橱窗能够防止气体流入到实验室内,避免危害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并且需要观察某个位置的冷凝管时只需打开对应的玻璃,而不需要打开整个橱窗,避免了橱腔内的气体流入到实验室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玻璃外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拉动玻璃,达到便于观察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所述橱体位于橱腔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架两个供水装置,两个供水装置位于两个支撑架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支撑架上的冷凝管可分别对应连接一个供水装置(即并联),相对于两根支撑架上所有冷凝管采用同一个供水装置(即串联),采用两个供水装置时两根支撑架上的冷凝管工作和暂停不会干扰,具有便于控制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有,其一为通过支撑架和夹持组件代替了铁架台,为橱体腾出大量空间从而能够放置更多冷凝管和锥形瓶,达到提高实验效率的目的;其二为通过设置的两个供水装置分别对前后两排锥形瓶内试样进行检测,达到便于控制进行实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去除橱窗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左侧夹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橱体;2、橱腔;3、实验平台;4、支撑架;41、夹持位;5、安装板;6、夹瓣;61、软质体;7、冷凝管;8、螺纹杆;81、轴承;82、螺纹孔;9、紧固栓;10、橱框;11、玻璃;12、把手;13、供水装置;14、电热器;15、锥形瓶;16、橡皮管;17、铁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与图2,一种通风橱,包括具有橱腔2的橱体1,橱体1的前侧设置有启闭橱体1的橱窗,橱窗包括橱框10和设置在橱框10内的三块玻璃11,三块玻璃11水平分布于橱框10内,同时呈前后错开设置,三块玻璃11外侧均设置有一把手12,实验人员的手指扣住其中一个把手12并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把手12对应的玻璃11能够沿施力方向滑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要移动图1中右边的玻璃11,就需要先将中间的玻璃11往左边移进而达到中间玻璃11上的把手12不阻挡右边的玻璃11移动;而橱框10能够带着三块玻璃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橱腔2内设有实验平台3,实验平台3上设置两排试样组,每排试样组包括装有试样的若干锥形瓶15、对应连通于每个锥形瓶15上方的若干冷凝管7、以及设置于若干锥形瓶15下方的电热器14,冷凝管7之间采用橡皮管16进行连通,前排试样组最右边的橡皮管16连接供水装置13——实验室的水龙头,最左边的橡皮管16为出水管,后排的供水装置13设置在实验平台3的左边,后排的试样组最左边的橡皮管16连接供水装置13,最右边的橡皮管16为出水管。

一般的通风橱采用如图6中的铁架台17固定冷凝管7的,而本实施例采用一支撑架4和若干夹持组件进行支撑冷凝管7。支撑架4两端垂直焊接有安装板5,安装板5垂直穿设有紧固栓9,紧固栓9的穿设端螺纹连接在通风橱侧壁,将紧固栓9拆卸下能够实现支撑架4从通风橱内取出。

具体如下设置:参见图3至图5,支撑架4为一固定轴,在支撑架4上设置有六个夹持位41,夹持位41为圆形孔,支撑架4位于圆形孔内设置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以圆形孔的一条垂直支撑架4的直径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呈对称设置,夹持组件包括螺纹杆8和夹瓣6,具体如下设置:支撑架4位于圆形孔处沿支撑架4的轴向开设有螺纹孔82,圆形孔的左右面均开设有螺纹孔82,螺纹杆8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82内,螺纹杆8背离位于螺纹孔82外的一端设置为光滑段,光滑段上固定连接有一轴承81,轴承81的内圈固定连接于光滑段,轴承81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夹瓣6背面,通过设置的轴承81使得螺纹杆8能够相对夹瓣6可发生相对转动,即在转动螺纹杆8的时候,在捏紧夹瓣6的状态下,夹瓣6不会随着螺纹杆8发生转动。

两个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一个螺纹孔82内,两个夹瓣6的内凹面呈相对设置,将冷凝管7竖直插入到两个夹瓣6之间,捏住一个夹瓣6并转动螺纹杆8使得夹瓣6内壁抵触到冷凝管7外壁但不抵紧,再捏住另一夹瓣6并转动螺纹杆8使得该夹瓣6内壁抵紧到冷凝管7的外壁,继而实现将冷凝管7固定在圆形孔内,为了避免两个夹瓣6与冷凝管7之间的刚性接触,本实施例在两个夹瓣6的内侧粘接有橡胶材质的软质体61,在夹瓣6内壁抵紧到冷凝管7外壁时,软质体61一方面保护冷凝管7,同时软质体61形变后与冷凝管7外壁的贴合面积增大,间接增大了两个夹瓣6对冷凝管7的施力面积,提高夹持冷凝管7时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