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349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治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及周边河道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普遍呈现黑臭或富营养化状态。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治理水污染有投资大、难维护、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通过人工曝气为水中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加快其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可以氧化H2S,FeS等致黑臭物质,是一种投资小、收益大的治理黑臭技术。但目前广泛应用的机械曝气设备在水底安装费时费力,漂浮于水面则不美观。生态浮床主要是运用生态修复的原理,吸收降解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净化水体的同时具有改善河岸景观的功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浮床单体规格小(如25*25cm,33*33cm),通过扎带连接或拼接后栽种植物,由于植物重量不均匀,容易发生倾斜,加上风吹,浮床植物会东倒西歪;在河道洪涝时,扎带连接的传统浮床承受不了水流的冲击,极易被冲散,不能保证浮床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黑臭水体溶氧量不足,植物与附着其根系的微生物生长缓慢甚至无法存活,浮床系统净化水质效果不佳。因此在不经过预处理的黑臭水体中较难应用传统的生态浮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浮床,该生态浮床通过鼓风曝气功能提高黑臭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促进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生长,提高浮床在黑臭水体中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浮床,包括若干个床体、设置在床体上的种植槽、种植在种植槽中的植物和将床体固定在河岸的固定组件;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鼓风曝气机和曝气管;所述每一个床体上均设有曝气管固定孔;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若干个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与鼓风曝气机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若干个支管从主管的管体向外延伸,穿过床体上的曝气管固定孔,设置在床体的下方;所述若干个支管均匀分布到若干个床体的下方;所述支管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和连接带;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河岸的墙体上;所述连接带将若干个床体依次连接,连接带的端部固定在固定架上。作为优选,所述床体为聚丙烯塑料床体。

作为优选,所述床体上设有垂直贯穿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为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为美人蕉、再力花、鸢尾或菖蒲。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为两个,所述若干个床体设置在两个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接带的左右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床体沿河岸的延伸方向依次单排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带为不锈钢丝连接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和连接带,将床体固定在河岸的墙体 边沿,形成一个整体,浮床受力均衡不容易倾斜侧翻,稳固性高、抗冲击能力较强,河道洪涝时不易被冲散;

2、本实用新型通过鼓风曝气功能提高黑臭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促进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生长,提高浮床在黑臭水体中的适用性,茂盛的植物根系具有截污功能,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繁殖场所,也更多地吸收黑臭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元素;

3、本实用新型利用植物与微生物产生协同吸收降解作用,提高对COD、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净化黑臭河道水体,使河道逐渐恢复到受污染前的水平;

4、本实用新型达到水体净化效果的同时,美化河岸绿植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床体;11、曝气管固定孔;12、通孔;2、种植槽;3、植物;4、固定组件;41、固定架;42、连接带;5、鼓风曝气机;6、曝气管;61、主管;62、支管;621、曝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并结合图2,一种生态浮床,包括若干个床体1、设置在床体1上的种植槽2、种植在种植槽2中的植物3和将床体1固定在河岸的固定组件4;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鼓风曝气机5和曝气管6;所述每一个床体1上均设有曝气管固定孔11;所述曝气管6包括主 管61和若干个支管62;所述主管61的一端与鼓风曝气机5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若干个支管62从主管61的管体向外延伸,穿过床体1上的曝气管固定孔11,设置在床体1的下方;所述若干个支管62均匀分布到若干个床体1的下方;所述支管62上设有曝气孔621;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架41和连接带42;所述固定架41固定安装在河岸的墙体上;所述连接带42将若干个床体1依次连接,连接带42的端部固定在固定架4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为聚丙烯塑料床体,尺寸为长×宽×高为1050×250×4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床体1上设有垂直贯穿的通孔12,以减少床体的浮力,使床体上表面下沉至接近水面,避免床体露出水面,较不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槽2为四个,种植槽为倒圆台形,开口直径150mm,底面直径96mm,开口边沿处设有3mm的承托边,用以承托种植植物的篮子。具体的种植方式为:将种植植物的篮子放置在种植槽中,在篮子中放置基质,基质为陶粒、玻璃轻石或土壤,然后将植物种植在基质中,植物的根系可以缠绕篮子,并穿过篮子在床体的底部结成网状的净化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41为两个,所述若干个床体1设置在两个固定架41之间;所述连接带42的左右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床体1沿河岸的延伸方向依次单排排 列。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42为不锈钢丝连接带;不锈钢丝连接带的直径为6~8mm,并且,床体在水面上安装完成后,不锈钢丝连接带的两端只留下0.8~1.5m的余量,防止洪涝或干旱时,床体跟随水位上下变动。

本实施例中,曝气管主管61的管径为63mm,支管62的管径为20mm,支管62上等距开若干个曝气孔,曝气孔孔径为2~5mm。

对以上实施例进行试验:

设置生态浮床的曝气强度为1~5L/min。实施例采用回转式鼓风曝气机,其功率为2.2kW,供气量10m3/h,供应总面积30m2的浮床。试验时对生态浮床采用间隙曝气运行方式,每天8小时:9:00-13:00,18:00-22:00;一方面可减少能耗,另一方面,为水中的反硝化细菌提供厌氧生存环境,增强除氮效果。

试验期为1个月,实验采用了3种浮床植物:鸢尾、美人蕉、再力花;设置曝气与不曝气两个实验组。试验期后,测量植物平均株高、根长、根数、湿重等数据,具体记录如下表格1:

表格1植物生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组的浮床植物水面以上平均株高与不曝气组的差别不大,而植物根系平均长度,曝气组的植物根系长度比不曝气组长。

在河涌不曝气组上游10m取水,视为原河水污染;在不曝气组与曝气组下游1m取水,检测两组浮床处理效果。所取水样分别测定DO、COD、氨氮、总磷、总氮五个污染物参数,试验结果如下表格2所示:

表格2不同浮床的水处理效果

从以上试验结果显示,本实施例通过在生态浮床上加入曝气效果,使得水中污染物参数大幅度下降,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