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44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向水处理生物滤池均匀配水的防堵塞无柄滤头,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水处理的滤池,往往采用滤头滤板,滤料敷设在滤板上形成滤床,贯穿滤板均匀布置多个滤头,用于收集流过滤床的水,或是将来自滤板下方的反冲洗气水均匀分布到滤床上。

滤头一般包括滤帽、预埋座和滤柄。滤帽上分布若干缝隙,缝宽约0.5mm~2mm,用于透水并阻挡滤料漏失;预埋座浇筑在滤板中,并与滤帽和滤柄螺纹连接;滤柄长度有短柄和长柄之分,短柄长度一般不超过250mm,滤柄内径约20mm,适用于仅采用水反冲洗的滤池,通过反冲洗水流经滤柄和滤帽的滤缝形成一定的阻力实现均匀配水,称之为小阻力配水;为了节约滤池反冲洗耗水,通常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滤头也需要对应选用长柄滤头,滤柄加长至300mm~400mm,上端有一个¢1mm~¢2mm配气孔,下端垂直开有长约20mm配气缝,缝宽约1mm~2mm,用于各个滤头之间均匀配气。由于生物滤池的滤头易滋生生物膜,不仅滤帽的缝隙和长柄的配气孔和配气缝易被堵塞,滤柄内径约20mm内部往往也会因为滋长生物而发生堵塞问题,增加过滤水头损失,影响整个滤池的配水均匀性,过流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滤头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预防堵塞,具有自清洁功能,无须现有滤柄的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包括上滤帽、预埋座、下滤帽和自净珠;预埋座固定于滤池滤板上,上滤帽与预埋座螺纹连接;下滤帽与预埋座活动连接;多颗自净珠置于上滤帽和下滤帽之间的预埋座内的圆柱体空腔中;

所述自净珠采用球形页岩陶粒,直径为¢6mm~¢8mm,水浸润颗粒密度为0.95±0.5g/cm3

所述上滤帽为设有圆柱体空腔的圆台状结构,在圆台状结构的圆周间隔设有多个与滤板垂直的竖向滤缝,竖向滤缝宽度为1.5-2.5mm;

所述下滤帽为圆盘形,在下滤帽圆周间隔设有多个与滤板平行的轴向滤缝,轴向滤缝宽度为1.5-2.5mm;

所述预埋座内圆柱体空腔的直径为45-50mm。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目的,优选地,所述自净珠采用页岩为原料,经过破碎机破碎、烘干、球磨机制粉、转盘造粒机造粒后,在回转窑中烧制18~22min,烧制温度为1100~1300℃;出炉陶粒经过自然冷却后进行筛分,选择¢6mm~¢8mm粒径的颗粒,其筒压强度≥3mpa,在水中呈轻微漂浮状态。

优选地,所述预埋座通过混凝土浇灌被固定于滤池滤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滤帽与预埋座螺纹连接是指上滤帽通过其外螺纹和预埋座的上部的内螺纹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滤帽与预埋座活动连接的方式是下滤帽上带有两个挂钩,扣在预埋座上止回销的缝隙中。

优选地,上滤帽和下滤帽各自的滤缝的缝隙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均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上滤帽和下滤帽采用abs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预埋座采用pp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预埋座的高度与滤板厚度一致。

本发明预埋座的外壁通过混凝土浇灌被固定于滤池滤板上。

本发明上滤帽分布若干缝隙,用于透水并阻挡滤料漏失。上滤帽滤缝宽度2mm左右,滤缝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符合规范要求,滤缝与滤板基本垂直,有利于自净珠清洗滤缝,且不影响滤缝出水。

多颗自净珠放置在上滤帽和下滤帽之间的预埋座的内腔,厚度约30mm。水流经过自净珠的空隙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形成小阻力配水,实现每个滤头均匀分配。自净珠反冲洗时流化摩擦,自动清洗滤头内腔,防止滋生水生生物堵塞滤头滤缝。自净珠直径为¢6mm~¢8mm,筒压强度≥3mpa,水浸润颗粒密度在0.95±0.5g/cm3范围,在水中呈轻微漂浮状态,运行时处于漂浮/膨胀/流化状态,对水流的过滤作用轻微。

预埋座采用pp塑料材质,具有直径约50mm直通式圆柱体内腔,通过底部挂钩固定在滤板的模板上,浇筑在混凝土滤板中。预埋座与上滤帽螺纹连接,与下滤帽钩挂连接,没有滤柄。预埋座底部挂钩的缝隙与滤板底部平齐,接收集聚到滤板底部的空气。下滤帽通过其上的两个挂钩扣在预埋座下端止回销的缝隙中,拆卸简单,直接将下滤帽向下悬拧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依靠多颗自净珠对通过滤头的水流的阻力实现小阻力配水,不用滤柄,滤帽的滤缝也可以加宽至2mm左右,预埋座具有直径约50mm直通式圆柱体内腔,从滤头的结构上基本消除了滤头堵塞问题。

2、直径¢6mm~¢8mm自净珠,水浸润颗粒密度在0.95±0.5g/cm3范围,在水中呈轻微漂浮状态,多颗自净珠放置在预埋座内腔的厚度约30mm,运行时处于漂浮/膨胀/流化状态,对水流的过滤作用轻微。气水反冲洗时,自净珠流化摩擦,对滤头的内腔定期进行自动清洗,有效防止滤头内部附着水生生物或滋长生物膜影响过流;

3、气冲洗时,位于滤池底部的配气装置将压缩空气均匀分布到滤板底部,然后就近从预埋座底部挂钩缝隙和下滤帽缝隙均匀进气。曝气生物滤池适合将单孔膜曝气管安装到滤板下部,滤头滤板二次配气不会影响曝气的均匀性。比起现有曝气生物滤池将单孔膜曝气管安装在滤板上滤料的垫层中,具有便于对曝气头检修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的安装图。

图2是图1中下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滤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预埋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上滤帽1、预埋座2、下滤帽3、自净珠4、止回销5、挂钩6、竖向滤缝7、外螺纹8、内螺纹9、轴向滤缝10、滤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4所示,应用于水处理生物滤池中的防堵塞无柄滤头,包括上滤帽1、预埋座2、下滤帽3和自净珠4;预埋座2固定于滤池滤板上11,上滤帽1与预埋座2螺纹连接;下滤帽3与预埋座2活动连接;多颗自净珠4置于上滤帽1和下滤帽2之间的预埋座2内的圆柱体空腔中,预埋座2内圆柱体空腔的直径为45-50mm,高度与滤板厚度一致;优选地,预埋座2内腔为圆柱体,其直通式圆柱体内腔易于自净珠4清洗,而且内圆柱体空腔的直径达到45-50mm,从滤头的结构上基本消除了滤头堵塞问题。

优选预埋座2通过混凝土浇灌被固定于滤池滤板上11。优选上滤帽1通过其外螺纹8和预埋座2的上部的内螺纹9相连接;优选下滤帽3与预埋座2活动连接的方式是下滤帽3上带有两个挂钩6,扣在预埋座2上止回销5的缝隙中,使下滤帽3牢牢固定,用于透水并阻挡自净珠漏失,拆卸检修时,直接将下滤帽向外掰开即可,拆卸简单。

自净珠4和上滤帽1具有过滤保护作用;自净珠4位于预埋座2内,介于上滤帽1与下滤帽3之间,所述自净珠4采用页岩为原料,经过破碎机破碎、烘干、球磨机制粉、转盘造粒机造粒后,在回转窑中烧制18~22min,烧制温度为1100~1300℃;出炉陶粒经过自然冷却后进行筛分,选择¢6mm~¢8mm粒径的颗粒,其筒压强度≥3mpa,水浸润颗粒密度范围在0.95±0.5g/cm3,在水中呈轻微漂浮状态。自净珠4放置在预埋座的内腔,过滤时形成滤头小阻力配水,反冲洗时流化摩擦自动清洗滤头内腔,防止滤头生物堵塞。多颗自净珠4放置的高度约为30mm。

上滤帽1为设有圆柱体空腔的圆台状结构,在圆台状结构的圆周间隔设有多个与滤板垂直的竖向滤缝7,竖向滤缝7的宽度为1.5-2.5mm,竖向滤缝7的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

下滤帽3为圆盘形,在下滤帽3圆周间隔设有多个与滤板平行的轴向滤缝10,轴向滤缝宽度为1.5-2.5mm,轴向滤缝10的总面积与滤池过滤总面积之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

上滤帽1有优选采用abs塑料材质;下滤帽3优选采用abs塑料材质;预埋座2优选采用pp塑料材质。

本发明安装时,先将预埋座2通过混凝土浇灌被固定于滤板11上;下滤帽3组装于预埋座2的下部,下滤帽3带有两个挂钩6,扣在预埋座2上止回销5的缝隙中,即可使下滤帽被牢牢固定;浇筑后通过预埋座2加入一定数量的自净珠4,最后将上滤帽1通过螺纹连接于预埋座2上部。

本发明工作时,用于反冲洗时的水流经由下滤帽3、自净珠4、预埋座2和上滤帽1进入池体滤层内,实现向滤料的均匀配水。反冲洗水流从下滤帽3的轴向滤缝10进入预埋座2内向上流动,经过自净珠4的缝隙,再从上滤帽1的竖向滤缝7进入池体滤层内。由于水流经过自净珠4的缝隙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形成小阻力配水,有利于水流在全池的每个滤头均匀分配;气反冲洗时,位于滤池底部的反冲洗配气装置将压缩空气均匀分布到滤板底部,然后就近从预埋座底部挂钩5配入滤头中,也有一部分空气直接从下滤帽3进入滤头,实现向全池各个滤头均匀配气;当水位降至上滤帽1的竖向滤缝7位置时,自净珠4在反冲洗水流和反冲洗气流的作用下,易流化摩擦,自动清洗滤头内腔,防止滤头生物堵塞滤池。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