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201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柜的主要功能:通风柜的功能中最主要的是排气功能,在化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时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臭气、湿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在污染源附近要使用通风柜,以往通风柜使用台数较少,只在特别有害且危险的气体及产生大量热的实验中使用;通风柜只担负实验台的辅助功能。

近年来,考虑到改善实验环境,在实验台上进行的实验逐渐转移到通风柜内,生物实验用通风柜的应具有在通风柜内部由排风机产生的气流将有害气体从通风柜内部不反向流进室内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实验用通风柜对于防气体倒流的部分应用并不是特别广泛,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影响,而且通风柜比较封闭,各部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非常不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230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主要是由底座、操作室、照明灯、天花板、热交换设备、防倒吸管、排气机、消声器构成;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底座,柜体的内部设置操作室,柜体的顶部设置天花板,天花板上设置照明灯,柜体的顶部设置热交换设备,热交换设备的右侧设置排气机,排气机上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操作室相连通的部分设置防倒吸管,排气机的右侧设置消声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高通风柜内操作室的清洁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其底部设置有底座,通风柜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室,操作室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操作室的内部设置容纳腔,容纳腔的顶部设置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风柜的顶部设置天花板,天花板的上方设置热交换设备,热交换设备的右侧设置排气机,排气机上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操作室连通;

操作室内设有过滤本体,所述过滤本体包括上层结构、下层结构、连接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外框,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有空腔;

过滤本体的外径等于操作室的内径,过滤本体中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中心轴,中心轴枢接在操作室的内侧壁上,过滤本体的一侧连接有翻转驱动机构;

过滤本体的外框上开设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口和进口,出口和进口位于过滤本体的同一侧,所述进口位于出口的上方,所述进口连接有柔性管,柔性管与操作室侧壁上的进料口连接,进料口设有开关闸;操作室的侧壁上开设出料口,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

过滤本体的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按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可穿过所述上层结构和所述下层结构,经所述空腔内的活性炭而得到净化。

按上述技术方案,正常使用时,过滤本体呈水平状态,其外围与操作室内侧壁配合,操作室内的空气经过滤本体而得到流动;需更换活性炭时,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过滤本体,过滤本体围绕中心轴旋转,过滤本体倾斜,过滤本体上的出口与操作室上的出料口衔接,空腔内的活性炭经所述出口流出过滤本体,再经出料口流出操作室;在旧的活性炭全部流出空腔,且过滤本体复位至水平状态后,打开所述开关闸,工人将新的活性炭经进料口、柔性管、过滤本体的进口注入所述空腔。上述过滤本体内活性炭的更换方便,无需对过滤本体进行拆卸。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出口被操作室内侧壁封堵。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闸为一平板,滑动配合在操作室侧壁中,用于封堵所述进料口;工人滑动所述开关闸,进料口打开。

所述排气管道与操作室相连通的部分设置防倒吸管,排气机的右侧设置消声器。本发明所述通风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排风机产生的气流将有害气体反向流进操作室内部,使实验结果不受到影响,实验结果可靠。而且设置消音器避免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工作效率高。

通风柜的侧面设置固定玻璃窗,固定玻璃窗的下方设置移动门,移动门的内侧设置滑道和滚珠,移动门的底部设置密封垫,密封垫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

操作室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当过滤本体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橡胶垫密封过滤本体的出口。橡胶垫有效密封所述出口。设置在操作室内侧壁上的橡胶垫也可密封操作室与过滤本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上层结构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层铁丝网和上层无纺布;所述下层结构包括粘结在一起的弹性层、下层铁丝网和下层无纺布;下层无纺布、下层铁丝网、弹性层按上下次序叠加;所述外框包括包围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环形围栏、设置在环形围栏底部的底板,所述弹性层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振动器,振动器与所述下层铁丝网连接。当过滤本体倾斜时,振动器振动,便于空腔内旧的活性炭流出所述出口。过滤本体处于水平状态时,新的活性炭注入所述空腔,振动器的振动也能使新的活性炭均匀地分布在空腔内。

所述下层无纺布上设有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菱形框,菱形框的顶部与上层结构之间具有间隙;菱形框的边框上开设供活性炭流通的豁口。菱形框能够帮助活性炭均匀地分布地所述空腔内,活性炭的厚度可小于菱形框的高度。

按上述翻转驱动机构的设计,转筒旋转,如转动一周,弧形齿条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弧形齿条驱动转动齿轮旋转固定角度后即与转动齿轮脱离啮合,旋转固定角度的转动齿轮带动转轴和螺纹筒旋转固定角度,螺纹筒驱动升降螺杆升降,升降螺杆上的滑销在所述条形槽中滑动动,升降螺杆驱动过滤本体倾斜。

按上述翻转驱动机构的设计,转筒旋转一周的误差可能较大,表现为转筒实际转动小于一周或大于一周,但是,被其上弧形齿条驱动的转动齿轮的旋转角度是准确的、预定的,进而,升降螺杆的位移量是准确的、预定的。如此,可保证倾斜的过滤本体复位后处于水平状态,过滤本体与操作室之间无间隙。

转筒的外围套设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枢接在操作室上。工人旋转蜗杆,驱动蜗轮,蜗轮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筒旋转。

转筒内设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的解锁滑块、安装在转筒内侧壁上的滑杆;

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转轴的左右两侧,第一半圆环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的尾端铰接在底座上,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弹性连接,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与转轴摩擦接触;解锁滑块位于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之间,解锁滑块上设有曲线槽;转筒驱动其上的滑杆与所述曲线槽配合,滑杆驱动解锁滑块沿转轴径向直线滑动。

按上述对锁止装置的说明,所述锁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转筒旋转,转筒内侧壁上的滑杆首先卡入所述曲线槽,驱动解锁滑块沿转轴的径向作直线移动(接近转轴中心方向),解锁滑块使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远离,如此,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不再与转轴摩擦接触,即转轴不再被锁定;之后,转筒内侧壁上的弧形齿条与转动齿轮啮合,在与转动齿轮脱离啮合时,滑杆也接近走完所述曲线槽,滑杆驱动解锁滑块沿转轴的径向作直线移动(远离转轴中心方向),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靠拢,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重新制动转轴。

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接柱,所述第一半圆环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的尾端铰接在所述铰接柱上;所述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通过伸缩弹簧弹性连接。

作为对上述锁止装置的一种改进,第一半圆环的首端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开设第一v形滑槽;第二半圆环的首端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开设第二v形滑槽,第一v形滑槽和第二v形滑槽左右对称设置;解锁滑块上设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配合在所述第一v形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配合在所述第二v形滑槽内;底座上开设直线形滑块滑槽,解锁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块滑槽内;第一v形滑槽由第一条直线形滑槽和第二条直线形滑槽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条直线形滑槽与所述滑块滑槽平行;所述曲线槽呈s形,所述滑杆在所述曲线槽中滑动的过程中,解锁滑块沿所述滑块滑槽直线移动,解锁滑块上的第一滑杆首先由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与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靠拢,之后,解锁滑块上的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与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远离。

按上述锁止装置的改进,转筒上的滑杆走过s形曲线槽的前半段,解锁滑块向接近转轴中心方向移动,即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远离,不再制动转轴。转筒上的滑杆走过s形曲线槽的后半段,解锁滑块向远离转轴中心方向移动,即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靠拢而复位,重新制动转轴。

作为对上述锁止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延伸部的底部设有第一下凸部,第二延伸部的底部设有第二下凸部,第一下凸部上开设第一锁孔,第二下凸部上开设第二锁孔;解锁滑块上设有第一上凸部和第二上凸部,第一上凸部上设有第一锁销,第二上凸部上设有第二锁销,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杆设置在第一上凸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滑杆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凸部的顶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竖立设置;所述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的过程,就是第一锁销插入所述第一锁孔、第二锁销插入所述第二锁孔的过程。

按上述改进,转筒上弧形齿段与转动齿轮脱离啮合时,解锁滑块上的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同步地,第一锁销插入所述第一锁孔,之后,滑杆离开曲线槽,如此,解锁滑块和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因第一锁销插入所述第一锁孔、第二锁销插入所述第二锁孔而被锁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操作室4被剖切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过滤本体20围绕中心轴25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俯视过滤本体20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翻转驱动机构3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转动齿轮34被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处放大图;

图11为图10中d向视图;

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

图13为图12中解锁滑块44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3的右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底座;2、容纳腔;3、试验台;4、操作室;401、出料口;402、进料口;403、开关闸;404、橡胶垫;

5、固定玻璃窗;6、移动门;7、密封垫;8、静电除尘垫;9、照明灯;10、天花板;11、热交换设备;12、防尘网;13、防倒吸管;14、排气机;15、支架;16、单向导气阀;17、消声器;

20、过滤本体;201、条形槽;21、上层结构;211、上层铁丝网;212、上层无纺布;22、下层结构;221、弹性层;222、下层铁丝网;223、下层无纺布;23、外框;231、环形围栏;232、底板;24、空腔;25、中心轴;26、出口;27、进口;270、柔性管;28、振动器;29、菱形框;290、豁口;

30、翻转驱动机构;31、基板;32、转筒;33、转轴;34、转动齿轮;35、螺纹筒;350、升降螺杆;351、滑销;36、弧形齿条;37、蜗轮;39、弹性摩擦环;

40、锁止装置;41、底座;42、第一半圆环;43、第二半圆环;44、解锁滑块;45、滑杆;46、曲线槽;47、铰接柱;48、伸缩弹簧;49、第一延伸部;50、第一v形滑槽;51、第一条直线形滑槽;52、第二条直线形滑槽;53、第一滑杆;54、第二滑杆;55、滑块滑槽;56、第一下凸部;57、第一上凸部;58、第二上凸部;59、第一锁销;

60、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15.

一种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用通风柜,其底部设置有底座1,通风柜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室4,操作室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操作室的内部设置容纳腔2,容纳腔的顶部设置试验台3,所述试验台与容纳腔的顶部固定连接;通风柜的顶部设置天花板10,天花板的上方设置热交换设备11,热交换设备的右侧设置排气机14,排气机上设置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与操作室连通.

操作室内设有过滤本体20,所述过滤本体包括上层结构21、下层结构22、连接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外框23,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之间设有空腔24。过滤本体的外径等于操作室的内径,过滤本体中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中心轴25,中心轴枢接在操作室的内侧壁上,过滤本体的一侧连接有翻转驱动机构30。过滤本体的外框上开设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口26和进口27,出口和进口位于过滤本体的同一侧,所述进口位于出口的上方,所述进口连接有柔性管270,柔性管与操作室侧壁上的进料口402连接,进料口设有开关闸403;操作室的侧壁上开设出料口401,出料口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过滤本体的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

所述排气管道与操作室4相连通的部分设置防倒吸管13,排气机的右侧设置消声器17。

通风柜的侧面设置固定玻璃窗5,固定玻璃窗的下方设置移动门6,移动门的内侧设置滑道和滚珠,移动门的底部设置密封垫,密封垫与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天花板上设置第一过滤口和第二过滤口,所述第一过滤口和第二过滤口与天花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口与热交换设备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口与排气机相连通。

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单向导气阀,所述单向导气阀与排气管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热交换设备与排气管道的端部设置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与柜体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操作室的底部设置静电除尘垫,所述静电除尘垫与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柜体的内壁设置凹凸不平的防反光壁。

所述天花板上设置紫外灯,所述紫外灯与天花板之间固定连接。

操作室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404,当过滤本体20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橡胶垫密封过滤本体的出口26。

关于过滤本体20,所述上层结构21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层铁丝网211和上层无纺布212;所述下层结构22包括粘结在一起的弹性层221、下层铁丝网222和下层无纺布223;下层无纺布、下层铁丝网、弹性层按上下次序叠加;所述外框23包括包围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的环形围栏231、设置在环形围栏底部的底板232,所述弹性层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振动器28,振动器与所述下层铁丝网连接。

关于过滤本体20,所述下层无纺布223上设有若干连接在一起的菱形框29,菱形框的顶部与上层结构21之间具有间隙;菱形框的边框上开设供活性炭流通的豁口290。

关于过滤本体20,所述翻转驱动机构30包括安装在操作室侧壁上的基板、枢接在基板31上的转筒32和转轴33、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转动齿轮34、设置在转筒内侧壁上的一段弧形齿条36;转轴的轴心线偏离转筒的旋转中心线,转筒驱动其上的弧形齿条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轴为空心轴,转轴内安装有螺纹筒35,螺纹筒内螺接有升降螺杆350,升降螺杆的顶端设有滑销351;过滤本体的底部开设条形槽201,所述滑销与所述条形槽滑动配合。

关于过滤本体20,转筒32的外围套设有蜗轮37,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枢接在操作室的侧壁上。

关于过滤本体20,转筒32内设有锁止装置40,锁止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41上的第一半圆环42和第二半圆环43、滑动配合在底座上的解锁滑块44、安装在转筒内侧壁上的滑杆45;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转轴33的左右两侧,第一半圆环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的尾端铰接在底座41上,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弹性连接,第一半圆环、第二半圆环与转轴摩擦接触;解锁滑块44位于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之间,解锁滑块上设有曲线槽46;转筒32驱动其上的滑杆与所述曲线槽配合,滑杆驱动解锁滑块沿转轴径向直线滑动。

关于过滤本体20,所述底座41安装在所述基板31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铰接柱47,所述第一半圆环42的尾端和第二半圆环43的尾端铰接在所述铰接柱上;所述第一半圆环的首端和第二半圆环的首端通过伸缩弹簧48弹性连接;第一半圆环42的首端设有第一延伸部49,第一延伸部上开设第一v形滑槽50;第二半圆环的首端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开设第二v形滑槽,第一v形滑槽和第二v形滑槽左右对称设置;解锁滑块44上设有第一滑杆53和第二滑杆54,所述第一滑杆配合在所述第一v形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配合在所述第二v形滑槽内;底座41上开设直线形滑块滑槽55,解锁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块滑槽内;第一v形滑槽由第一条直线形滑槽51和第二条直线形滑槽52组合而成,其中,第一条直线形滑槽与所述滑块滑槽平行;所述曲线槽46呈s形,所述滑杆45在所述曲线槽中滑动的过程中,解锁滑块沿所述滑块滑槽直线移动,解锁滑块上的第一滑杆首先由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与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靠拢,之后,解锁滑块上的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第一半圆环的首端与第二半圆环的首端相互远离。

关于过滤本体20,第一延伸部49的底部设有第一下凸部56,第二延伸部的底部设有第二下凸部,第一下凸部上开设第一锁孔,第二下凸部上开设第二锁孔;解锁滑块44上设有第一上凸部57和第二上凸部58,第一上凸部上设有第一锁销59,第二上凸部上设有第二锁销,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横向设置;所述第一滑杆53设置在第一上凸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滑杆54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凸部的顶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竖立设置;所述第一滑杆由所述第二条直线形滑槽52滑入所述第一条直线形滑槽51的过程,就是第一锁销插入所述第一锁孔、第二锁销插入所述第二锁孔的过程。

实际操作中,本发明所述通风柜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正常使用时,过滤本体20呈水平状态,其外围与操作室内侧壁配合,操作室内的空气经过滤本体而得到流动。

第二,需更换活性炭时,翻转驱动机构30动作,转筒32旋转,转筒转动一周,弧形齿条36与所述转动齿轮34啮合一次,弧形齿条驱动转动齿轮旋转固定角度后即与转动齿轮脱离啮合,旋转固定角度的转动齿轮通过螺纹筒35和升降螺杆350的配合而驱动过滤本体20围绕中心轴25旋转固定角度;转动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脱离啮合后,锁止装置40中的第一半圆环42、第二半圆环43抱死转轴33,使过滤本体定位。

第三,过滤本体20上的出口26与操作室上的出料口401衔接;

第三,振动器28动作,空腔24内的活性炭经所述出口26流出过滤本体20,经所述出料口401而流出操作室。

第四,翻转驱动机构30中的转筒32反向旋转一周,过滤本体20复位,锁止装置40通过对转轴33的锁定而锁定过滤本体。

第五,打开所述开关闸403,工人将活性炭经所述进料口402、柔性管270、进口27进入所述空腔24;振动器28动作,进入空腔的活性炭均匀分布在菱形框29内。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