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泥消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821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底泥处理的消解剂。



背景技术:

黑臭河的产生是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中有机碳污染物、有机氮污染物以及含磷化合物负荷不断加大的结果。有机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水体缺氧,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有臭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氨等逸出水面进入大气使水体发臭。有机物主要是指糖类、蛋白质、油脂、氨基酸、酯类等。

在河道里底泥是接纳和分解有机物的“沉积库”,也是向上覆水释放有机污染和营养盐的“源头”,污染底泥通过不断向上覆水体释放有机物和无机盐,使水质恶化、底泥是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重要部分,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同时底泥也是底栖生物的栖息地,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附、降解上覆水体污染、延缓河道水质恶化等多种功能,是河道自净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底泥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河道综合整治的重要部分。

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底泥处理技术分为异位和原位处理两种方式。异位处理技术是指将受污染的底泥挖掘出来,转移到专门场所进行相应处理。底泥疏浚是目前最普遍的异位处理方式,能有效的去除河道污染底泥,快速回复河水水质,但也存在费用昂贵,污染转移以及对原有河道生态系统进行破坏等缺点。和异位处理技术相比,原位处理技术就地解决污染底泥,可避免疏浚时底泥再悬浮、污染转移等问题,不需要额外的场地对疏浚底泥进行堆放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河的底泥消解剂,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用于黑臭河底泥消解效果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原位处理技术,发明一种底泥消解剂,应用于黑臭河的底泥消解处理,以改善黑臭河污染底泥。本发明所述的底泥消解剂组分包括包膜二氧化钙、沸石颗粒和微生物制剂,各组分按重量比为15%、60%和25%均匀混合。所述微生物制剂是由河道水生化处理中,生长的优势微生物种群脱水后形成的颗粒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用于黑臭河底泥消解效果显著,尤其是沸石用作微生物的培养床,可使微生物在沸石的多孔结构里附着生存,二氧化钙可以显著提高泥水界面处的溶解氧浓度,溶解氧可以激活土著微生物和投加的高效生物制剂来激活水体,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底泥消解剂组分包括包膜二氧化钙、沸石颗粒和微生物制剂,各组分按重量比为15%、60%和25%均匀混合,该重量比可在±5%范围内作适当调整,为充分发挥其效果,微生物制剂的添加量应大于二氧化钙的添加量,其中沸石颗粒为30目,使用时利用沸石颗粒的堆积密度直接沉降到河道水底的淤泥基上。

其中,添加二氧化钙可以显著提高泥水界面处溶解氧浓度,高溶解氧可以激活土著微生物和投加的高效生物制剂来激活水体,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达到水体修复的目的,减少厌氧发酵产生的恶臭。二氧化钙对沉积物中p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与p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磷酸钙。另外,添加cao2会显著提高底层上覆水ph值,中和因污泥腐败产生的硫化氢等酸性物质。因此,结合污染沉积物的状况,适当地投加cao2有望同步解决底质厌氧、内源磷释放及后期沉水植被定植底质生境改善的问题。对cao2包膜主要防止吸湿潮解和缓释作用。

其中,添加用沸石(30目)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床,使微生物在沸石的多孔结构里附着生存,即使在很深的湖沼、水库等地方,都可以借助沸石的密度沉到水底,不会随波逐流。沸石的多孔结构还可以把底泥里的有机物吸收分解掉,起到净水增氧、消除恶臭等作用。沸石也可以将对动物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除掉,释放有益的金属离子出来。也可以去除水中氨氮,净化水质,缓解转水现象。

其中,投加的微生物制剂,是由河道水生化处理中,生长的优势微生物种群脱水后形成的颗粒混合物。这些微生物能快速分解和消化河道和池塘内的底部生物质底泥并消耗硝酸盐、磷酸盐在内的过剩营养物质。生物制剂中包含多种兼性微生物,在机械曝气或者化学增氧作用下,快速有效降低bod和cod,同时因淤泥厌氧发酵产生的恶臭也能得到有效缓解。极大地改善淤泥底质,减少机械疏浚和污染转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所述的底泥消解剂组分包括包膜二氧化钙、沸石颗粒和微生物制剂,各组分按重量比为15%、60%和25%均匀混合。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用于黑臭河底泥消解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邵永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川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8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