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的生物除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7616阅读:1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的生物除臭方法,属于环境净化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气味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例如:氨(nh3)、膦(ph3)和硫化氢(h2s);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比如: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被氧化。当活性基团被氧化后,气味就消失,生物除臭工艺就是基于这一原理。现今的生物除臭设计中,对收集系统、臭气成分、浓度、风量的设定、生物除臭的动力学模型、生物处理装置均有相关的研究,但均偏向对气体的除臭,对于水体本身臭源的去除,未有进展。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的生物除臭方法,该生物除臭方法同时处理水体中的臭源和水体散发的臭气,除臭效率更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污水的生物除臭方法,包括:预置除臭液步骤:将微生物除臭液放置于除臭液储存箱中,储存箱恒温25~50℃,并定时通入营养剂;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管道连通;分离污水和臭气步骤:将污水和臭气分离,臭气通过收集罩收集;污水通入预备池中,并经微量曝气活化;臭气处理步骤:将臭气通入处理池;臭气在处理池中的喷洒管道和填料区上表面之间的臭气通道通入;通过喷洒管道向填料区喷洒微生物除臭液,微生物除臭液与臭气接触后落入填料区;臭气被微生物除臭液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成无害气体;污水处理步骤:将污水从预备池泵入处理池,并从填料区下方的污水通道通入,自下往上渗入填料区;污水中的臭源被微生物降解后排出或循环回流到预备池。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除臭液中的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纳豆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ph为3-5。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除臭液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除臭液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磷酸二氢钾10-15份;结晶硫酸镁6-20份;维生素b10.5-10份。进一步地,预置除臭液步骤中,每隔1-3h通入营养剂一次,营养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6-15g/l。进一步地,分离污水和臭气步骤中,所述微量曝气活化的溶氧量在4-8mg/l。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除臭液中微生物的浓度为1×105-2.5×105cfu/ml;喷洒量为1.2-6.5l/min。进一步地,臭气处理步骤中,臭气通道的通气量为25-48m3/min。进一步地,污水处理步骤中,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流量为25-55l/min。本发明所述的臭气和污水中的臭源是指gb14554-93中所规定的恶臭污染源,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主要包括h2s、nh3、含硫有机化合物等。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能够同时处理水体中的臭源和水体散发的臭气,从源头治理污水,除臭效率更高;2、本发明以微生物除臭液先以喷洒的方式均匀与臭气接触并反应,落入填料区的微生物除臭液与污水反应,臭气及污染源被微生物吸附降解成无害物质溶解在水中;3、本发明定时在除臭液储存箱中通入营养剂,保持微生物除臭液中微生物的直接繁殖,维持微生物的浓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污水的生物除臭方法,包括:预置除臭液步骤:将微生物除臭液放置于除臭液储存箱中,储存箱恒温25~50℃,每隔1-3h通入营养剂一次,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管道连通;分离污水和臭气步骤:将污水和臭气分离,臭气通过收集罩收集;污水通入预备池中,并经微量曝气活化;微量曝气活化的溶氧量在4-8mg/l;臭气处理步骤:将臭气通入处理池;臭气在处理池中的喷洒管道和填料区上表面之间的臭气通道通入;臭气通道的通气量为25-48m3/min;通过喷洒管道向填料区喷洒微生物除臭液,微生物除臭液与臭气接触后落入填料区;臭气被微生物除臭液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成无害气体;污水处理步骤:将污水从预备池泵入处理池,并从填料区下方的污水通道通入,自下往上渗入填料区;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流量为25-55l/min;污水中的臭源被微生物降解后排出或循环回流到预备池。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微生物除臭液的ph为3-5,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微生物除臭液中微生物的浓度为1×105-2.5×105cfu/ml;喷洒量为1.2-6.5l/min。本微生物除臭液的配方包括多种能够有效分解臭气和臭源的微生物,并且其中的纳豆菌具有高效净化水体的作用,以上几种微生物的繁殖条件相近,一起培养时,1×105-2.5×105cfu/ml的浓度下不会出现抑制现象,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不同,以以上的重量份进行组合时,能够保持供氧平衡,以使得菌株保持活性,达到良好且稳定的降解效率。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营养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磷酸二氢钾10-15份;结晶硫酸镁6-20份;维生素b10.5-10份;营养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6-15g/l。以此营养剂配方结合其浓度和喷洒间隔,为微生物除臭液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不断繁殖,维持微生物除臭液的降解能力,使得微生物除臭液可持续性地自动喷洒,无需经常配制。对比例1-2及实施例1-2:对比例1-2及实施例1-2为关于营养剂对微生物除臭液的影响:在微生物除臭液中以每1h加入10l营养剂一次,并保持微生物除臭液的喷洒量为1.5l/min,微生物的起始浓度为2×105cfu/ml,每小时在除臭液储存箱中取样微生物除臭液,测定其微生物浓度;除臭液储存箱的容量为80l。微生物除臭液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有效成分:营养剂:对比例1为每1h加入10l水,对比例2为每1h加入10l浓度为10g/l的葡萄糖溶液;实施例1-2的营养剂按重量份计如表格1所示。表格1实施例1-2的营养剂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实施例1实施例2磷酸二氢钾1213结晶硫酸镁1810维生素b10.65实施例1-2的营养剂浓度为10g/l。检测结果如表格2所示:表格2对比例1-2和实施例1-2中的微生物浓度(105cfu/ml)从结果可得,实施例1-2中添加的营养剂能够使得微生物除臭液在流动状态下仍然能保持较好的微生物浓度,以维持持续的除臭进程。对比例3-4和实施例3-4:对比例3-4及实施例3-4为关于微生物除臭液的除臭效果:按表格3的重量份配比配置微生物除臭液;微生物除臭液的初始ph为3.5,微生物的浓度为1.2×105cfu/ml,喷洒量为6l/min;表格3对比例1-2和实施例1-2的微生物除臭液配比有效成分对比例1对比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植物乳杆菌001216纳豆菌4004035放线菌01087芽孢杆菌00108对比例3-4和实施例3-4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污水的生物除臭:预置除臭液步骤:将微生物除臭液放置于除臭液储存箱中,储存箱恒温35℃,每隔2h通入营养剂一次,除臭液储存箱与喷洒管道连通;分离污水和臭气步骤:将污水和臭气分离,臭气通过收集罩收集;污水通入预备池中,并经微量曝气活化;微量曝气活化的溶氧量在6mg/l;臭气处理步骤:将臭气通入处理池;臭气在处理池中的喷洒管道和填料区上表面之间的臭气通道通入;臭气通道的通气量为28m3/min;通过喷洒管道向填料区喷洒微生物除臭液,微生物除臭液与臭气接触后落入填料区;臭气被微生物除臭液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成无害气体;污水处理步骤:将污水从预备池泵入处理池,并从填料区下方的污水通道通入,自下往上渗入填料区;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流量为35l/min;污水中的臭源被微生物降解后排出或循环回流到预备池。经过3h的除臭处理,分别对污水和臭气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格4和5所示:表格4污水处理检测数据表格5臭气处理检测数据从表格4-5可得,实施例3-4对污水,特别是臭气的除臭处理效率高,对臭气的除臭效率在90%以上。实施例5-6:实施例5-6为对臭气通气量、污水流量和微生物除臭液的浓度及喷洒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微生物除臭液需同时用于处理臭气和污水,并且臭气和污水均以流动的方式经过处理区域,因此喷洒量与臭气、污水的流动速率配合,能够提高除臭效率。表格6实施例5-7的处理条件参数处理过程与实施例3相同。每隔0.5h对经处理的水体和气体抽样检测,至水体中cod<60mg/l,气体中h2s<0.6mg/m3,nh3<0.6mg/m3,记录所需的时间,结果如表格7所示:表格7实施例5-7的检测结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