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922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网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渔业工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网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渔业发展过程中,渔网一直是渔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使用经编机纺织而成的渔网广泛运用于渔业捕捞中,通常通过经编机生产的渔网主要有围网、拉网等渔网种类,这类渔网以下陈述过程中统称为经编网,经编网的结构主要分为纲绳、网线和网扣,其中经编网的网线一般由多股单线交织而成,从而使经编网的网线硬度较高,不易被海产口缠绕,大多数由经编网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可直接从经编网上取下,但经编网的网线也容易被海洋植物依附,同时许多经编网的颜色为绿色,要对经编网上海洋植物进行清理时容易遗漏,如果不能将海洋植物从经编网上清理掉,海洋植物以及海洋植物上的盐分会使网线出现硬化、易断的情况,不利于经编网的再次使用。

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经编网被海洋植物损坏,都要将经编网快速进行第二次捕捞使用,或者将经编网放置到流动水环境下,降低盐分,而后将海洋植物晒干,使海洋植物的表面颜色与经编网的颜色区分开来,再剥离海洋植物,对经编网进行检测修补。第一种情况下经编网的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第二种情况下经编网的二次使用周期长,使得渔民在进行经编网捕捞时,需要准备大量的备用网。

有许多经编网也会通过传统的打结法编织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快速将海洋植物从渔网上清除并将渔网进行规律聚网的一种渔网清理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渔网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碾压筒和碾压板,所述碾压板固定连接在碾压筒的上方,所述碾压筒的两端设有用于牵引渔网纲绳的第一牵引槽,所述第一牵引槽的底部与碾压板的间距小于纲绳的线径且大于纲绳线径的一半,所述碾压筒的表面设有多列圆头突柱,多列所述圆头突柱呈间隔分布,任意所述圆头突柱与相连一列的两个所述圆头突柱所形成的最小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支架的上端还转动连接有与碾压机构等高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筒和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固定连接在牵引筒的上方,所述牵引筒的两端还设有用于牵引渔网纲绳的第二牵引槽,所述第二牵引槽的底部与牵引板的间距小于纲绳的线径且大于纲绳线径的一半,所述碾压机构与牵引机构之间设有清洗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的下方设有承接机构,所述碾压机构远离牵引机构的一侧设有两个引绳环,两个所述引绳环分别设于支架的两侧,所述引绳环设有网线槽,两个所述的网线槽的槽口相对,所述碾压筒与牵引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并且进行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引绳环渔网进行横向展开并且对纲绳进行引导使纲绳有序的进入第一牵引槽,通过圆点突柱将渔网进行纵向展开,而后通过碾压板与碾压筒将海洋植物和部分未从渔网上剥离的杂物从渔网上进行粉碎剥离,再通过清洗机构将粘附在渔网上的已经粉碎的海洋植物和杂物进行去除,对渔网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渔网再穿过牵引机构,避免渔网卡滞在清洁机构,从而造成装置故障的情况,同时牵引机构对渔网进行引向,使渔网可以顺利的下降到承接机构上,碾压板与碾压筒之间的间距可以保证纲绳不易打滑,可以通过碾压筒的转动带动纲绳运动,牵引板与牵引筒之间的间距可以保证纲绳不易打滑,可以通过牵引筒的转动带动纲绳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圆头突柱的高度大于一个线扣的高度且小于三个线扣的高度,所述碾压筒与碾压板间隙配合且间隙小于网线的线径,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避免过多的线扣与同一个圆头突柱相抵,使线扣分离,并且可以充分将海洋植物与杂物进行粉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碾压筒和牵引筒为中空结构,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减少碾压筒和牵引筒的重量,使传动装置更好的,更轻松的带动碾压筒和牵引筒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碾压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牵引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碾压机构和第一皮带轮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机构和第二皮带轮连接的一端在同一侧,所述皮带用于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电机与碾压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或者与牵引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证碾压机构与牵引机构同步转动,避免渔网卡滞在清洁机构,同时可以通过更换皮带的长度可以使碾压机构与牵引机构之间的距离易调节,便于清理机构的安装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碾压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牵引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碾压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的一端在同一侧,所述第三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与第三齿轮周向限位连接,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证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碾压机构与牵引机构同步转动,并且同步率高,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刷子、喷水器和集渣槽,所述刷子的一侧与碾压机构相连,所述刷子的另一侧与喷水器相连,所述集渣槽设于刷子和喷水器的下方,所述集渣槽内设有倾斜向下的槽底且侧面设有出渣口,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刷子可以清理渔网上的碎末,通过喷水器不仅可以冲洗渔网上的碎末,还可以冲洗渔网上的泥沙,清理下的杂物可以掉落到集渣槽中,而后从集渣槽的一侧的出渣口流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承接机构包括设在支架底端两侧且对称设置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呈波浪形,所述承接机构还包括承接板、至少一个平衡板和至少一个承接弹簧,所述承接板呈水平放置,所述承接板的两端均设有引导柱,两端的所述引导柱分别与支架两侧的引导孔相配合,所述平衡板设于承接板的下方,所述平衡板的一面与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平衡板的另一面与承接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弹簧远离平衡板的一端固定,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在渔网下降到承接板上后,渔网逐渐增加,重量逐渐提升,承接板沿着引导孔形成的轨迹下降,使渔网以折叠的方式下降到承接板上,使于处理完成的渔网的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动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动装置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牵引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承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引绳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及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承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架,1.1、引导孔,2、碾压机构,2.1、碾压筒,2.1.1、第一牵引槽,2.1.2、圆头突柱,2.2、碾压板,3、牵引机构,3.1、牵引筒,3.1.1、第二牵引槽,3.2、牵引板,4、清洗机构,4.1、刷子,4.2、喷水器,4.3、集渣槽,4.3.1、出渣口,5、承接机构,5.1、承接板,5.1.1、引导柱,5.2、平衡板,5.3、承接弹簧,6、引绳环,6.1、网线槽,7、传动装置,7.1、第一皮带轮,7.2、第二皮带轮,7.3、皮带,7.4、第一电机,7.5、第一齿轮,7.6、第二齿轮,7.7、第三齿轮,7.8、第二电机,8、纲绳,9、网线,10、网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碾压筒和碾压板,所述碾压板固定连接在碾压筒的上方,所述碾压筒的两端设有用于牵引渔网纲绳的第一牵引槽,所述第一牵引槽的底部与碾压板的间距小于纲绳的线径且大于纲绳线径的一半,所述碾压筒的表面设有多列圆头突柱,多列所述圆头突柱呈间隔分布,任意所述圆头突柱与相连一列的两个所述圆头突柱所形成的最小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圆头突柱的高度大于一个线扣的高度且小于三个线扣的高度,所述碾压筒与碾压板间隙配合且间隙小于网线的线径,所述支架的上端还转动连接有与碾压机构等高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筒和牵引板,所述牵引板固定连接在牵引筒的上方,如图4所示,所述牵引筒的两端还设有用于牵引渔网纲绳的第二牵引槽,所述第二牵引槽的底部与牵引板的间距小于纲绳的线径且大于纲绳线径的一半,所述碾压机构与牵引机构之间设有清洗机构,如图5所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刷子、喷水器和集渣槽,所述刷子的一侧与碾压机构相连,所述刷子的另一侧与喷水器相连,所述集渣槽设于刷子和喷水器的下方,所述集渣槽内设有倾斜向下的槽底且侧面设有出渣口所述牵引机构的下方设有承接机构,如图6所示,所述承接机构包括设在支架底端两侧且对称设置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呈波浪形,所述承接机构还包括承接板、两个平衡板和四个承接弹簧,所述承接板呈水平放置,如图9所示,所述承接板的两端均设有引导柱,

两端的所述引导柱分别与支架两侧的引导孔相配合,所述两个平衡板分别设于承接板两端的下方,所述平衡板的一面与承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平衡板的另一面与两个承接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弹簧远离平衡板的一端固定,所述碾压机构远离牵引机构的一侧设有两个引绳环,两个所述引绳环分别设于支架的两侧,如图7所示,所述引绳环设有网线槽,两个所述的网线槽的槽口相对,所述碾压筒与牵引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并且进行同步转动,所述碾压筒和牵引筒为中空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碾压筒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牵引筒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碾压筒和第一皮带轮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筒和第二皮带轮连接的一端在同一侧,所述皮带用于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电机与碾压筒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或者与牵引筒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

如图3所示,上述的传动装置还可采用其它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碾压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牵引机构的一端周向限位连接,所述碾压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的一端在同一侧,所述第三齿轮同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与第三齿轮周向限位连接。

渔网的纲绳在穿好网线后,纲绳的的其中一端会留有一段较长的打结绳,用于捆绑固定钢绳,避免纲绳散乱,且两根纲绳的打结绳都处于同一端,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工作时,先将渔网放置到引绳环的下方,找到两根纲绳的带有打结绳的一端,分别依次穿过两侧的引绳环,其中纲绳在引绳环内,网线穿过网线槽并且在支架上展开,而后再将两根纲绳依次穿过碾压机构、清洗机构、牵引机构,其中纲绳通过第一牵引槽与碾压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碾压机构,通过第二牵引槽与牵引板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机构。

准备完成后,通过启动传动装置,渔网因为纲绳被碾压机构和牵引机构的牵引开始移动,首先网线因为纲绳在引绳孔里移动而被逐渐横向展开,而后网线抵达碾压机构处,碾压筒上的圆点突柱会与网扣相抵,使网线纵向展开,在刚开始纵向展开时可能会出现多个网扣与同一个圆点突柱想抵,不过可以通过圆点突柱与碾压板之间的间隙使其分离,避免超过3个以上的网扣在同一个圆点突柱的位置,从而影响清洗机构的清洗效果,当第一排的网线纵向展开后,后续的网扣都会因为前一排的纵向展开而不容易出现与同一个圆点突柱相抵了。在网线进入碾压机构后,渔网上的海洋植物和杂物,会被粉碎或者与渔网剥离。

穿过碾压机构的渔网将进入到清洗机构处,首先刷子会将粉碎后的杂物从渔网上扫除,而后通过喷水器将渔网上刷子没清理掉的杂物和渔网上带着的盐分(海水晾干后遗留)冲洗掉,刷子和喷水后清理下来的杂物都将掉落到集渣槽中,同时喷水器喷出来的水会将集渣槽里的杂物沿着集渣槽的斜面从出渣口带离。

清洗完成后的渔网会进入到牵引机构中,在牵引机构中,牵引筒与牵引板对纲绳的挤压牵引,可以避免渔网在清洗机构中滞留,而影响渔网的后续运动。

通过牵引机构的渔网将开始下降,逐渐下降到承接板上,因为渔网降落到承接板上的重量逐渐增加,承接板将沿着引导孔开始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承接板会在平衡板上滑动,平衡板可以避免承接板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倾斜而使渔网从承接板上掉落,因为渔网下降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渔网在承接板上会有相对的移动,从而使渔网折叠放置在承接板上,在渔网全部落到承接板上后,抽出渔网最下方的纲绳的打结绳的一端,将纲绳捆绑固定,而后收走渔网,因为承接弹簧的作用,承接板会回到初位置,进行对下一个渔网的承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