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式膜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98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式膜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为膜分离。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还只有微滤级别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

转式膜过滤器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转变,不会破坏生物活性,不会改变风味、香味,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植被和食品、医药、生物工程、污染治理等行业中的各种分离和浓缩提纯过程。

转式膜过滤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转式膜在其分离应用中表现出三个显著特征:1、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为150-2000;2、转式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是由聚电解质所构成,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3、超低压大通量,即在超低压下(0.1MPa)仍能工作,并有较大的通量。

但是现有的基于转式膜过滤器的过滤系统存在结构复杂,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水水质好、出水水质质量稳定的转式膜过滤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式膜过滤系统,包括料罐,所述料罐通过管道与给料泵连接;所述给料泵还通过管道与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保安过滤器通过管道还与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还通过管道与转式膜过滤器连接;所述转式膜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料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料罐内装有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料罐与转式膜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泵与转式膜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转式膜过滤器设有废盐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料罐底部设有排空管道,排空管道上设有排空阀。

进一步的,所述料罐与给料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相同原理产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膜过滤系统结构简单、出水水质好、出水水质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式膜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图1所示的范围内。

一种转式膜过滤系统,包括料罐1,所述料罐通过管道2与给料泵3连接;所述给料泵还通过管道4与保安过滤器5连接;所述保安过滤器通过管道6还与高压泵7连接;所述高压泵还通过管道8与转式膜过滤器9连接;所述转式膜过滤器通过管道10与料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膜过滤系统,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

所述料罐内装有温度计11,能够检测料罐内的液体温度。

所述料罐与转式膜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13和阀门14,实时检测转式膜过滤器流出的液体压力,当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关闭阀门。

所述高压泵与转式膜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17,用于监测高压泵泵出的液体压力。

所述转式膜过滤器设有废盐水出口15,过滤后的废盐水从废盐水出口排出。

所述料罐与给料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16。

所述料罐底部设有排空管道18,排空管道上设有排空阀19,当需要将料罐内的液体或物料排空时,关闭料罐与给料泵之间的管道上的阀门16,开启排空阀19。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膜过滤系统,对不同价态离子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低,对二价和多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对阴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NO3,Cl,OH,SO4,CO3对阳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H,Na,K,Mg,Ca,Cu。

对离子截留受共离子影响:在分离同种离子时,共离子价数相等,共离子半径越小,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小,共离子价数越大,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高。

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过滤膜系统处理的出水水质好,能够达到排放标准,且出水水质稳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过滤膜系统进行废水处理前的水质指标如下:

镉离子:(0.05~2.68)mg/l

镍离子:(0.048~1.87)mg/l

总铬离子:(0.099~2.799)mg/l

总磷离子:(0.004~0.528)mg/l

铁离子:(0.048~0.522)mg/l

铝离子:(0.0658~2)mg/l

铜离子:(0.0136~1.11)mg/l

锌离子:(0.015~1.059)mg/l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式过滤膜系统进行废水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COD:(≤80)mg/l

镉离子:(≤0.05)mg/l

镍离子:(≤0.5)mg/l

总铬离子:(≤1.0)mg/l

六价铬:(≤0.2)mg/l

总磷离子:(≤1.0)mg/l

铁离子:(≤3.0)mg/l

铝离子:(≤3.0)mg/l

铜离子:(≤0.5)mg/l

锌离子:(≤1.5)mg/l

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相同原理产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