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932阅读:来源:国知局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混合布水器(2),罐体(3),自循环管(4),沼气导气装置(5),隔离内筒(6),三相分离器(7),出水堰板(8),布水器喷头(9);罐体(3)采用钢罐体,高径比为2-3,顶部密封为沼气气室;进水管(1)布置在罐体底部,由多组穿孔管组成,每根穿孔管进出口均设有阀门,便于运行时进水管堵塞时清理;进水管下部是排泥管和循环水混合布水器(2),比进水管低100mm,布水器为放射性布置,每根管径向设有喷头,进水管、排泥管及布水器均通过支架与罐体(3)焊接在一起;自循环管(4)底部与布水器及罐体(3)底部焊接,上部与沼气导气装置(5)底部焊接连接;沼气导气装置结构为底部是锥体结构,上部为圆柱体,圆柱体与锥体采用焊接,此圆柱体外侧与罐体(3)间距为50-100mm,中间竖向采用多块连接板焊接牢固;隔离内筒(6)上部与罐体(3)上部环形盖板焊接组成外侧沼气气室,下部通过槽钢支撑在沼气导气装置(5)内部,形成刚性固定;隔离内筒(6)内部下侧设置槽钢支架,支架上安装三相分离器(7),三相分离器上部为内侧沼气气室,内外侧气室通过连通管联通;内筒上部设有出水堰板(8),出水堰板与出水管连接;另外罐体(3)底部设有排泥管,外面设有爬梯及平台;通过上述装置将罐体(3)内部划分成几个区域,分别是进水管与混合布水器处的混合区、回流管与罐体(3)部位的主反应区、沼气导气装置上部与罐体(3)间的主沼气分离区、沼气导气装置内部椎体部分的副反应区及三相分离器处的固液气三相分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设有回流布水管,布水管的出水喷头沿径向垂直分布且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中心设有混合液回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导气装置外圆与罐体(3)之间距离为50-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为圆锥体且为上下两层,分离器上部设有气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