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04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在户外、草原、高原等特殊场合的需求量较大,然而受环境因素影响,这类场合虽然有丰富的溪水、井水、泉水、湖水,但这些多为天然水,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灰尘的污染,因此无法直接饮用,长期饮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包括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安装架,所述石英砂过滤器的左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安装架的前部设有配电控制箱,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反渗透管,所述反渗透管的左侧通过连通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支腿架。

优选的,所述横板为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居中位于横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管的内部设有多级反渗透单元。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连接均处设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经由石英砂过滤器过滤、活性炭过滤器对该水进行除异味和精密过滤器对水进行相对细致的粗略处理,将水中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泥沙、铁锈等除去,降低水浊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后续反渗透管的处理压力和负载,避免这些较大粒径杂质堵塞反渗透管的过滤膜,在精密过滤器后方还设置有反渗透管,反渗透管进行了多道处理,且该种连接方式,将多级处理进行叠加和组合,占用空间小,各部件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内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水泵、2石英砂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精密过滤器、5第二水泵、6反渗透管、7安装架、8横板、9配电控制箱、10安装座、11连通管、12支腿架、1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包括石英砂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精密过滤器4和安装架7,所述石英砂过滤器2的左侧通过管道13连接有第一水泵1,所述石英砂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精密过滤器4之间通过管道13连通,所述精密过滤器4的右侧通过管道13连接有第二水泵5,所述第二水泵5的右侧通过管道13连接有连通管11,所述安装架7的前部设有配电控制箱9,所述安装架7的内部设有横板8,所述横板8的上端设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内部安装有反渗透管6,所述反渗透管6的左侧通过连通管1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7的底部设置支腿架12,通过支腿架12的设置,便于安装架7的安放,同时使得安装架7远离地面一定距离,保证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8为等距设置,通过横板8的等距设置,使得横板8上端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反渗透管6。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10居中位于横板8的上端,通过安装座10居中位于横板8的上端,使得方便反渗透管6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管6的内部设有多级反渗透单元,通过多级反渗透单元的设置,待处理水经由连通管11进入反渗透管6后,进行了多道处理,且该种连接方式,将多级处理进行叠加和组合,占用空间小,各部件利用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13的连接均处设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的设置,使得管道13的连接密封性好,不会出现漏水现象。

具体的,使用时,江、河、湖水等原水处理,江、河、湖水等待处理原水经第一水泵1进入石英砂过滤器2过滤后,再由管道13供应给活性炭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3对该水进行除异味后送入精密过滤器4,精密过滤器4作为第二道过滤程序,对水进行相对细致的粗略处理,将水中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泥沙、铁锈等除去,降低水浊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后续反渗透管6的处理压力和负载,避免这些较大粒径杂质堵塞反渗透管6的过滤膜,预处理和精密过滤器4处理后的水质相对较好,但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因此,在精密过滤器4后方还设置有反渗透管6,反渗透管6进行了多道处理,且该种连接方式,将多级处理进行叠加和组合,占用空间小,各部件利用率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