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124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户外冒险活动,例如海上漂流或者穿越丛林等。

在各类冒险活动中,若遇到意外情况发生,陷入困境的人们需要获取干净的水源维持生命等待救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携式净水器以应对此种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净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各类冒险活动中,若遇到意外情况发生,陷入困境的人们需要获取干净的水源维持生命等待救援的技术问题。

一种便携式净水器,包括:进水部;过滤部,所述过滤部与所述进水部相连通;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过滤部相连通,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泵壳体、按压手把、活塞、弹性件,所述泵壳体设置有流动空间与枢接端,所述流动空间贯穿成形于所述泵壳体并与所述过滤部相连通,所述按压手把枢接于所述枢接端,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按压手把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另一端塞设于所述流动空间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流动空间中,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与所述泵壳体的内壁; 反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的末端与所述流动空间相连通; 集水部,所述集水部与反渗透单元的前端相连通。

还包括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流动空间和反渗透单元的末端相连通。

所述过滤部包括活性碳层与陶瓷滤芯层,所述活性碳层与所述陶瓷滤芯层相邻设置。

还包括头部与调压组件,所述头部套设于所述反渗透单元的前端,所述头部包括出水空间、调压空间、集水空间、连通孔与泄压孔,所述出水空间成形于所述头部之内并与所述反渗透单元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调压空间贯穿成形于所述头部并与所述出水空间相连通,所述集水空间贯穿成形于所述头部并与所述出水空间及集水部相连通,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调压空间与出水空间,所述泄压孔贯穿成形于所述头部并与调压空间相连通;所述调压组件部分塞设于所述调压空间中并选择性地封闭所述连通孔,所述调压组件包括限位件、旋钮件、阀片与弹性元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调压空间中并贯穿成形限位通道,所述旋钮件的一端设置于限位通道中,所述阀片位于所述调压空间中并选择性地抵接所述连通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旋钮件的一端及所述阀片。

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便携式净水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净水动力来自人工,无需电力等其他能源,实用性强,确保在各类情形下均可使用获取净化用水维持生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污水处理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净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净水器剖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净水器1,包括:进水部10、过滤部20、活塞组件30、储存槽40、反渗透单元50、头部60、调压组件70与集水部80。

其中,进水部10设置为供带净化水源流入。

过滤部20与进水部10相连通,并包括活性碳层21与陶瓷滤芯层22,活性碳层21与陶瓷滤芯层22相邻设置。

活塞组件30通过第一连接管91与过滤部20相连通,活塞组件30包括泵壳体31、按压手把32、活塞33、弹性件34,泵壳体31设置有流动空间311与枢接端312,流动空间311贯穿成形于泵壳体31并通过第一连接管91与过滤部20相连通,按压手把32枢接于枢接端312,活塞33的一端与按压手把32相抵靠,活塞33的另一端塞设于流动空间311中,弹性件34位于流动空间311中,且弹性件34两端分别抵于活塞33的另一端与泵壳体31的内壁。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设置为弹簧。

储存槽40内部呈中空,储存槽40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92与泵壳体31的流动空间31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92内装设有止回阀921。

反渗透单元50设置为用于将海水或污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单元50的末端通过第三连接管93与储存槽40的另一侧相连通。

头部60套设于反渗透单元50的前端,包括出水空间61、调压空间62、集水空间63、连通孔64与泄压孔65,出水空间61设置于头部60之内并与反渗透单元50的前端相连通,调压空间62贯穿成形于头部60并与出水空间61相连通,集水空间63贯穿成形于头部60并与出水空间61相连通,连通孔64连通调压空间62与出水空间61,泄压孔65贯穿成形于头部60并与调压空间62相连通。

如图3所示,调压组件70部分塞设于调压空间62中并选择性地封闭连通孔64,调压组件70包括限位件71、旋钮件72、阀片73与弹性元件74,限位件71固定于调压空间62中并贯穿成形有限位通道711,旋钮件72的一端设置于限位通道711中,阀片73位于调压空间62中并选择性地抵接连通孔64,弹性元件74的两端分别抵接旋钮件72的一端及阀片73。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74设置为弹簧。

集水部80设置为收集过滤后的水,集水部80通过软管94连通至集水空间63。

过滤部20、第一连接管91、活塞组件30的泵壳体31、第二连接管92、储存槽40、第三连接管93设置于外壳95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净水器1在使用时,单手按压活塞组件30的按压手把31,并配合弹性件34的弹性恢复力使活塞33往复移动于流动空间311中,通过活塞33的往复移动而使待净化水自进水部10流入并经过滤部20、第一连接管91、泵壳体31的流动空间311与第二连接管92被送至储存槽40,待储存槽40内储满水,随活塞33之往复移动,储存槽40内的水被后续进入之水推送而继续流动,经第三连接管93进入反渗透单元50,由反渗透单元50处理过的水自反渗透单元50的前端流至头部60的出水空间61,并经集水空间63、软管94流至集水部60以供饮用。

调压组件70能调控反渗透单元50处理后的水的流向,如图3所示,当水的来源有限时,将旋钮件72朝向连通孔64方向螺设时,阀片73紧密抵于连通孔64,则水能自集水空间63、软管94流至集水部80以供饮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便携式净水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净水动力来自人工,无需电力等其他能源,实用性强,确保在各类情形下均可使用获取净化用水维持生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