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121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淋室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风淋室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局部净化设备,安装于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是进入洁净室所必需的通道,可以减少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现有风淋室通过两侧或顶部的吹风嘴进行吹尘,然后通过底部的吸风通道进行吸尘,但其吸收的灰尘杂质容易堆积在吸风通道上,容易造成堵塞,而且其吸收的灰尘较难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其以灰尘融入水流为原理,通过水流处理灰尘,处理方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包括风淋室的室体,室体由底板、两侧的出风腔室和顶板组成,室体的底板上固定有水槽,水槽的上侧设有若干横向并倒置的V型踏板,V型踏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纵向的支架杆,支架杆和V型踏板上固定有若干立柱,立柱的下端固定在底板上,相邻的V型踏板之间安设有粘辊,粘辊的下部浸没在水槽内,粘辊的两端插设在出风腔室内并插套固定有叶轮,叶轮下侧的出风腔室上固定有进风管,所述相邻的粘辊之间的水槽上成型有水平的面板,面板的两侧成型有竖直的挡板,面板一侧的挡板上成型有刮条,刮条抵靠在粘辊上。

所述的立柱插接在水槽上,水槽的面板上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插套固定在立柱上。

所述粘辊的包括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若干辐条,辐条的外端固定有辊套,辊套上插套固定有粘毛套。

所述室体的出风腔室内壁上成型有若干吹风嘴。

所述粘辊的两端铰接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出风腔室上。

所述的水槽上安设有进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以灰尘融入水流为原理,通过水流处理灰尘,先比吸风方式不容易造成堵塞,而且清理普通的污水比收集的灰尘方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侧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室体;11、底板;12、出风腔室;13、顶板;14、吹风嘴;2、水槽;21、面板;22、挡板;23、刮条;3、V型踏板;4、支架杆;5、立柱;6、粘辊;61、转轴;62、辐条;63、辊套;64、粘毛套;7、叶轮;8、进风管;9、轴承座;10、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包括风淋室的室体1,室体1由底板11、两侧的出风腔室12和顶板13组成,室体1的底板11上固定有水槽2,水槽2的上侧设有若干横向并倒置的V型踏板3,V型踏板3的底部固定有若干纵向的支架杆4,支架杆4和V型踏板3上固定有若干立柱5,立柱5的下端固定在底板11上,相邻的V型踏板3之间安设有粘辊6,粘辊6的下部浸没在水槽2内,粘辊6的两端插设在出风腔室12内并插套固定有叶轮7,叶轮7下侧的出风腔室12上固定有进风管8,所述相邻的粘辊6之间的水槽2上成型有水平的面板21,面板21的两侧成型有竖直的挡板22,面板21一侧的挡板22上成型有刮条23,刮条23抵靠在粘辊6上。

所述的立柱5插接在水槽2上,水槽2的面板21上固定有固定套10,固定套10插套固定在立柱5上。

所述粘辊6的包括转轴61,转轴61上固定有若干辐条62,辐条62的外端固定有辊套63,辊套63上插套固定有粘毛套64。

所述室体1的出风腔室12内壁上成型有若干吹风嘴14。

所述粘辊6的两端铰接在轴承座9上,轴承座9固定在出风腔室12上。

所述的水槽2上安设有进出水管。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风淋室内的灰尘处理结构,其吹风嘴14吹落的灰尘落在V型踏板3上,并在风力的作用下,沿V型踏板3粘附在粘辊6上,通过其粘辊6通过叶轮7驱动实现自转,将灰尘浸没到水槽2内,并融入于水中,而且可以被刮条23倒置水槽2内,通过水流处理灰尘,相比普通吸尘式结构,处理方便,可减小二次污染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