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海水淡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535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领域,特别涉及云雾海水淡化机。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盐分和矿物质除去而得到淡水的工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膜法,海水结冰法等。蒸馏法虽是古老方法,但由于技术不断改进,至今仍占着统治地位。虽然海水淡化方法各式各样,优缺点各异,但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降低能耗,仍是今后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继续发扬海水淡化蒸馏技术的统治地位,创造一种至今能耗极低的云雾海水淡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通过下列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云雾海水淡化机,其包括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高温热流发生器和从下至上依次连通的热能交换室、集汽室、冷凝室;高温热流发生器位于热能交换室下端,高温热流发生器的热风口与热能交换室相通;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包括储水室、压缩空气输入管道、压缩空气储气室、气液交汇管和压缩空气调节阀,压缩空气输入管道、压缩空气储气室、压缩空气调节阀、气液交汇管依次连接,气液交汇管还与储水室连通,气液交汇管的云雾输出口与热能交换室连通;冷凝室包括冷凝空间和位于冷凝空间外部的海水注入空间,冷凝室的冷凝空间进汽口与集汽室的出汽口连通,冷凝空间中得到的纯水经纯水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冷凝室与储水室之间设有水阀;热能交换室的下部设置定时开关阀门(阻气阀)。

进一步地,高温热流发生器包括远红外辐射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的出风口朝向远红外辐射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以对流传热方式将远红外辐射装置的热量传递给热能交换室中的云雾;远红外辐射装置包括电热体和套在电热体外的远红外发波体;远红外发波体材料为经乳化处理的高纯(99.99%)SiO2

进一步地,储水室位于冷凝室的下方,冷凝室的海水注入空间与储水室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冷凝室和集汽室之间的聚液室,聚液室与集汽室之间相邻的侧壁设有中空层(使集汽室中的热量不向聚液室传递),聚液室的顶部与冷凝室中的海水接触,所述若干冷凝管将冷凝空间中的纯水导流至聚液室,聚液室的侧壁设有纯水出口。

进一步地,储水室位于压缩空气储气室之上,均呈环形固定于热能交换室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交汇管包括插入储水室的液流管和与压缩空气储气室联通的气流管,液流管和气流管汇集后与云雾输出口联通;所述气液交汇管设有多套,套数按云雾产量沿热能交换室周围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室中设有海天冷凝器,用于形成所述冷凝空间;海天冷凝器包括上下布置的两个半球面,两个半球面的凹面朝向相同,两个半球面之间形成冷凝空间,两个半球面形成的冷凝空间的外壁浸于冷凝室的海水注入空间中,海水注入空间设有海水入口;两个半球面中的下半球面下方设有若干用于导流冷凝空间中的纯水的冷凝管,冷凝管的外壁浸于冷凝室的海水注入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热能交换室中与集汽室连通的流道形状为漏斗形。

进一步地,所述集汽室为漏斗形,且漏斗的两端开口为上端小,下端大。

本云雾海水淡化机应用自然雨水形成原理,于气液交汇二管交汇的液管处形成真空,将储水室的海水吸入并随高速气流射出,形成云雾。高温热流发生器中远红外发波体发出与水分子最佳吸收波长的远红外辐射波,依据物质吸收外来热辐射波匹配原理,云雾中水分子发生共振温度升高,同时高温热流发生器中的高热量,由风机送风以对流传热方式传给云雾,从而使云雾温度远高于100℃。海水云雾的水盐分离,水蒸气流入海天冷凝器,形成纯水雨水流入聚水室。海盐(或高浓度圤水)堕下,从海圤排出口排出,完成水圤分离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云雾海水淡化机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结构设计巧妙,重复利用热能和海水,能耗低。可以实现耗电约0.24kwh/吨,约0.54元/吨的低成本效果。

(2)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海水淡化,除制得纯水外,还可制得3%的海盐。

(3)设备可按所需淡水量,将基本机并联运行即可。可装于岛屿、舰船、码头、远洋平台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云雾海水淡化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溢流口,3海天冷凝器,4纯水出口,5气液交汇管,6压缩空气调节阀,7储水室,8压缩空气储气室,9压缩空气输入管道,10高温热流发生器,11风机,12定时开关阀门,13板阀,14海盐出口,15热能交换室,16水阀,17集汽室,18海水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本实施方式中,云雾海水淡化机,包括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高温热流发生器和从下至上依次连通的热能交换室15、集汽室17、冷凝室;高温热流发生器10位于热能交换室下端,高温热流发生器的热风口与热能交换室相通;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包括储水室7、压缩空气输入管道9、压缩空气储气室8、气液交汇管5和压缩空气调节阀6,压缩空气输入管道、压缩空气储气室、压缩空气调节阀、气液交汇管依次连接,气液交汇管还与储水室连通,气液交汇管的云雾输出口与热能交换室连通;冷凝室包括海水注入空间和冷凝空间,冷凝室的冷凝空间进汽口与集汽室的出汽口连通,冷凝室中得到的纯水经纯水出口流出。作为实例,冷凝室设有上盖1和溢流口2。

高温热流发生器包括远红外辐射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的出风口朝向远红外辐射装置,变频调节送风装置以对流传热方式将远红外辐射装置的热量传递给热能交换室中的云雾;远红外辐射装置包括电热体和套在电热体外的远红外发波体;远红外发波体材料为经乳化处理的高纯(99.99%)SiO2

储水室位于冷凝室的下方,冷凝室与储水室连通,并设有水阀16。

位于冷凝室和集汽室之间的聚液室,聚液室与集汽室之间相邻的侧壁设有中空层(使集汽室中的热量不向聚液室传递),聚液室的顶部与冷凝室中的海水接触,所述若干冷凝管将冷凝空间中的纯水导流至聚液室,聚液室的侧壁设有纯水出口。储水室位于压缩空气储气室之上,均呈环形固定于热能交换室的外侧。

所述气液交汇管包括插入储水室的液流管和与压缩空气储气室联通的气流管,液流管和气流管汇集后与云雾输出口联通;所述气液交汇管设有多套,套数按云雾产量沿热能交换室周围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室的冷凝空间采用海天冷凝器,海天冷凝器包括上下布置的两个半球面,两个半球面的凹面朝向相同,两个半球面之间形成冷凝空间,两个半球面形成的冷凝空间的外壁浸于海水注入空间中,海水注入空间设有海水入口;两个半球面中的下半球面下方设有若干用于导流冷凝空间中的纯水的冷凝管,冷凝管的外壁浸于海水注入空间中的海水。所述热能交换室中与集汽室连通的流道形状为漏斗形。所述集汽室为漏斗形,且漏斗的两端开口为上端小,下端大。

海水经海水进水阀18注入冷凝室以便冷却海天冷凝器,海水进一步经阀门16注入储水室7,供制造海水云雾。压缩空气机将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输入管道9储于压缩空气储气室8,压缩空气经气液交汇管5的气管经压缩空气调节针阀6射入热能交换室15,并将吸入海水雾化成云雾。高温热流发生器10,通电加热体(电热丝)加热发波体,发出远红外辐射波,辐射到云雾中,为水分子吸收,发生分子共振,水分子温度很快升高,与此同时,变频调节送风装置采用风机11,风机11将远红外辐射装置的热量以对流方式将传递给云雾,于是在此二种传热方式下,云雾达到高温(>100℃)水形成蒸汽,流入集汽室17并进入海天冷凝系统形成纯水雨滴,经纯水出口流入成品库。为避免蒸汽从海盐出口漏出,在热能交换室底部的海盐出处设设置定时开关阀门(阻气阀)12,热能交换室底部还设有板阀13,用于通过电磁开关定时排盐。

作为一种实例,高温热流发生器位于淡化机最下端机座上,高温热流流入热能交换室,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通过空气动力气道将海水于热能交换室中形成云雾,于高效热能交换室中将高温热能交与低温海水云雾,实现水盐分离。所述高温热流发生器包括电热体,电热体外套发波体,电热体通过导线与功率调控器相连,通电后,电热体发热,加热发波体发出与水分子最佳吸收波长的远红外辐射波,依据物质接收外来热辐射波的匹配原理,海水云雾水分子发生共振,温度很快升高,电热体背后,设置风机,将高温热流发生器中的高热量以对流方式传给海水云雾,海水云雾在对流传热及分子共振加热共同作用下,温度很快升高达100℃以上,实现水盐分离。所述空气动力云雾发生器包括压缩空气室,气液交汇管,气流调节阀,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室流过气液交汇管的气管,于气液交汇二管交汇的液管处形成真空,储水室海水经液管吸收并随气流射出形成云雾。海天冷凝器包括二半球体,上半球内表面向下,外表面向上,并用海水冷却,形似天空,故称海天。

本实例能耗低,处理海水约0.24度电/吨,水成本约0.54元/吨。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淡化海水除获纯水外,还可获得3%的海盐。设备轻便,可据需要淡化水量,将基本机并联运行即可,可装于岛屿、舰船、码头等。

根据上述,制成各部件,即可安装,制成本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