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9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处理污水
技术领域
,具体来说是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城乡产生的人畜粪便和有机污水垃圾大都未及时处理,就直接排进了河里、湖里或海里,这样做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农村有的地方虽然建了沼气池,但也只是少部分地资源化利用,城市虽然建了污水处理厂,但也只是用了其渣泥;城乡的人畜粪便和有机污水垃圾,本是农业的有机肥,还是沼气的上好原料;城乡的排污管沟,因污水流经时间较长和管道不密封,沼气跑掉没有利用;粪便和有机污水部分地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就是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被排往江河湖海,这样做极其浪费,又污染水质。不管是农村建的沼气池还是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它们共同的缺点都是:没有考虑在第一时间就把污水密封起来,进行充分地完全地发酵,解决臭气、最大化地循环利用,更加重要的是没有根本解决来源于粪便和有机污水垃圾对水的污染问题。另外一点,高浓度有机污水,最难处理的就是氨、氮,大部分环保技术都是超标排放,直接排放导致河道臭气熏天;恶臭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还能使人体产生畸变、癌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及解决其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实用新型目的: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它由污水池1、微生态制剂罐2、混合器3、进水装置4、水泵5与喷洒装置6组成;微生态制剂罐2设于污水池1左侧;混合器3、进水装置4、水泵5与喷洒装置6均设于污水池1内部;进水装置4设于污水池1底部;混合器3安装在进水装置4上部;水泵5安装在混合器3右部下侧;喷洒装置6安装在水泵5顶部。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添加微生态制剂、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微生态制剂及对微生物增氧激活、培养增值,设有微生态制剂罐2;它由罐体2-1、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供应管开关2-3;温度表2-4、增氧机2-5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组成;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安装在罐体2-1右端中部;供应管开关2-3安装在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上;温度表2-4、增氧机2-5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安装在罐体2-1顶部,增氧机2-5位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右侧,温度表2-4位于增氧机2-5右侧。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将污水池1内各处的污水泵送到混合器3与微生态制剂混合;设有进水装置4;它由过滤进水笼4-1、进水管开关4-2、进水管4-3、冲水管4-4、冲水管开关4-5与混合器连接管4-6组成;进水管4-3一端安装有过滤进水笼4-1,另一端连接混合器连接管4-6;进水管开关4-2安装在进水管4-3上;冲水管4-4连接两相邻进水管4-3;冲水管开关4-5设于冲水管4-4上;混合器连接管4-6设于进水装置4中部。所述的过滤进水笼4-1为一密闭立方体,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进水笼4-1为上翘式设计,其最低点高于进水管4-3的最低点。所述的冲水管4-4在工作时,先关闭其连接的一根进水管开关4-2,打开冲水管开关4-5,就会对关闭进水管开关4-2的冲水管4-4上的过滤进水笼4-1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1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的功能,设有喷洒装置6;并在其上设有四周喷头6-1、锥形进水孔6-2与中部喷头6-3;四周喷头6-1均匀设于各个方向;锥形进水孔6-2设于喷洒装置6内部;中部喷头6-3设于喷洒装置6中部上侧。所述的喷洒装置6也可为景观台或喷泉。所述锥形进水孔6-2连通四周喷头6-1与中部喷头6-3,设置为锥形,可对混合液再次加压。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设有混合器3;它由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混合器管体3-2、混合器进水管3-3与混合器出水管3-4组成;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设于混合器管体3-2顶部;混合器进水管3-3设于混合器管体3-2底部;混合器出水管3-4设于混合器管体3-2右侧下部;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设有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将混合器管体3-2分成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两个独立区,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安装在第一混合区3-5内;第一混合板3-2-2位于第二混合板3-2-1下部,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安装在第二混合区3-6内,第一层板3-2-4位于第二层板3-2-3上部;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均设置为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空间渐小。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微生态制剂进入第一混合区3-5,设有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并在其上设有混合液导流孔3-2-5-1与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混合液导流孔3-2-5-1连通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混合液导流孔3-2-5-1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部;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位于第一混合区3-5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初次充分混合,设有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并在第一混合板3-2-2上设有多个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多个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均匀设于第一混合板3-2-2远圆心位置;在第二混合板3-2-1上设有多个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多个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均匀设于第二混合板3-2-1近圆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二次充分混合,设有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第一层板3-2-4在右侧设有缺口,第二层板3-2-3在左侧设有缺口。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新型污水净化除臭设备,选择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处理方式,边加培养料如碳源和无机离子,利用废水中的N源和P源,利用加入的微生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做一个大的发酵体系进行水体生态原位修复;在微生态制剂罐上设有增氧机,可对微生物增氧激活、培养增值,使微生态制剂达到最佳效果;设有的进水装置将污水池各处的污水集中与微生态制剂混合;设有喷洒装置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设有的混合器将微生态制剂与污水进行二次混合,混合区设置为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空间渐小可加大混合液流速,使其混合更均匀。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2-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2-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
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由
发明内容及附图可知,一种微生态制剂与水体补氧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它由污水池1、微生态制剂罐2、混合器3、进水装置4、水泵5与喷洒装置6组成;微生态制剂罐2设于污水池1左侧;混合器3、进水装置4、水泵5与喷洒装置6均设于污水池1内部;进水装置4设于污水池1底部;混合器3安装在进水装置4上部;水泵5安装在混合器3右部下侧;喷洒装置6安装在水泵5顶部。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添加微生态制剂、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微生态制剂及对微生物增氧激活、培养增值,设有微生态制剂罐2;它由罐体2-1、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供应管开关2-3;温度表2-4、增氧机2-5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组成;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安装在罐体2-1右端中部;供应管开关2-3安装在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上;温度表2-4、增氧机2-5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安装在罐体2-1顶部,增氧机2-5位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右侧,温度表2-4位于增氧机2-5右侧。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将污水池1内各处的污水泵送到混合器3与微生态制剂混合;设有进水装置4;它由过滤进水笼4-1、进水管开关4-2、进水管4-3、冲水管4-4、冲水管开关4-5与混合器连接管4-6组成;进水管4-3一端安装有过滤进水笼4-1,另一端连接混合器连接管4-6;进水管开关4-2安装在进水管4-3上;冲水管4-4连接两相邻进水管4-3;冲水管开关4-5设于冲水管4-4上;混合器连接管4-6设于进水装置4中部。所述的过滤进水笼4-1为一密闭立方体,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进水笼4-1为上翘式设计,其最低点高于进水管4-3的最低点。所述的冲水管4-4在工作时,先关闭其连接的一根进水管开关4-2,打开冲水管开关4-5,就会对关闭进水管开关4-2的冲水管4-4上的过滤进水笼4-1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1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的功能,设有喷洒装置6;并在其上设有四周喷头6-1、锥形进水孔6-2与中部喷头6-3;四周喷头6-1均匀设于各个方向;锥形进水孔6-2设于喷洒装置6内部;中部喷头6-3设于喷洒装置6中部上侧。所述的喷洒装置6也可为景观台或喷泉。所述锥形进水孔6-2连通四周喷头6-1与中部喷头6-3,设置为锥形,可对混合液再次加压。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设有混合器3;它由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混合器管体3-2、混合器进水管3-3与混合器出水管3-4组成;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设于混合器管体3-2顶部;混合器进水管3-3设于混合器管体3-2底部;混合器出水管3-4设于混合器管体3-2右侧下部;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设有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将混合器管体3-2分成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两个独立区,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安装在第一混合区3-5内;第一混合板3-2-2位于第二混合板3-2-1下部,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安装在第二混合区3-6内,第一层板3-2-4位于第二层板3-2-3上部;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均设置为从进水端到出水端空间渐小。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微生态制剂进入第一混合区3-5,设有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并在其上设有混合液导流孔3-2-5-1与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混合液导流孔3-2-5-1连通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混合液导流孔3-2-5-1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部;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位于第一混合区3-5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初次充分混合,设有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并在第一混合板3-2-2上设有多个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多个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均匀设于第一混合板3-2-2远圆心位置;在第二混合板3-2-1上设有多个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多个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均匀设于第二混合板3-2-1近圆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二次充分混合,设有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第一层板3-2-4在右侧设有缺口,第二层板3-2-3在左侧设有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池1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作为污水处理的载体;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罐2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它由罐体2-1、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供应管开关2-3;温度表2-4、增氧机2-5与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组成;其作用是为了便于添加微生态制剂、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微生态制剂及对微生物增氧激活、培养增值;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2-1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储存微生态制剂及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给混合器3供微生态制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应管开关2-3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的开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表2-4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监控罐体2-1内的温度变化;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氧机2-5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对微生物增氧激活、培养增值;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是指:微生态制剂罐2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对便于对罐体2-1内添加微生态制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器3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它由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混合器管体3-2、混合器进水管3-3与混合器出水管3-4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其结构如附图5、6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是指:混合器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连接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6、7中标记3-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器管体3-2是指:混合器3的组成部件;并在其上设有第一混合板3-2-2、第二混合板3-2-1、第一层板3-2-4与第二层板3-2-3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其作用是作为微生态制剂与污水混合的场所及便于各部件的安装;其结构如附图7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6、7中标记3-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混合板3-2-1是指:安装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的板;并在其上设有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其作用是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初次充分混合;其结构如附图8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是指:设于第二混合板3-2-1上的通孔;其作用是便于混合液的通过;其设计位置如附图8中标记3-2-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混合板3-2-2是指:安装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的板;并在其上设有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其作用是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初次充分混合;其结构如附图9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是指:设于第一混合板3-2-2上的通孔;其作用是便于混合液的通过;其设计位置如附图9中标记3-2-2-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层板3-2-3是指:安装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的板;其作用是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二次充分混合;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层板3-2-4是指:安装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的板;其作用是便于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的二次充分混合;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是指:安装在混合器管体3-2内部的供给盒;并在其上设有混合液导流孔3-2-5-1与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其作用是便于微生态制剂进入第一混合区3-5;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液导流孔3-2-5-1是指: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部的通孔;其作用是便于连通第一混合区3-5与第二混合区3-6;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5-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是指:设于设于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上位于第一混合区3-5的一侧的孔;其作用是便于微生态制剂进入第一混合区3-5;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2-5-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器进水管3-3是指:混合器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进水装置4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6、7中标记3-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器出水管3-4是指:混合器3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水泵5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5、6、7中标记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混合区3-5是指:混合器管体3-2的左边区域;其作用是作为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初次混合的场所;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混合区3-6是指:混合器管体3-2的右边区域;其作用是作为实现微生态制剂与污水二次混合的场所;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7中标记3-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装置4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它由过滤进水笼4-1、进水管开关4-2、进水管4-3、冲水管4-4、冲水管开关4-5与混合器连接管4-6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将污水池1内各处的污水泵送到混合器3与微生态制剂混合;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进水笼4-1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过滤污水中杂质防止管道堵塞;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管开关4-2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控制进水管4-3的开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水管4-3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保证将污水池1内各处的污水泵送到混合器3;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水管4-4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对过滤进水笼4-1进行冲洗防止其堵塞;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冲水管开关4-5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冲水管4-4的开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器连接管4-6是指:进水装置4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便于与混合器3连接;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4-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泵5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其作用是保证将污水池1内各处的污水泵送到混合器3与微生态制剂混合;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洒装置6是指: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部件;其上设有四周喷头6-1、锥形进水孔6-2与中部喷头6-3;其作用是实现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1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的功能;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周喷头6-1是指:设于喷洒装置6周围的喷头;其作用是实现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1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6-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锥形进水孔6-2是指:设于喷洒装置6内部的进水孔;其作用是可对混合液再次加压,增加喷洒直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6-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部喷头6-3是指:设于喷洒装置6中部的喷头;其作用是其作用是实现将与微生态制剂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均匀喷洒到污水池1各个角落及同时增氧;其设计位置如附图4中标记6-3所示。同样清楚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同该装置等效形式的方法或结构,该装置和相应的结构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污水池13-2-5-1混合液导流孔3-2-5-12微生态制剂罐23-2-5-2微生态制剂混合孔3-2-5-22-1罐体2-13-3混合器进水管3-32-2微生态制剂供应管2-23-4混合器出水管3-42-3供应管开关2-33-5第一混合区3-52-4温度表2-43-6第二混合区3-62-5增氧机2-54进水装置42-6微生态制剂加料斗2-64-1过滤进水笼4-13混合器34-2进水管开关4-23-1微生态制剂供应管连接管3-14-3进水管4-33-2混合器管体3-24-4冲水管4-43-2-1第二混合板3-2-14-5冲水管开关4-53-2-1-1第二混合板通孔3-2-1-14-6混合器连接管4-63-2-2第一混合板3-2-25水泵53-2-2-1第一混合板通孔3-2-2-16喷洒装置63-2-3第二层板3-2-36-1四周喷头6-13-2-4第一层板3-2-46-2锥形进水孔6-23-2-5微生态制剂供给装置3-2-56-3中部喷头6-3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