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615发布日期:2018-06-05 21: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污染水体的净化技术,特别是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有利于通过双向推流加速扩散微生物以对多种被污染水体例如黑臭河道湖泊等,进行治理,从而建立优良的、赏心悦目的水生态环境。



背景技术:

污水治理包括针对排污源头的污水处理和已被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现有技术中的污水治理设备主要是针对排放前的污水处理,即通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河道湖泊内。污水通常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极为分散,是一个处理难点。有的河道多年来黑臭,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好氧性污染物累积,水体缺氧,腐败菌滋生,甚至伴随蓝绿藻爆发,水质状况十分恶劣。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河道湖泊被污染的复杂水体,通过组合微生物法和双向推流的污水处理技术,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有利于通过双向推流加速扩散微生物以对多种被污染水体例如黑臭河道湖泊等,进行治理,从而建立优良的、赏心悦目的水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的前部设置有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所述支撑模块的后部设置有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所述支撑模块的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曝气增氧模块。

所述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带有网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为微生物储存空间。

所述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壳体为长筒形。

所述壳体用不锈钢网焊接而成。

所述壳体用具有通孔阵列的不锈钢板制成。

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可开关的左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可开关的右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可旋转的轴套连接装置,所述壳体的左端通过定位卡槽固定在支撑模块上的定位销柱上,所述壳体的左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到支撑模块的顶部上方,以便将壳体左端从污水中拉出水面更换微生物。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架和下支架,支架材料采用角钢,所述角钢的侧翼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连接螺栓相适配,所述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的左端通过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左支架的前部,所述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的右端通过轴套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右支架的前部,所述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的左端通过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左支架的后部,所述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的右端通过轴套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右支架的后部,所述曝气增氧模块布置在所述下支架上。

所述支撑模块的左部、右部和上部布置推流模块,所述推流模块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和上盖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左支架连接,所述右挡板与所述右支架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上方固定设置动力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采用气泵或风机,所述气泵为旋涡气泵,所述风机为旋涡风机,所述动力模块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曝气增氧模块,所述曝气增氧模块包括纳米曝气管阵列结构。

所述浮船模块包括左浮船和右浮船,所述左浮船通过绑定装置被绑定在所述支撑模块的左外侧上端,所述右浮船通过绑定装置被绑定在所述支撑模块的右外侧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是一款在前后之间的中部利用曝气推流向前后双向投放微生物以达到双倍推流距离和加速扩散微生物的目的,更加快速地使被污染水体实现生态恢复,能够通过浮船定位、曝气增氧、推流涌动、微生物调控等技术对多种被污染水体进行治理,以建立优良的、赏心悦目的水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生物投放装置不仅采用前后双向设置,而且每一个均使用卡扣连接和轴套连接的组合方式。这样,有利于随时随地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微生物种类,以达到针对性净化和治理。微生物投放装置,一端悬挂(即可旋转的轴套连接一端),另一端(即可方便装卸的卡扣连接一端)可以在工作状态拉出水面进行更换微生物。支架上呈阵列分布的连接孔有利于模块之间或其自身的高低宽窄调整,例如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和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均可在靠近水面位置安装,不仅便于微生物更换,还在利用推流的动力进行微生物扩散的同时,又不妨碍推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支撑模块;2-左挡板;3-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4-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5-上支架;6-左浮船;7-绑定装置;8-动力模块;9-管路;10-上盖板;11-后向推流方向;12-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13-右挡板;14-右支架;15-右浮船;16-轴套连接装置;17-连接孔;18-右支架(这里也可以定义为前支架);19-水流输入方向;20-曝气增氧模块;21-下支架;22-前向推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包括支撑模块1,所述支撑模块1的前部设置有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3,所述支撑模块1的后部设置有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12,所述支撑模块1的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曝气增氧模块20。所述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带有网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为微生物储存空间。所述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所述壳体为长筒形。所述壳体用不锈钢网焊接而成。所述壳体用具有通孔阵列的不锈钢板制成。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可开关的左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右端盖,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4,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轴套连接装置16。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可开关的左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可开关的右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可旋转的轴套连接装置,所述壳体的左端通过定位卡槽固定在支撑模块上的定位销柱上,所述壳体的左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到支撑模块的顶部上方,以便将壳体左端从污水中拉出水面更换微生物。

所述支撑模块1包括左支架(见支撑模块1的指代位置)、右支架14、上支架5和下支架21,支架材料采用角钢,所述角钢的侧翼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连接孔17,所述连接孔17与连接螺栓相适配,所述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3的左端通过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4连接于所述左支架的前部,所述前向微生物投放装置3的右端通过轴套连接装置16连接于所述右支架14的前部,所述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12的左端通过搭扣或卡扣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左支架的后部,所述后向微生物投放装置12的右端通过轴套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右支架14的后部,所述曝气增氧模块20布置在所述下支架21上。所述支撑模块1的左部、右部和上部布置推流模块,所述推流模块包括左挡板2、右挡板13和上盖板10,所述左挡板2与所述左支架连接,所述右挡板13与所述右支架14连接,所述上盖板10与所述上支架5连接,所述上盖板10的上方固定设置动力模块8。所述动力模块采用气泵或风机,所述气泵为旋涡气泵,所述风机为旋涡风机,所述动力模块8通过管路9连接所述曝气增氧模块20,所述曝气增氧模块20包括纳米曝气管阵列结构。所述浮船模块包括左浮船6和右浮船15,所述左浮船6通过绑定装置7被绑定在所述支撑模块1的左外侧上端,所述右浮船15通过绑定装置7被绑定在所述支撑模块1的右外侧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试验:某河道内每日有周边小区生活污水排入,河道黑臭。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经过不到3天的治理,异味就开始消除,水体水色明显改观,透明度、溶解氧等指标显著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应用试验:某水系上游一条主要支流,多年来黑臭,水质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经过包含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净化一体机等的综合治理后,水体达标,河水不再黑臭,和优良的水生态一起变成了赏心悦目的休闲场所和自然景观。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推流一体机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散装运输,现场安装。对各模块的功能作用等说明如下:1.动力模块,采用220伏/380V的交流旋涡气泵或称旋涡风机,根据推流动力需求,选择气泵或风机的功率;风机的能量通过管道传输到增氧模块。2.增氧模块即曝气增氧模块,采用原先主要用于养殖业的纳米曝气管,集中排布,增大曝气量。在风机的驱动下,在水中发出大量气泡,在浮力作用上向上运动(这一向上运动导致水体环流的形成,例如图1中水流输入方向)。在挡板的限制下,按照一定方向运动(推流,如图1中的前向推流方向22,后向推流方向11),将氧气扩散到水中,达到增氧的目的。增氧模块可以是单模块的,双模块的,以及多模块的。3.推流模块,应用塑料档板达到控制带有气泡的水流方向,包括左右档板和上盖板。左右挡板垂直防止阻挡水流向设两侧扩散;上盖板阻止污水中产生的气泡向上进入风机。挡板可以由几块拼接。根据推流方向,形成水体的循环流动。推流的涌动,很自然的推动微生物向外扩散。由于前后均没有挡板,使得水流实现双向推动,可以达到双倍推流距离的目的。微生物模块(即微生物投放装置)可以同时悬挂两个,双向扩散,达到加速扩散的目的。4.微生物投放装置,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已达到针对性净化和治理。5.支撑模块,用于支撑风机,固定挡板和增氧模块和浮船模块,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并根据需要简化结构和方便安装和维护。6.浮船模块,对于深水或者水的深度可以变化的采用两侧悬挂浮船。

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