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27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用废物清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首先要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能源耗费在哪里,污染在哪里,针对主要问题,应提高节能环保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349124.1,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且底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污水汇流管,所述底座内部靠近污水汇流管的一侧设置有不可降解室清洁水泵,且底座内部靠近污水汇流管的另一侧设置有可降解室清洁水泵,所述底座的外部靠近不可降解室清洁水泵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不可降解预防医学用垃圾处理室。

但是现有的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还存在着不方便对医用废物进行消毒,不方便对废物中的液体进行处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不方便对医用废物进行消毒,不方便对废物中的液体进行处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包括处理箱体,杀菌装置,压缩装置,铭牌,出料口,稀释装置和底轮,所述的处理箱体安装在稀释装置的上部;所述的杀菌装置安装在处理箱体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的压缩装置固定在处理箱体的上部;所述的铭牌设置在处理箱体的表面;所述的出料口开设在处理箱体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稀释装置安装在底轮的上部;所述的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水箱,排水口,承载座,出水管,提手和底座主体,所述的稀释水箱固定在承载座的内部;所述的排水口设置在稀释水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承载座固定在底座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水管上端与处理箱体相连通,下端与稀释水箱相连通;所述的提手固定在稀释水箱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底座主体固定在底轮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具体采用条形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的稀释水箱具体采用不锈钢箱。

优选的,所述的压缩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孔,延长杆,气缸,调节螺栓,固定管,压板和固定螺栓,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处理箱体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安装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延长杆上端与固定管相连接,下端与压板相连接;所述的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插接在安装孔的内部;所述的固定管上端与安装板相连接,下端与延长杆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螺栓设置在压板与延长杆交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气缸具体采用双向气缸。

优选的,所述的压板具体采用304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杀菌装置包括固定板,通孔,杀菌器,把手和螺纹杆,所述的固定板安装在处理箱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处理箱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杀菌器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处理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的把手焊接在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的螺纹杆一端与把手相连接,另一端插接在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杀菌器具体采用紫外线杀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用废物清理用具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缸具体采用双向气缸,有利于使用更加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杀菌器具体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有利于提高杀菌效果,提高安全程度。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板具体采用304不锈钢板,有利于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板,安装孔,延长杆,气缸,调节螺栓,固定管,压板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对医学用废物进行压缩,方便运输或处理。

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稀释水箱,排水口,承载座,出水管,把手和底座主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对废物中的液体进行稀释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稀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处理箱体;2、杀菌装置;21、固定板;22、通孔;23、杀菌器;24、把手;25、螺纹杆;3、压缩装置;31、安装板;32、安装孔;33、延长杆;34、气缸;35、调节螺栓;36、固定管;37、压板;38、固定螺栓;4、铭牌;5、出料口;6、稀释装置;61、稀释水箱;62、排水口;63、承载座;64、出水管;65、提手;66、底座主体;7、底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生物技术用预防医学用废物清理设备,包括处理箱体1,杀菌装置2,压缩装置3,铭牌4,出料口5,稀释装置6和底轮7,所述的处理箱体1安装在稀释装置6的上部;所述的杀菌装置2安装在处理箱体1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的压缩装置3固定在处理箱体1的上部;所述的铭牌4设置在处理箱体1的表面;所述的出料口5开设在处理箱体1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稀释装置6安装在底轮7的上部;所述的稀释装置6包括稀释水箱61,排水口62,承载座63,出水管64,提手65和底座主体66,所述的稀释水箱61固定在承载座63的内部;所述的排水口62设置在稀释水箱6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承载座63固定在底座主体66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水管64上端与处理箱体1相连通,下端与稀释水箱61相连通;所述的提手65固定在稀释水箱61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底座主体66固定在底轮7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出水管64具体采用条形波纹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稀释水箱61具体采用不锈钢箱。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压缩装置3包括安装板31,安装孔32,延长杆33,气缸34,调节螺栓35,固定管36,压板37和固定螺栓38,所述的安装板31通过调节螺栓35固定在处理箱体1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孔32开设在安装板3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延长杆33上端与固定管36相连接,下端与压板37相连接;所述的气缸34固定在安装板31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35插接在安装孔32的内部;所述的固定管36上端与安装板31相连接,下端与延长杆33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螺栓38设置在压板37与延长杆33交接处。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缸34具体采用双向气缸。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压板37具体采用304不锈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杀菌装置2包括固定板21,通孔22,杀菌器23,把手24和螺纹杆25,所述的固定板21安装在处理箱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的通孔22开设在处理箱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杀菌器23通过固定板21固定在处理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的把手24焊接在螺纹杆25的一端;所述的螺纹杆25一端与把手24相连接,另一端插接在通孔22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杀菌器23具体采用紫外线杀菌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将医学用废物放入到处理箱体1内,打开杀菌器23对其进行杀菌,杀菌完成后,利用压缩装置3对废物进行压缩,将压缩产生的废水通过出水管64将其排入到稀释水箱61的内部进行稀释,稀释完成后,再次通过排水口62将其排出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