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907发布日期:2018-06-28 03:02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曝气沉砂池是一长形渠道,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方向,距池底60-90cm处安设曝气装置,在其下部设集砂斗,池底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由于曝气作用,废水中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能够去除,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在旋流的离心力作用下,这些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外部沉入集砂槽,而密度较小的有机物随水流向前流动被带到下一处理单元。另外,在水中曝气可脱臭,改善水质,有利于后续处理。

在原有浮渣(栅渣)收集输送系统中,浮渣由栅渣收集板刮入浮渣坑,浮渣坑内安装浮渣泵,通过液位计控制浮渣泵的运行,将浮渣泵入脱水机进行脱水,但是由于浮渣含固量高,具有粘稠、纤维含量高的特点,浮渣泵极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采用带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避免浮渣堵塞输送系统,同时提高了浮渣的运送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浮渣槽、第二输送机构、滤液管和浮渣管,所述浮渣槽位于曝气沉砂池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曝气沉砂池液面之下,另一端位于浮渣槽上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位于浮渣槽内,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与浮渣管连通,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高于输入端,所述浮渣槽侧面底端设有滤液口,所述滤液管通过滤液口与浮渣槽连通。

进一步,曝气沉砂池的栅渣收集板平行于浮渣槽。

进一步,所述滤液管与污水管道连通,所述浮渣管下方设有浮渣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先采用带式输送机将浮渣从水面分离出去,最后采用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将浮渣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压榨,减少浮渣的含水率,减小浮渣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渣槽与螺旋输送机左视示意图。

图中:1—曝气沉砂池,2—带式输送机,3—浮渣槽,31—滤液管,4—螺旋输送机,5—栅渣收集板,6—曝气机构,7—浮渣管,8—浮渣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曝气沉砂池栅渣收集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浮渣槽3、第二输送机构、滤液管31和浮渣管7,浮渣槽3位于曝气沉砂池1内部,与曝气沉砂池1的池体一体成型,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2,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位于曝气沉砂池1液面之下,另一端位于浮渣槽3上方,用于将栅渣收集板5撇出的浮渣由液面输送至浮渣槽3,曝气沉砂池1的栅渣收集板5平行于浮渣槽3。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位于液面之下是为了保证液面稍有升降时,该输送系统仍然能够适用。带式输送机2的两侧还设有挡板(图中未示出),用于阻止输送过程中浮渣的掉落。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螺旋输送机4,螺旋输送机4的输入端位于浮渣槽3内,螺旋输送机4的输出端与浮渣管7连通。螺旋输送机4的输出端高于输入端,浮渣槽3中的浮渣进入螺旋输送机4的输入端之后,同时受到重力和螺旋输送机4的推力作用,这对浮渣起到压榨作用,将浮渣中多余的水分分离出来,同时压缩了浮渣的体积。浮渣槽3靠近螺旋输送机4输出端的侧面底端设有滤液口,滤液管31通过滤液口与浮渣槽3连通,由于螺旋输送机4倾斜设置,由其压缩出的滤液沿螺旋输送机4又流回浮渣槽3内,并沿滤液管31排出至污水管道系统。浮渣被螺旋输送机4输送至其输出端,螺旋输送机4的输出端只有螺旋齿没有外侧的套筒,因此浮渣在此处掉落至浮渣管7中,并沿浮渣管7流向下方的浮渣小车8,再由浮渣小车8进行运送。

具体工作时,在曝气沉砂池1内的曝气机构6的作用下,实现沙粒、污水和浮渣的分离,浮渣浮在液面上,栅渣收集板5由曝气沉砂池1的池壁处向带式输送机2方向刮除浮渣,并将浮渣刮至带式输送机2上,由其运送至浮渣槽3中,浮渣槽3中的浮渣由螺旋输送机4压缩并运送至浮渣管7,经浮渣管7流向浮渣小车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