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污水过滤消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4814发布日期:2018-11-02 20:4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过滤消毒领域,尤指一种综合污水过滤消毒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臭氧、二氧化氯和紫外线等。目前在我国液氯仍然是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消毒剂,主要是由于它应用历史长,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已形成产供的网络,在管网中可保持一定的持续杀菌效果等原因。在对一些遭受污染的水源进行处理时,氯化处理常需投加过量的氯气,研究证明这往往易生成大量的有机卤代烃类致突变的复杂有机化合物,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研究证明,氯可以杀灭细菌,但对病毒无效。另外一些中小型水厂或污水处理厂采用氯气消毒,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由于管理不善常产生一些人身伤害事故。紫外线是一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光线,当病毒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波长254nm的紫外线被DNA吸收。使细胞遗传传递功能丧失,最终导致细胞功能衰退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好坏与紫外线灯源发出有效波长的能量转换率、紫外线弧长有关,还与灯管和水的透射率以及照射时间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并且杀菌作用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综合污水过滤消毒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综合污水过滤消毒系统,包括过滤消毒池和设置在过滤消毒池内的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系统,过滤消毒池上方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下方设置有闸门,闸门一侧设置有转盘滤池,转盘滤池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系统,紫外线消毒系统包括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一端连接有接电插座,紫外线灯管另一端卡接在插槽内,紫外线消毒系统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盘滤池内部的过滤转盘上附着有纤维毛滤布,转盘滤池是纤维转盘滤池,纤维转盘滤池省去了诸多构筑物、阀门、管线等,使得设备的保养、维修简单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因此无需专人看管,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紫外线灯管等距离固定在固定装置上,且紫外线灯管通过接电插座连接外部电路,安装合理,提高杀菌消毒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接电插座内部通过导线固定焊接有导电插头,不用外部插头插入,可直接连接外部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盘滤池和紫外线消毒系统下方均连接有排污槽,便于暂存污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过滤消毒在同一个池体中完成,即节省占地面积也使工艺连接紧凑,紫外消毒过程全自动化进行。紫外消毒底部出水口与潜水排污泵区域相连,水由潜水排污泵排出。采用纤维转盘滤池,过滤水头小,低于1.0m,滤池占地面积少,水深浅,土建投资省。纤维转盘滤池连续工作,间歇排泥,自控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能耗少,年运行费用较低。通过转盘滤池的水随后通过紫外线消毒渠,紫外线消毒灭菌范围广、效果好、无须投加化学药剂、使用简便、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得到广泛的认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紫外线消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闸门;2、转盘滤池;3、紫外线消毒系统;4、潜水排污泵;5、进水管道; 6、出水管道;7、接电插座;8、紫外线灯管;9、固定装置;10、插槽;11、过滤消毒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污水过滤消毒系统,包括过滤消毒池 11和设置在过滤消毒池11内的转盘滤池2、紫外线消毒系统3,过滤消毒池11上方设置有进水管道5,进水管道5下方设置有闸门1,闸门1一侧设置有转盘滤池2,转盘滤池2一侧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系统3,紫外线消毒系统3包括紫外线灯管8,紫外线灯管8一端连接有接电插座7,紫外线灯管8另一端卡接在插槽10内,紫外线消毒系统3输出端连接有潜水排污泵4,潜水排污泵4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道6。

转盘滤池2内部的过滤转盘上附着有纤维毛滤布,转盘滤池2是纤维转盘滤池,纤维转盘滤池省去了诸多构筑物、阀门、管线等,使得设备的保养、维修简单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因此无需专人看管,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低,紫外线灯管8等距离固定在固定装置9 上,且紫外线灯管8通过接电插座7连接外部电路,安装合理,提高杀菌消毒作用,接电插座 7内部通过导线固定焊接有导电插头,不用外部插头插入,可直接连接外部电源,转盘滤池2 和紫外线消毒系统3下方均连接有排污槽,便于暂存污水。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计污水处理过程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臭氧氧化+生物滤池+转盘滤池+紫外线消毒),出水悬浮物浓度很低,悬浮颗粒细小,能保证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在深度污水处理区将转盘滤池2、紫外线消毒系统3和潜水排污泵4合并在一起,作为过滤消毒出水泵房一体化池。这样即减少了单体构筑物的数量,又减少了各单体之间的水头损失。并通过紫外线消毒系统3与转盘滤池2相结合的方式是出水水质达到要求并减少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水由池底进水管道5进入,经过池顶闸门1进入转盘滤池区域,转盘滤池2为“外进水”,转盘滤池2内部装有反冲洗水泵,当通过滤布的水头损失增加并达到预先设定水位时,转盘需要进行反洗。反洗开始后,转盘保持在浸没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转动,设于转盘两侧与排泥泵相连的真空吸入装置将滤后水从其集水管内抽出,并使之通过滤布进入真空装置,而转盘不停旋转,通过这种逆向流动可去除截留于滤布表面及内部的颗粒。另外,过滤转盘下设有斗形池底,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收集。只需根据进水水质调整排泥周期,启动排泥泵通过池底排泥管将污泥排出。转盘滤池2出水口与紫外线消毒系统3的入口水槽相连。经转盘滤池2处理的水进入紫外线消毒系统3,紫外线消毒系统3包括若干紫外线灯管8。通过紫外线消毒系统3达到的杀菌指标为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即粪大肠杆菌数≤ 1000个/L。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