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洗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273发布日期:2018-09-07 23:0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便于添加清洗液,同时便于洗刷位于狭窄空间内的污物,且具有两种手持方式的多功能洗刷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所使用的洗刷器大都是普通的毛刷,不仅结构简陋且功能单一,普通的洗刷器大都只具备一个毛刷面,可以清洗平面的污物,但无法有效清洗掉深度较深且空间较为狭窄内的污物,通常情况下,人们需要先将清洗液倾倒在被刷洗的物体表面,再由毛刷将清洗液抹匀并融入水中后,清洗液才能发挥祛污作用,整个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清洗液融入水中的效率低,耗时长,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泡沫,同时,容易导致清洗液滑落至地面造成清洗液的浪费,普通的洗刷器大都只具备一种手持方式,而一种手持方式无法很好地适应近距离洗刷和远距离洗刷这两种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便于添加清洗液,同时便于洗刷位于狭窄空间内的污物,且具有两种手持方式的多功能洗刷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洗刷器,包括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体外侧上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头,螺纹头上设置有握杆,所述的握杆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档杆,所述的刷体内右三分之二的中上段处设置有输水总管,输水总管的右端穿过刷体的右壁并从刷体内伸出,所述的输水总管的右端处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右端处设置有输水软管,所述的输水总管的周围一圈,且位于刷体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固定壁,螺纹固定壁上设置有外罩管,所述的外罩管的上二分之一部设置为上半管,所述的外罩管的下二分之一部设置为下半管,所述的上半管内侧顶面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壁A,上半管内侧顶面的右端处设置有缓冲垫A,所述的下半管内侧底面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壁B,下半管内侧底面的右端处设置有缓冲垫B,所述的上半管外侧后壁的左侧设置有上螺纹环A,上半管外侧前壁的左侧设置有上螺纹环B,上半管外侧后壁的右侧设置有上螺纹环C,上半管外侧前壁的右侧设置有上螺纹环D,所述的下半管外侧后壁的左侧设置有下螺纹环A,下半管外侧前壁的左侧设置有下螺纹环B,下半管外侧后壁的右侧设置有下螺纹环C,下半管外侧前壁的右侧设置有下螺纹环D,所述的上螺纹环A与下螺纹环A内,上螺纹环B与下螺纹环B内,上螺纹环C与下螺纹环C内,上螺纹环D与下螺纹环D内各设置有一个螺纹环,所述的输水总管的左端处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的前端处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前端穿过刷体的前壁并从刷体内伸出,所述的转杆的前端处设置有转柄,所述的三通阀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下出水管,下出水管的右三分之二段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A,所述的三通阀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出水管,左出水管的左端穿过刷体的左壁并从刷体内伸出,所述的左出水管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上设置有洗刷头,洗刷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B,洗刷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刷毛,所述的握杆的左侧,且位于刷体的外侧上壁处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有瓶体,瓶体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刻度计,瓶体下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头B,所述的瓶体内部通过连接头B与外界相通,所述的连接头B内设置有单向瓣膜B,所述的连接头B的正下方,且位于刷体的上壁内设置有下液管,下液管的上端穿过刷体的外侧上壁并从刷体的上壁内伸出,下液管的下端穿过刷体的内侧上壁并从刷体的上壁内伸出,所述的下液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A,所述的下液管顶端处设置有压缩瓶,压缩瓶内设置有弹簧,压缩瓶上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头A,所述的连接头B设置在连接头A内,所述的下液管的底端与输水总管之间设置有输液管,所述的输水总管通过输液管与下液管相通,所述的压缩瓶通过连接头A与连接头B相通,所述的刷体外侧底面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魔术贴A面,两个魔术贴A面的下壁上均设置有魔术贴B面,两个魔术贴B面的下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海绵块,所述的两个魔术贴A面之间,且位于刷体的下壁内设置有27个出水孔C。

所述的握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上半管的外侧顶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下半管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便于添加清洗液,使清洗液能够被迅速融入至水流内并产生泡沫,同时便于洗刷位于狭窄空间内的污物,且具有两种手持方式,便于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表面进行洗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魔术贴A面的结构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壁A与缓冲垫A的结构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壁B与缓冲垫B的结构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A与缓冲垫B的结构关系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半管和下半管的结构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洗刷头的简易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瓶的简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洗刷器,包括刷体1,所述的刷体1外侧上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头2,螺纹头2上设置有握杆3,所述的握杆3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档杆4,所述的刷体1内右三分之二的中上段处设置有输水总管5,输水总管5的右端穿过刷体1的右壁并从刷体1内伸出,所述的输水总管5的右端处设置有连接头6,连接头6的右端处设置有输水软管8,所述的输水总管5的周围一圈,且位于刷体1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固定壁7,螺纹固定壁7上设置有外罩管9,所述的外罩管9的上二分之一部设置为上半管10,所述的外罩管9的下二分之一部设置为下半管11,所述的上半管10内侧顶面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壁A12,上半管10内侧顶面的右端处设置有缓冲垫A14,所述的下半管11内侧底面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壁B13,下半管11内侧底面的右端处设置有缓冲垫B15,所述的上半管10外侧后壁的左侧设置有上螺纹环A16,上半管10外侧前壁的左侧设置有上螺纹环B17,上半管10外侧后壁的右侧设置有上螺纹环C18,上半管10外侧前壁的右侧设置有上螺纹环D19,所述的下半管11外侧后壁的左侧设置有下螺纹环A20,下半管11外侧前壁的左侧设置有下螺纹环B21,下半管11外侧后壁的右侧设置有下螺纹环C22,下半管11外侧前壁的右侧设置有下螺纹环D23,所述的上螺纹环A16与下螺纹环A20内,上螺纹环B17与下螺纹环B21内,上螺纹环C18与下螺纹环C22内,上螺纹环D19与下螺纹环D23内各设置有一个螺纹环24,所述的输水总管5的左端处设置有三通阀25,三通阀25的前端处设置有转杆26,转杆26的前端穿过刷体1的前壁并从刷体1内伸出,所述的转杆26的前端处设置有转柄27,所述的三通阀25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下出水管28,下出水管28的右三分之二段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A29,所述的三通阀25左端开口处设置有左出水管30,左出水管30的左端穿过刷体1的左壁并从刷体1内伸出,所述的左出水管30的左端处设置有螺纹接头31,螺纹接头31上设置有洗刷头32,洗刷头32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B33,洗刷头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刷毛34,所述的握杆34的左侧,且位于刷体1的外侧上壁处设置有固定筒39,固定筒39内设置有瓶体45,瓶体45的外侧前壁上设置有刻度计48,瓶体45下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头B46,所述的瓶体45内部通过连接头B46与外界相通,所述的连接头B46内设置有单向瓣膜B47,所述的连接头B46的正下方,且位于刷体1的上壁内设置有下液管40,下液管40的上端穿过刷体1的外侧上壁并从刷体1的上壁内伸出,下液管40的下端穿过刷体1的内侧上壁并从刷体1的上壁内伸出,所述的下液管40内设置有单向瓣膜A41,所述的下液管40顶端处设置有压缩瓶43,压缩瓶43内设置有弹簧49,压缩瓶43上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头A44,所述的连接头B46设置在连接头A44内,所述的下液管40的底端与输水总管5之间设置有输液管42,所述的输水总管5通过输液管42与下液管40相通,所述的压缩瓶43通过连接头A44与连接头B46相通,所述的刷体1外侧底面的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魔术贴A面36,两个魔术贴A面36的下壁上均设置有魔术贴B面38,两个魔术贴B面38的下壁上共同设置有一个海绵块37,所述的两个魔术贴A面36之间,且位于刷体1的下壁内设置有27个出水孔C35。

所述的握杆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上半管10的外侧顶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的下半管11的外侧底面上设置有防滑齿。

使用前,需要先将输水软管的右侧头端与水源管相连,之后可打开水源管,水源管内的水流可通过输水软管和连接头进入至输水总管内,之后可通过转柄转动转杆,通过转杆可调节三通阀的导向,此时可将三通阀调至输水总管仅与下出水管相通,此时输水总管内的水流可通过三通阀进入至下出水管内并从出水孔A内流出,从出水孔A内流出的水流可通过出水孔C浸入至海绵块内,此时清洗人员可手握外罩管,将海绵块的底面紧贴在被刷洗的物体表面进行刷洗即可,从出水孔C不断涌出的水流可冲走被洗刷掉的污物,如此将大大提高洗刷的效率,当需要更换海绵块时,可将魔术贴B面从魔术贴A面上揭下,将新的魔术贴B面连同新的海绵块贴在魔术贴A面上即可,当需要洗刷管道内部,或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时,可将三通阀调至输水总管仅与左出水管相通,此时输水总管内的水流可通过三通阀进入至左出水管内,左出水管内的水流可通过螺纹接头直接流入至洗刷头内并从出水孔B内流出,此时洗人员可手握外罩管,将洗刷头伸入至管道或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内部,利用刷毛进行刷洗,从出水孔C不断涌出的水流可冲走被毛刷洗刷掉的污物,由于外罩管的长度较长,可通过外罩管将刷体举向高处或伸向远处,用于远距离物体表面的刷洗操作,通过螺纹壁A和螺纹壁B,可将外罩管的左端拧在螺纹固定壁上,所以螺纹固定壁的作用在于将外罩管与刷体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当需要刷洗近距离物体的表面时,可将上螺纹环A与下螺纹环A,上螺纹环B与下螺纹环B,上螺纹环C与下螺纹环C,上螺纹环D与下螺纹环D内的螺纹栓拧出,再将上半管与下半管分离,以此可将外罩管从螺纹固定壁上拆除,清洗人员可手握握杆来使用刷体上的海绵块和洗刷头,当需要添加清洗液时,可垂直向下按压瓶体,通过瓶体的下压可将压缩瓶压缩,此时压缩瓶内呈正压状态,使单向瓣膜A开启而单向瓣膜B关闭,压缩瓶内的清洗液将直接通过下液管经输液管进入至输水总管内,进入至输水总管内的清洗液可跟随水流并通过三通阀,选择性地流入至下出水管或左出水管内,当水流通过三通阀时可形成微小的漩涡,有利于将清洗液融入水中并激起泡沫,当瓶体不再受到下压的力量时,压缩瓶内的弹簧可将压缩瓶撑起,此时压缩瓶内呈负压状态,使单向瓣膜A关闭而单向瓣膜B开启,此时瓶体内的清洗液将通过连接头A和连接头B被吸入至压缩瓶内,固定筒用于固定瓶体,当清洗人员下压瓶体时,使瓶体能够始终保持垂直向下,以免下压的重心偏移,当清洗人员手握握杆并向上提起刷体时,档杆可抵住握杆上的手部,以免手从握杆上滑脱,防滑齿可防止手部打滑,当刷体被收起时,可将外罩管从螺纹固定壁上拆除,再将输水软管与连接头断开,以减短刷体的整体长度,同时可将握杆从螺纹头上拧下,再将连接头A与连接头B断开并将瓶体从固定筒内取出,以减少刷体的整体高度,减少刷体整体的体积后便于刷体的收纳存放,刻度计用于计量瓶体内清洗液的剩余量,缓冲垫A和缓冲垫B可夹紧固定位于外罩管内尾端的输水软管,以免输水软管的外侧壁与外罩管内侧壁的右端直接接触并产生摩擦,导致输水软管被磨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不仅便于添加清洗液,使清洗液能够被迅速融入至水流内并产生泡沫,同时便于洗刷位于狭窄空间内的污物,且具有两种手持方式,便于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表面进行洗刷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