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740发布日期:2018-11-16 23:3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人,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多生活污水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危害,需要通过污水处理系统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对水质监测传统的方法是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的人工取水样,应用实验分析法得出监测结果,对进水和处理后排出水的总量统计使用流量计监测流量,人工手抄数据制作报表。传统的人工取样并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监测数据,其监测结果都滞后实际排出水,因为每次取样监测水质指标中的主要参数BOD5、 COD、NH3-N等从取样到得出结果需要数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等监测结果出来时,如发现出水不达标,也无法实时动态的监控进出水的参数。出水不达标需要工作人员注意到污水处理系统的报警,对于膜生物反应池生物膜的清洗需要人员手动添加药剂和启动程序,操作时间周期长,不利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出水池、加药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所述缺氧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所述污泥池、所述出水池依次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加药设备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连接;所述调节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所述出水池内均设置所述数据采集设备,所述数据采集设备连接PLC控制器;

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所述缺氧池上设置密封罩,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设置生物膜组件,鼓风机通过送风管将送风口设置在生物膜组件下,生物膜组件通过送液管连通所述出水池,所述送液管上设置加药设备、自吸泵、流量计和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污水采样器、化学需氧量分析仪、生化需氧量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pH分析仪、悬浮物分析仪和样品采集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药设备包括加药泵和变频器,所述加药泵和所述变频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采用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池和所述缺氧池入口处设置机械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池内设置消毒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设备采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述紫外线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管、框架和镇流器密封箱体,所述镇流器密封箱体置于所述框架顶部,所述紫外灯管与所述镇流器密封箱体经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报警单元和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为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单元为蜂鸣器、警示灯或警示面板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结构设置合理,各池次通过管线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在线数据采集,通过监控膜生物反应池内数据,出水不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报警,自动添加药剂和生物膜的进行自动清洗,操作时间短,有利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消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数据采集设备与PLC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2、缺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污泥池,5、出水池,6、加药设备,7、潜水搅拌机,8、第一提升泵,9、生物膜组件,10、回流泵,11、污泥泵,12、输泥管,13、鼓风机,14、送风管,15、主送液管,16、加药支管,17、送液支管,18、第一调节阀,19、第二调节阀,20、加药流量计,21、自吸泵,22、真空表,23、第三调节阀,24、送液流量计,25、加药泵,26、变频器,27、机械格栅,28、消毒设备,29、紫外线灯管,30、框架,31、镇流器密封箱体,32、保护盖,33、污水采样器,34、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出水池、加药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污泥池、出水池依次通过管线连接,加药设备与膜生物反应池连接;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出水池内均设置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连接PLC控制器;

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缺氧池上设置密封罩,膜生物反应池内设置生物膜组件,鼓风机通过送风管将送风口设置在生物膜组件下,生物膜组件通过送液管连通出水池,送液管上设置加药设备、自吸泵、流量计和调节阀。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污水采样器、化学需氧量分析仪、生化需氧量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pH分析仪、悬浮物分析仪和样品采集器。

加药设备包括加药泵和变频器,加药泵和变频器连接。

调节阀采用电磁阀。

调节池和缺氧池入口处设置机械格栅。

出水池内设置消毒设备。

消毒设备采用紫外线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管、框架和镇流器密封箱体,镇流器密封箱体置于框架顶部,紫外灯管与镇流器密封箱体经电缆连接。

PLC控制器连接报警单元和客户端。

客户端为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报警单元为蜂鸣器、警示灯或警示面板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自动药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缺氧池2、膜生物反应池3、污泥池4、出水池5、加药设备6、数据采集设备,调节池1、缺氧池2、膜生物反应池3、污泥池4、出水池依5次通过管线连接,加药设备6与膜生物反应池3连接;调节池1、膜生物反应池3、出水池5内均设置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连接PLC控制器;

调节池1内设置潜水搅拌机7,为了污水处理系统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设置调节池1,潜水搅拌机7电机能在全浸没条件下连续运行、间隙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正常工艺停机)后恢复运行,搅拌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保持平稳状态,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少于10000小时,每日能连续24小时运行或间隙运行。潜水搅拌机7主要是让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不易下沉而进入后续工艺中;调节池1内还设置有第一提升泵8,第一提升泵8通过管线连接缺氧池2,缺氧池2的作用是为了给污水造成一个缺氧的状态,促使污水发生反硝化作用,一般是指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之间。缺氧池2与膜生物反应池3之间连通,缺氧池2上设置密封罩,以便减少与氧气的接触,制造缺氧环境。

水池膜生物反应池3内设置生物膜组件9,生物膜组件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废水处理设备,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龄(SRT)可延长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应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较长的微生物,可实现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硝化菌在系统内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显,对深度除磷脱氮提供可能。

水池膜生物反应池3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6-8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2/m3

水池膜生物反应池3内设置有回流泵10和污泥泵11,回流泵10通过管线连接缺氧池2,与回流泵10连通的管线贯穿通过密封罩。污泥泵11通过输泥管12与污泥池4连通,位于水池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输泥管12上均匀设置有吸泥孔,将产生的污泥抽入污泥池4连通,所述污泥池4底部设置排放口,便于污泥排放和利用。

水池膜生物反应池3对水质适应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采用了弹性立体填料,它具有实际此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它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鼓风机13通过送风管14将送风口设置在生物膜组件9下,鼓风机13采用日产HC型系列,第一提升泵8回流泵10和污泥泵11采用日产KVⅡ型系列或南京产QW型系列。鼓风机 13采用消音措施还在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吸音材料,使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低于50分贝,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鼓风机13提供生物膜组件9所需的氧气,生物膜组件9通过送液管连通出水池5,送液管上设置加药设备6、自吸泵21、流量计和调节阀,具体地:送液管包括通过三通连接的主送液管15、加药支管16、送液支管17,主送液管15设置第一调节阀18,实现生物膜组件9处理后水的排放控制,加药支管16上设置第二调节阀19和加药流量计20,实现对加药的控制和计量,进行生物膜组件9反冲洗,作用是除去老化的微生物和杂质,MBR膜反冲洗,是防堵即清除膜表面杂质;清理杂质,保证装置连续稳定的运行。送液支管17上依次设置真空表22、自吸泵21、第三调节阀23、送液流量计24,自吸泵21实现生物膜组件9处理后水的输运提供动力,真空表22安装在负压进水的自吸泵21 进水口处。真空表指针摆动过大,可能是入口处发生了汽化,表读数过高,可能是进水管路堵塞、吸水池水位降低等,反映自吸泵21的运行情况,第三调节阀23和送液流量计24实现生物膜组件9处理后水的控制和计量。

污泥池4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l.0m3/m2.hr,沉淀时间为2.1时。可用吸污泥车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出水池5采用旋流反应池,污水在池内总停留时间为30分钟左右。

整体设结构设置合理,各池次通过管线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在线数据采集,通过监控膜生物反应池内数据,出水不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报警,自动添加药剂和生物膜的进行自动清洗,操作时间短,有利于维护。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污水采样器33、化学需氧量分析仪、生化需氧量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pH分析仪、悬浮物分析仪和样品采集器,所述污水采样器分别通过化学需氧量分析、化学需氧量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总磷分析仪、pH分析仪和悬浮物分析仪与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可以通过化学需氧量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含氧量,通过生化需氧量分析仪来分析某水体的即生物需氧量的仪器。生物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在一定量的水体中生长所消耗的氧气的量,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可以通过氨氮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通过总磷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含磷量,可以通过pH分析仪检测污水的酸碱度,可以通过悬浮物分析仪检测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检测污水的流量,还设置有通过温度计检测污水的温度,并且检测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并且在检测到污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时可通过报警单元发出声光报警。对流量数据和水质分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结果发出预警,以预防出水水质超标,并及时处理。调节池1、膜生物反应池3内的污水采样器 33设置水面以下0.6~1.2米处,出水池依5内的污水采样器33设置在排水口34处。

加药设备6包括加药泵25和变频器26,加药泵25和变频器连接26。PLC控制器根据实时测量结果来计算所需药量并通过变频器控制加药泵调节加药的频率,在加药后对其内生物膜组件9进行中和后通过第三调节阀23排放进入出水池5进行排放。

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18、第二调节阀19、第三调节阀23,均采用电磁阀。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

实施例2

除实施例1技术方案外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具体如下

调节池1和缺氧池入口2处设置机械格栅27。待过滤的污水从细格栅中部开口进入,从内向外通过两侧的网板进行杂质过滤。随着网板的不断旋转,淤积在网板内侧的杂质被网板上的提升台阶提升到栅渣排放区,并被格栅机顶部的冲洗水将污物冲洗至污物收集槽中。

出水池5内设置消毒设备28。能够保证中水回用的安全,更有效地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消毒设备28采用紫外线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管29、框架30和镇流器密封箱体31,镇流器密封箱31体置于框架30顶部,紫外灯管29与镇流器密封箱31体经电缆连接。能够保证中水回用的安全,更有效地节约宝贵的水资源。镇流器密封箱体 31外罩保护盖32。

PLC控制器连接报警单元和客户端。出水不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报警单元自动报警,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

客户端为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使用操作方便,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

报警单元为蜂鸣器、警示灯或警示面板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出水不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报警单元自动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设置合理,各池次通过管线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在线数据采集,通过监控膜生物反应池内数据,出水不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报警,自动添加药剂和生物膜的进行自动清洗,操作时间短,有利于维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