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铸锭表面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923发布日期:2018-09-14 21:5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铸锭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一些特殊行业中,如制作航空蒙皮用包覆材、热传导用钳焊材时,所用铸锭在锯铣后还需进行表面清洁,去除铣面油污与灰尘,以保证后面加工工序的顺利进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目前铸锭表面清洁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全手工擦拭,其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擦拭铸锭表面质量不均,溶剂易残留,效果差;另一种是先酸洗,再刷磨清洗,其程序繁琐且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酸会污染环境,不适合包覆板以及工厂铣面后的铸锭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铸锭表面清洁装置,以减少工作流程,提高成品合格率,减少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自动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铸锭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以及设置在输送辊道上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主要由机壳、定位控制系统以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与清洗机构组成;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吹气装置以及与吹气装置对应设置的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通过粉尘吸收管道与粉尘存储箱相连;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溶剂喷洒机、若干根并列布置的刷辊以及溶剂收集管路,所述溶剂喷洒机设置在刷辊上方,所述溶剂收集管路设置在刷辊下方并与溶剂收集箱相连;所述吹气装置、粉尘收集器、溶剂喷洒机、刷辊以及溶剂收集管路均设置在机壳内,所述粉尘存储箱与溶剂收集箱设置在机壳外;所述定位控制系统包括激光感应器、压力传感器以及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激光感应器设置在机壳外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首根刷辊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机壳的出口端处。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辊道上的对中翻转装置,所述对中翻转装置主要由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对中机构以及翻转机构组成,所述框架为圆形框架,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夹持臂以及推臂,所述夹持臂通过滑块设置在圆形框架上并可绕圆形框架滑动,所述推臂水平设置在圆形框架上并位于输送辊道上方处。

进一步,所述对中机构为四个设置在框架上的推杆。

进一步,所述刷辊为尼龙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实现铸锭的自动除尘、吹扫、清洗等一系列步骤,通过压力传感器以及激光感应器对铸锭长度和厚度进行定位,通过对中翻转装置实现铸锭的自动翻转功能;在实际生产中消除了人为操控的干扰因素,实现了一键复洗,提高了成品合格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数据化,可为后续加工的顺利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全自动铸锭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以及设置在输送辊道1上的清洁装置2与对中翻转装置3;所述清洁装置2主要由机壳21、定位控制系统22以及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与清洗机构组成;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吹气装置231以及与吹气装置231对应设置的粉尘收集器,所述粉尘收集器通过粉尘吸收管道233与粉尘存储箱234相连;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溶剂喷洒机、三根并列布置的刷辊241以及溶剂收集管路242,所述溶剂喷洒机设置在刷辊241上方,所述溶剂收集管路242设置在刷辊241下方并与溶剂收集箱243相连;所述吹气装置231、粉尘收集器、溶剂喷洒机、刷辊241以及溶剂收集管路242均设置在机壳21内,所述粉尘存储箱234与溶剂收集箱243设置在机壳21外;所述定位控制系统22包括激光感应器221、压力传感器222以及图像采集装置223,所述激光感应器221设置在机壳21外部,所述压力传感器222设置在首根(沿输送方向的第一根)刷辊241上,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23设置在机壳21的出口端处。所述对中翻转装置3主要由框架31、设置在框架31上的对中机构32以及翻转机构33组成,所述框架31为圆形框架,所述翻转机构33包括夹持臂以及推臂,所述夹持臂通过滑块设置在圆形框架上并可绕圆形框架滑动,所述推臂水平设置在圆形框架上并位于输送辊道上方处。

该装置中的对中翻转装置3能够实现铸锭的自动对中与自动翻转,其中对中机构32为四个设置在框架上的推杆,通过几个推杆的相互作用,调节铸锭,实现铸锭左右位置的对中,保证铸锭宽度中心在清洁轨道中间;翻转机构33则通过夹持臂对铸锭一侧进行夹持,实现铸锭一侧随滑块沿圆形框架偏转,相匹配的推臂则推动铸锭另一侧沿输送辊道反向(逆向输送方向)滑动,从而实现铸锭的180°偏转。清洁装置集成了除尘、有机溶剂自动喷洒、自动刷洗、自动定位几个功能,其中除尘、有机溶剂喷洒过程均能根据激光感应器获取铸锭的宽度进行自动调整工作设备数量,实现节能的同时保证清洁质量目的。本实施例中的铸锭偏转是通过旋转180°实现的,当然,可也将框架设置成常规的矩形框架,通过对应夹持机构将铸锭夹持起来后偏转,并不局限于此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刷辊为高弹性尼龙刷。

该装置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启动设备,将待清洁铸锭放置于输送辊道上。

2.输送辊道将铸锭移动至对中翻转装置处,由对中机构对铸锭左右位置进行对中,保证铸锭宽度中心在清洁轨道中间,然后通过输送辊道将铸锭向清洁装置处移动。

3.当激光感应器监测到铸锭出现时,吹气装置根据激光感应器获取铸锭宽度调整吹气装置的气体吹扫、以及粉尘收集器的吸收宽度。

4.当铸锭边缘移动到清洁装置处时,激光感应器获取铸锭边缘信息,吹气装置停止工作,粉尘收集器延迟停止工作时间,以消除被吹起悬浮的灰尘。

5.溶剂喷洒机根据激光感应器取铸锭位置和输送辊道前进的距离判断喷洒时机,根据激光感应器获得铸锭宽度信息获得喷洒宽度。

6.首根刷辊根据铸锭移动速度,控制其开始转动并且向下移动。直到首根刷辊所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刷辊与铸锭表面的接触力达到预设值时停止下移,铸锭继续前进,末根刷辊根据激光感应器获取的位置信息和输送辊道移动距离获得下降时机,根据首根刷辊信息调整下降距离,当刷辊运转时,溶剂收集管路根据激光感应器获取铸锭宽度信息调整吸收口吸收宽度。首根刷辊、中间刷辊、末根刷辊会根据铸锭移动距离判断刷磨停止时间,而溶剂收集管路则延迟停止工作时间,防止部分溶剂和被清洗油污飞溅造成二次污染。

7.图像采集装置与激光感应器共同确定铸锭信息和铸锭移动距离,判断铸锭边缘出现的时机,对已经清洗表面进行监控并将图形实时传输到电脑系统。

8.图像采集装置根据激光感应器和铸锭移动距离判断结束监控时机,电脑根据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铸锭表面信息,通过预设软件可自动分析铸锭表面质量情况,判断板材是否需要二次清洗。

9.如果判断铸锭上表面质量不合格,则设备自动再次重复运行2-8步骤,直至铸锭上表面合格,设备停止,卸料。

10.当铸锭上表面合格时,再将铸锭移动到对中翻转装置处,对中机构对铸锭进行位置校准,翻转机构夹持并驱动铸锭沿圆形框架进行180°旋转,后将铸锭缓慢落到输送辊道上,重复3-9步骤对铸锭的下表面进行清洗。

11.铸锭上下表面清洁完成后,系统会根据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信息对铸锭清洁质量进行综合判断,并生产报告。

上述过程中,设备可以随时暂停,并且可转入手动操作模式,通过系统控制对清洗效果不好位置进行局部清洗,即“一键复洗”,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