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机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4334发布日期:2018-09-01 03:3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饮机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直饮机是一种具有将市政自来水净化处理为直接饮用水功能,并或者同时具有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消耗电能的方法进行加热、制冷并进行分发的器具。

直饮机上设置有用于出水的出水管,出水管是出水的唯一器件,当需要出水使,外界的容器通常通过与出水管配合从而进行使用,但是,人们在接水的过程中,会不经意间与出水管进行接触,导致出水管被接触,导致水管的安装稳定性降低,甚至破损,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饮机出水装置,通过保护壳的设置,提高了对出水管的保护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直饮机出水装置,包括直饮机本体、设置于直饮机本体上且用于出水的出水管,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出水管进行保护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与直饮机本体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上盖、与上盖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连接块、与连接块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下盖;

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设置有供上盖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设置有供连接块安装且与第一安装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设置有供下盖安装且与第二安装槽互相连通的第三安装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保护壳的设置,将出水管进行保护,提高了出水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上盖、连接块、下盖的设置,从而使保护壳可以进行拆卸,一旦部分损坏时,更换的部分减少,节约成本,同时配合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的使用,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若干供螺栓配合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还设置有与上盖固定的加强筋,所述连接块靠近上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配合的第一连接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供第一固定块安放的第一安放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连接柱的设置,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连接台,从而使上盖与连接块之间可以进行连接固定,而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对第一连接柱的稳定性,而第一安放槽的设置,使上盖与连接块之间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上靠近上盖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片,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供限位片插入的第一限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限位片的设置,配合第一限位槽的使用,将提高了连接块与上盖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安装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靠近下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柱配合的第二连接台,所述下盖上海市至有供第二固定块安放的第二安放槽。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二固定块的设置,配合第二连接柱的使用,使连接块与下盖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提高了两者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上靠近下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片,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供第二限位片插入的第二限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限位片的设置,配合第二限位槽的使用,将提高了对连接块与下盖之间的稳定性,使在螺栓固定之前可以进行定位,安装更加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上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设置有供定位板插入且与第三安装槽互相连通的定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板的设置,配合定位槽的使用,使下盖在与直饮机本体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定位板进行插入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定位槽相互锁定的若干锁定块,且所述直饮机本体上还设置有将若干锁定块进行分离的分离板。

采用上述方案,锁定块将与定位槽进行插合,同时配合分离板的使用,将提高了对定位板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卡接的能力,提高了安装后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上还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还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供保护套穿设且与限位环相互限位的限位孔。

采用上述方案,保护套的设置,使出水管不会直接裸露在外面,同时配合限位环的设置和限位孔的使用,将保护套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对出水管的保护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上还套设有与限位环抵触连接的连接片,所述下盖上靠近连接块的一侧还设置有与连接片通过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台。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片的设置,配合螺纹台的设置,将连接片与螺纹台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对出水管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上还设置有与连接片通过螺栓螺纹配合的支耳。

采用上述方案,支耳的设置,将与连接片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对连接片的固定,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保护壳的设置,提高了对出水管的保护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直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饮机局部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直饮机局部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直饮机本体;2、出水管;3、保护壳;4、上盖;5、连接块;6、下盖;7、第一安装槽;8、第二安装槽;9、第三安装槽;10、螺栓;11、第一连接柱;12、加强筋;13、第一固定块;14、第一连接台;15、第一安放槽;16、第一限位片;17、第一限位槽;18、第二固定块;19、第二连接柱;20、第二连接台;21、第二限位片;22、第二限位槽;23、定位板;24、定位槽;25、锁定块;26、分离板;27、保护套;28、限位环;29、限位孔;30、连接片;31、螺纹台;32、支耳;33、第二安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直饮机出水装置,包括直饮机本体1、设置于直饮机本体1上且用于出水的出水管2,且出水管2通过保护壳3进行保护。

如图2、4所示,保护壳3包括上盖4、连接块5、下盖6,且上盖4、连接块5、下盖6之间通过螺栓10进行固定,上盖4与直饮机本体1件也通过螺栓10进行固定,采用螺栓10的固定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附图的理解能力,因此,未画出全部螺栓10。

如图3、6所示,直饮机本体1上设置有供上盖4进行安装的第一安装槽7,且上盖4通过螺栓10向上与直饮机本体1进行固定。

如图6-8所示,直饮机上设置有供连接块5安放的第二安装槽8,且第一安装槽7与第二安装槽8互相连通(参照图3),连接块5上靠近上盖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限位片16,且上盖4上设置有供第一限位片16插入的第一限位槽17。

如图6-8所示,连接块5上靠近上盖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3,第一固定块13呈对称设置,且第一固定块13上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台14,而上盖4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连接台14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柱11,且第一连接柱11还设置有加强筋12,且上盖4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台14放置的第一安放槽15,螺栓10通过第一连接台14与第一连接柱11进行固定。

如图7-10所示,直饮机上设置有供下盖6安放的第三安装槽9,且第二安装槽8与第三安装槽9互相连通(参照图3),连接块5上靠近下盖6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第二限位片21,下盖6上设置有供第二限位片21插入的第二限位槽22,且连接块5上靠近下盖6的一侧还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块18,且第二固定块18上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9,而下盖6上设置哟供第二固定块18安放的第二安放槽33,且下盖6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柱19配合的第二连接台20,安装时,螺栓10通过第二安装台向第二连接柱19方向插入,从而会进行固定。

如图9、10所示,下盖6上还设置有定位板23,且直饮机本体1上设置有供定位板23插入的定位槽24,且定位槽24与第三安装槽9互相连通(参照图3),而定位板23上设置有锁定块25,锁定块25与第三安装槽9互相卡接,同时直饮机本体1上设置有将锁定块25进行分离的分离板26。

如图5、9、10所示,出水管2上还设置有支耳32,且出水管2上还套设有连接片30,连接片30与支耳32通过螺栓10进行固定,且下盖6上设置有供保护套27安装的且与限位环28相互限位的限位孔29(参照图2、图4),且保护套27套设于出水管2上并与连接片30抵触,而下盖6上设置有与连接片30配合设置的螺纹台31,且螺栓10通过螺纹台31与连接片30进行固定,同时将保护套27进行压紧。

安装过程:

1、将连接片30套设于出水管2上,通过螺栓10将支耳32与连接片30进行固定;

2、将上盖4与直饮机本体1进行固定,并通过螺栓10进行加固;

3、将连接块5与上盖4进行配合,通过螺栓10将上盖4与连接块5进行固定;

4、将保护套27放入下盖6上,并对准出水管2进行安装,同时将下盖6与直饮机本体1进行卡接,将下盖6与连接块5进行配合,通过螺栓10进行固定,装配完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