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清洁装置和使用瓶清洁装置清洁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1288发布日期:2019-03-02 00: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瓶清洁装置和使用瓶清洁装置清洁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的瓶清洁装置和根据技术方案15的使用瓶清洁装置清洁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de1930328u公开了一种瓶处理机,其具有阶梯式回火浸泡(steppedtemperedsoak)和喷射站并且具有用于处理液体的收集桶,其中在喷射站和收集桶之间配置由返回的喷水进行作用的相应的管寄存器(tuberegister),使得通过喷水对管寄存器中流动的液体再加热或后冷却。

de102013114607a1公开了一种容器清洁机,在该容器清洁机中,容器沿传输方向移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区,第一处理区用于利用加热过的处理介质进行处理,其中第二处理区的介质温度低于第一处理区的介质温度,第二处理区用作容器和容器输送器的冷却区。介质的热能借助于用于加热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区的介质的热泵来使用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区的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瓶清洁装置的水和热量消耗方面优化瓶清洁装置。

方案

通过根据技术方案1的瓶清洁装置和根据方案15的方法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方案中公开优选实施方式和发展。

瓶清洁装置包括:主碱液池,其用于保持碱液;热水喷射区域,其在瓶传输方向上布置于主碱液池的下游。热水喷射区域包括喷射区以及与该喷射区相关联且配置于该喷射区下方的收集池,或者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配置在下游的数个喷射区,各个喷射区均包括配置于喷射区下方的相关联的收集池,其中适于将水沿与瓶传输方向相反的水传输方向传输出收集池的溢流口设置于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配置的两个相应收集池之间。瓶清洁装置还包括清水喷射区域,在瓶传输方向上,清水喷射区域布置在热水喷射区域的下游,清水喷射区域具有第一清水喷射区和第二清水喷射区以及配置在第一清水喷射区和第二清水喷射区下方的收集装置。另一溢流口附加地设置于收集池和在瓶传输方向上在收集池下游的收集装置之间,其中该另一溢流口适于将水沿水传输方向传输出收集装置。此外,瓶清洁装置包括具有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泵以及闭合的冷却回路,在所述闭合的冷却回路中,冷却剂从蒸发器通过收集装置、通过一个收集池或多个收集池返回到蒸发器地循环,其中蒸发器适于冷却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另外,瓶清洁装置包括碱液循环,在碱液循环中,碱液从主碱液池通过所述冷凝器返回到主碱液池中地循环,其中冷凝器适于加热碱液。

喷射区能够设置于喷水温度为45℃至65℃的热水喷射区域。如果设置数个喷射区,则第一喷射区的喷水温度可以在55℃至60℃的范围,特别地,温度可以是大约58℃,在第二喷射区中,温度在50℃至55℃的范围,特别地,温度可以是大约53℃,并且在第三喷射区中,温度在40℃至45℃的范围,特别地,温度可以为43℃。对于相应的喷水温度应该确保的是,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在彼此下游的喷射区中喷水温度降低。在各喷射区中,能够借助于喷嘴将水喷射到被倒置传输的瓶中以便清洁瓶。

用于热水喷射区域的术语“配置在下方”是指收集池相对于喷射区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收集池能够收集通过喷射区的喷嘴排出的水。收集池中收集的水以及借助于配置在瓶传输方向下游的收集池的溢流口或借助于配置在瓶传输方向下游的收集装置的另一溢流口而进入收集池的水被供应到与收集池相关联的喷射区。与喷射区“相关联”的收集池是指该收集池仅从该喷射区收集水。因此,能够设置一个收集池或多个收集池以收集借助于喷嘴排出的水并使水可用于随后的工作过程。为此,收集在收集池中的水能够经由具有泵的进给管线被供应到相应喷射区的喷嘴。

第一和第二清水喷射区设置于清水喷射区域,其中第一清水喷射区的喷水温度能够为大约35℃,并且第二清水喷射区的喷水温度能够为大约12℃。纯清水能够被用于第二清水喷射区,而来自收集装置的水能够被用于第一清水喷射区。

用于清水喷射区的术语“配置在下方”是指收集装置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清水喷射区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收集装置能够收集通过第一和第二清水喷射区的喷嘴排出的水。收集装置中收集的水能够被供应到第一清水喷射区。因此,收集装置能够被设置成收集借助于喷嘴排出的水并使水可用于随后的工作过程。为此,收集装置中收集的水能够经由具有泵的进给管线被供应到第一清水喷射区。除水之外,所述水能够包括诸如碱液的添加剂。清水不含添加剂。

术语“溢流口”和“另一溢流口”用于区分两个收集池之间的溢流口与收集装置和收集池之间的溢流口。

瓶传输方向能够从主碱液池行进到热水喷射区域和清水喷射区域。沿传输方向观察,预浸泡池能够配置在主碱液池的上游。

水传输方向起因于借助于另一溢流口从收集装置进入收集池的水的体积流量,或者如果存在数个收集池,则起因于借助于两个相继的收集池之间的溢流口从一个收集池流到另一个收集池的水的体积流量。由于配置了另一溢流口以及一个或多个溢流口,所以水从清水喷射区域向热水喷射区域流动。

在已知的瓶清洁装置中,瓶被倒置地引导通过数个喷射区,在喷射区中,在降低污垢浓度和温度的情况下利用水喷射内部。最后,向瓶喷射凉清水以确保期望的瓶分配温度并完全去除清洁过的瓶中残留的碱液和表面活性剂。为此经常设置三个清水用喷杆。利用优化的喷嘴尺寸和优化的经调节的喷射压力,每个瓶使用大约三次50ml的清水。为了节约清水,来自最后一次清水喷射操作的冲洗水能够被处理并且在倒数第二次喷射操作重复使用。需要更换的清水通常取自热水区域的溢流,例如大约1/3的溢流,并在最后一次喷射操作之前恢复。然而,因为不能实现所要求的瓶的再冷却,所以不能进一步减少清水的使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瓶清洁装置中采用的主动再冷却使得能够向两个喷射管供应处理过的水。用于处理的水不是取自热水喷射区域,而是取自清水喷射区域,以便防止水传输方向上的水通过量的减少引起喷射区中的碱液和表面活性剂(在瓶传输方向上携带的碱液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

瓶清洁装置能够被构造为单端机或两端机(也称为双端机)。在单端机中,用于瓶的接收口和分配口典型地设置在瓶清洁装置的同一侧。然而,在两端机中,用于瓶的接收口和分配口典型地设置于瓶清洁装置的不同侧。

瓶清洁装置还能够包括在冷凝器下游并适于加热碱液的附加热交换器。能够利用蒸汽或热水加热附加热交换器。如果利用冷凝器对碱液的加热不充分,则能够利用附加热交换器使碱液的温度升高到期望温度。

瓶清洁装置还能够包括行进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节流阀(expansionthrottle)而返回蒸发器的的回路。压缩机和膨胀节流阀能够是瓶清洁装置的部件。

瓶清洁装置还能够包括预浸泡池。预浸泡介质的温度能够在35℃至45℃之间。瓶能够浸入预浸泡池的预浸泡介质中以分离粘附于瓶的任何污垢。

附加溢流口能够设置于收集池和预浸泡池之间并且适于将水从该收集池供应到预浸泡池,其中收集池在瓶传输方向上布置于主碱液池的下游。

瓶清洁装置能够包括后碱液装置(postlyedevice),其在瓶传输方向上配置于主碱液池下游。

后碱液装置能够包括后碱液池。瓶能够在进入热水喷射区域之前浸入后碱液池。后碱液的温度可以在60℃至65℃的范围。

后碱液装置还能够包括后碱液喷射区,其中后碱液池与后碱液喷射区相关联并且后碱液池配置在后碱液喷射区下方。在后碱液喷射区中,能够利用喷嘴将来自后碱液池的水喷射到瓶上。用于后碱液喷射区域的术语“配置在该处下方”是指后碱液池相对于后碱液喷射区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后碱液池能够收集通过喷射区的喷嘴排出的水。后碱液池中收集的水以及借助于在瓶传输方向上的下游的收集池的溢流口进入后碱液池的水被供应到与后碱液池相关联的后碱液喷射区。与后碱液喷射区“相关联”的后碱液池是指该后碱液池仅从后碱液喷射区收收集水。除水之外,所述水还能够包括诸如碱液的添加剂。

另一溢流口能够设置于后碱液池和收集池之间,其中收集池在瓶传输方向上布置于后碱液池的下游,并且后碱液池能够适于将水从该收集池供应到后碱液池。术语“另一溢流口”用于区分该溢流口与瓶清洁装置的其它溢流口。

附加溢流口能够设置于后碱液池和预浸泡池之间并且适于将后碱液从后碱液池供应到预浸泡池。

瓶清洁装置还能够包括涌出装置(gushingdevice)。涌出装置能够在瓶传输方向上配置于主碱液池的下游。在瓶从主碱液池浮出之后,能够利用涌出使标签或标签残留物从瓶分离。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能够包括池。第一清水喷射区的喷水和第二清水喷射区的喷水由这一个池收集。这是指为第一和第二清水喷射区设置单个共用池。所收集的水被供应到第一清水喷射区,而为第二清水喷射区供应纯清水。由于第一清水喷射区的所收集的水是从收集装置供应,所以第一清水喷射区不对容器施加纯清水;除了通过第二清水喷射区排出并进入收集装置的纯清水之外,第一清水喷射区排出的水能够包括诸如碱液的添加剂。因此,第一清水喷射区代表所谓的第一清水喷射区,这是因为它没有被供应纯清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能够包括第一池和第二池,其中第一池配置在第一清水喷射区下方,第二池配置在第二清水喷射区下方,并且另一溢流口设置于收集池和收集装置的第一池之间,在瓶传输方向上,该收集池下游相继的是收集装置。这是指为第一和第二清水喷射区均设置一个池。通过使用这两个池,瓶清洁装置的清水需求能够减少高达50%。

此外,设置水回收装置,其适于回收收集装置的水并将再生水供应到第一清水喷射区。水回收装置能够被设置为用于颗粒分离、中和、表面活性剂分离和/或消毒。

另外,本发明包括使用如上所述或下文所述的瓶清洁装置清洁瓶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包括以下步骤:

-将瓶浸入具有水的预浸泡池,

-使瓶从预浸泡池浮出,

-在瓶输送方向上将瓶从预浸泡池传输到主碱液池,

-将瓶浸入具有碱液的主碱液池,

-使瓶从主碱液池浮出,

-在瓶传输方向上将瓶从主碱液池传输到热水喷射区域,

-在热水喷射区域的喷射区中喷射瓶内部,并且在与喷射区相关联且配置在喷射区下方的收集池中收集喷水

或者

在热水喷射区域的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布置在下游的数个喷射区中喷射瓶内部,其中各喷射区中的喷水由与喷射区相关联且配置在该喷射区下方的收集池收集,并且借助于溢流口在与瓶传输方向相反的水传输方向上传输水,溢流口分别设置于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布置的两个收集池之间,

-在瓶传输方向上将瓶从热水喷射区域传输到具有第一清水喷射区、第二清水喷射区以及配置在第一清水喷射区和第二清水喷射区下方的收集装置的清水喷射区域,其中在第一清水喷射区中用来自收集装置的水喷射瓶内部,在第二个清水喷射区中用清水喷射瓶内部,并且来自第一清水喷射区的喷水和来自第二清水喷射区的喷水由收集装置收集,

-借助于收集装置和收集池之间的另一溢流口来传输水,其中在瓶输送方向上,收集池的下游是收集装置,

-借助于热泵的蒸发器冷却闭合的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其中冷却剂在冷却回路中从蒸发器通过收集装置、通过一个收集池或多个收集池返回到蒸发器地循环,

-在碱液循环中借助于热泵的冷凝器加热碱液,其中碱液从主碱液池通过冷凝器返回到主碱液池中地循环,

-利用冷凝器下游的附加热交换器加热碱液,

-在冷却回路中循环介质,介质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节流阀返回蒸发器,

-借助于该收集池和预浸泡池之间的附加溢流口,将来自收集池的水供应到预浸泡池,其中收集池在瓶传输方向上布置在主碱液池的下游,

-在涌出装置中使瓶涌出,

-利用收集装置的池收集来自第一清水喷射区和第二清水喷射区的水,或

利用收集装置的第一池收集来自第一清水喷射区的水并且利用收集装置的第二池收集来自第二清水喷射区的水,

-借助于水回收装置处理收集装置的水并将再生水供应到第一清水喷射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说明的目的,附图借助于示例示出本发明的各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瓶清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示出了瓶清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示出了瓶清洁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图;并且

图4示出了瓶清洁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瓶清洁装置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图,瓶清洁装置1包括预浸泡池2、主碱液池3、涌出装置4、具有三个不同喷射区5、6、7的热水喷射区域41以及具有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的清水喷射区域42。

借助于输送带(未示出)能够为瓶清洁装置1供应待清洁的瓶。这些瓶能够放置在瓶载体的瓶单元中,其中瓶载体用于将瓶传输通过瓶清洁装置1。瓶被供应到预浸泡池2并浸入预浸泡碱液。瓶能够被预清洁以去除附着的污垢并在预浸泡池2中加热。预浸泡池2能够具有大约35℃至45℃的温度。

然后以使得液体能够从瓶排出的方式使瓶能够从预浸泡池2中浮出。然后瓶被供应到主碱液池3并浸入碱液。主碱液池3的碱液能够具有大约70℃至85℃的温度或者大约78℃至80℃的温度。在主碱液池3中从瓶分离的标签被主碱液池3中施加的电流选择性地分开并从碱液中移除以保持低污染。在瓶从主碱液池3浮出之后,借助于涌出装置4涌出到瓶上进一步有助于此。

然后,倒置方式的瓶能够通过热水喷射区域41的三个不同的喷射区5、6、7,其中借助于喷嘴10喷射瓶内部并且/或者从外部喷淋瓶。

第一喷射区5的喷水能够具有55℃至60℃的温度,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58℃,第二喷射区6中的喷水温度可以在50℃至55℃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53℃,第三喷射区7中的喷水温度可以在40℃至45℃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43℃。对于相应的喷水温度,要确保在瓶传输方向上相继跟随彼此的三个喷射区5、6、7中的喷水温度降低。

此后,倒置方式的瓶通过清水喷射区域42,其中第一清水喷射区8的喷水温度在32℃至38℃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是大约35℃,第二清水喷射区9的喷水温度在10℃至14℃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是大约12℃。

喷水温度在三个相继的喷射区5、6、7以及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中降低引起瓶逐渐冷却。结果,瓶材料中的应力被最小化,因此瓶被准备好用于随后的冷灌装。

第一喷射区5、第二喷射区6和第三喷射区7与第一收集池11、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三收集池13对应地相关联,其中收集池11、12、13均配置于对应的喷射区5、6、7下方。收集池11、12、13用于收集施加于瓶的喷水并使喷水可用于随后的喷射处理。为此,所收集的水经由具有泵36的进给管线供应到相应喷射区5、6、7的喷嘴10。

布置在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下方的是收集装置14、15,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14、15包括用于分别从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收集施加于瓶的喷水的第一池14和第二池15。水从第一池14和第二池15排出并一起供应到水回收装置16。水在回收之后被用作第一清水喷射区8中的喷水。水的回收可能需要颗粒分离、中和、表面活性剂分离和/或消毒。由于从清水喷射区域移除了未回收的水,所以可能省略颗粒分离和消毒措施,这是因为在第二清水喷射区9中利用清水冲洗了瓶。

在图1中以简化的方式说明了所使用的不同量的喷水,三个喷嘴10分别示于第一喷射区、第二喷射区和第三喷射区,在第一清水喷射区8中仅示出了两个喷嘴10,在第二清水喷射区9中仅示出了一个喷嘴。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以级联方式(cascadingmanner)设置瓶清洁装置,使得进给的水能够从一个收集池溢流到下一收集池,因此进给的水也能够在那里用作喷水。优选地,在这种级联的开始处进给清水。

在没有进一步措施的情况下,归因于所说明的第二清水喷射区9中需要供应的清水量的减少,这种级联式设置将引起这里说明的瓶清洁装置1中的下游第一池14和下游收集池11、12、13中的温度升高。

瓶清洁装置1包括第一池14和第三收集池13之间的一个溢流口17、第三收集池13和第二收集池12之间的一个溢流口18以及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之间的一个溢流口19。第一收集池11的溢流口20与预浸泡池2连通。过滤器能够设置于各个溢流口17、18、19、20以过滤溢流的水。能够经由溢流阀37对溢流口17、18、19、20供应水。

在第二池15和第一池14之间不期望有通过溢流口的连接。如上所述,水从第一池14和第二池15中的每一个池排出并且一起被供应到水回收装置16。

为了考虑归因于减少的清水供应而产生的热量盈余,在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中提供水的主动冷却,其中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均配备有热交换器并且具有在冷却回路21中连续地循环通过的冷却剂。能够借助于该冷却回路21从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中的水收回先前已经通过现有技术瓶清洁装置的级联设置的较高清水通过量移除的热量。

冷却回路21中的冷却剂在与水的流动方向(即水的传输方向)并流的流中通过,该流流过溢流口17、18、19、20。

离开第一收集池11的被加热的冷却剂被供应到热泵23的蒸发器22的第一入口24。冷却剂的温度可以在57℃至63℃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60℃。冷却剂在蒸发器22中冷却并通过第一出口25离开蒸发器22。然后,冷却剂的温度可以在38℃至42℃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40℃。冷却剂从那里通过冷却回路21到第一池14,然后借助于冷却剂的热吸收在第一池14中使水冷却。因此,水分别在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中冷却,冷却回路21类似地通过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

布置在主碱液池3的附加热交换器29上游的碱液热交换器用作热泵23的冷凝器28。碱液从主碱液池3供应到冷凝器28的第一入口30并且归因于瓶载体与瓶单元以及瓶一起浸没而冷却,因此碱液比主碱液池3的预期温度冷。该较冷的碱液能够具有大约74℃的温度。碱液在冷凝器28中被加热并且通过第一出口31离开冷凝器28。被加热的碱液能够具有大约76℃的温度。如果归因于在冷凝器28中的碱液的加热而已经达到主碱液池3的期望温度,则在主碱液池3中不需要通过附加热交换器29进一步加热碱液。能够利用蒸汽或热水加热附加热交换器29。如果利用冷凝器28加热主碱液池3中的碱液不充分,则能够利用附加热交换器29使碱液的温度升高到期望温度。

利用通过第二入口32进入冷凝器并在那里液化的介质的散热在冷凝器28中加热碱液。介质通过第二出口33离开冷凝器28;介质在那里的温度可以在78℃至82℃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80℃。介质通过膨胀节流阀34并通过第二入口26进入蒸发器22。在通过膨胀节流阀之后,介质的温度可以在33℃至38℃的范围,特别地,该温度能够是大约35℃。介质经由第二出口27离开蒸发器22并且在介质经由第二入口32返回冷凝器28之前通过压缩机35。

当瓶已经通过瓶清洁装置1时,能够从瓶载体的瓶单元中移除清洁过的瓶并且使用传送带将清洁过的瓶传输到例如灌装装置。

图2示出了瓶清洁装置38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3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1不同之处在于:为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仅设置一个池39而非两个池。

瓶清洁装置38包括一个池39和第三收集池13之间的溢流口40。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该瓶清洁装置38还包括第三收集池13和第二收集池12之间的一个溢流口18以及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之间的一个溢流口19。第一收集池11的溢流口20与预浸泡池2连通。过滤器能够设置于各个溢流口40、18、19、20以过滤溢流的水。

所收集的水被从一个池39排出并供应到水回收装置16。水在回收之后在第一清水喷射区8中用作喷水。水的回收可能需要颗粒分离、中和、表面活性剂分离和/或消毒。由于从清水喷射区域移除未回收的水,所以可能省略颗粒分离和消毒措施,这是因为利用清水冲洗第二清水喷射区9中的瓶。

为了考虑由清水供应减少而引起的热量盈余,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38中也提供主动冷却,借助于该主动冷却,能够冷却一个池39、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中的水。一个池39和三个收集池11、12、13均配备有热交换器并且具有在冷却回路21中连续地循环通过的冷却剂。能够借助于该冷却回路21从一个池39和三个收集池11、12、13中的水收回先前已经通过现有技术瓶清洁装置的级联设置的较高清水通过量移除的热量。

冷却回路21中的冷却剂在与水的流动方向并流的流中通过,该流流过溢流口40、18、19、20。

离开第一收集池11的被加热的冷却剂被供应到热泵23的蒸发器22的第一入口24。冷却剂的温度能够为大约60℃。冷却剂在蒸发器22中被冷却并通过第一出口25离开蒸发器22。然后,冷却剂的温度可以在38℃至42℃的范围,特别地,温度能够是大约40℃。从那里,冷却剂通过冷却回路21到一个池39,然后,在一个池39、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第一收集池11中使水冷却。

图3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44,除了第一喷射区5和相关联的收集池11之外,瓶清洁装置44对应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1。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瓶清洁装置44包括后碱液喷射区46,在瓶传输方向上,后碱液喷射区46布置在主碱液池3的下游,并且借助于使用泵36的进给管线将来自后碱液池47的液体供应到后碱液喷射区47的喷嘴10。后碱液池47配置在后碱液喷射区46下方。术语“配置在下方”是指后碱液池47相对于后碱液喷射区46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后碱液池47能够收集通过喷嘴10排出的水。后碱液的温度可以在60℃至65℃的范围。

能够借助于喷嘴10使来自后碱液池47的液体喷射到被引导经过的瓶上或瓶中。在未示出的瓶清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设置成使瓶浸没在后碱液池47中而不进行任何喷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所设置的喷嘴10和具有泵36的进给管线;但是,例如取决于当前处理的瓶的类型,也能够设置喷嘴10和具有泵36的进给管线以获得可选择的替代方案。

另一溢流口48设置于第二收集池12和后碱液池47之间并且适于将水从该收集池12供应到后碱液池47。后碱液池47和预浸泡池2之间的该附加溢流口49适于将后碱液从后碱液池47供应到预浸泡池2。

为了考虑归因于清水供应减少而产生的热量盈余,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后碱液池47中提供水的主动冷却,其中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后碱液池47均配备有热交换器并且具有在冷却回路21中连续地循环通过的冷却剂。能够借助于该冷却回路21从第一池14、第三收集池13、第二收集池12和后碱液池47中的水收回先前已经通过现有技术瓶清洁装置的级联设置的较高清水通过量移除的热量。

冷却回路21中的冷却剂在与水的流动方向(即水的传输方向)并流的流中通过,该流流过溢流口17、18、48、49。

图4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瓶清洁装置50,其大致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其中为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第二清水喷射区9仅设置一个池39而非两个池。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瓶清洁装置,其包括:

-主碱液池(3),其用于保持碱液,

-热水喷射区域(41),其在瓶传输方向上布置在所述主碱液池(3)的下游,所述热水喷射区域(41)具有:

喷射区(5、6、7)以及与所述喷射区(5、6、7)相关联且布置在所述喷射区(5、6、7)下方的收集池(11、12、13)

或者

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相继配置在下游的数个喷射区(5、6、7),各所述喷射区(5、6、7)包括配置在所述喷射区(5、6、7)下方的相关联的收集池(11、12、13),

-清水喷射区域(42、43),其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热水喷射区域(41、45)的下游,所述清水喷射区域(42、43)具有第一清水喷射区(8),

-热泵(23),其具有蒸发器(22)和冷凝器(28),

-闭合的冷却回路(21),

-碱液循环,在所述碱液循环中,碱液从所述主碱液池(3)通过所述冷凝器(28)返回到所述主碱液池(3)中地循环,所述冷凝器(28)适于加热所述碱液,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另一溢流口(17、40),其布置在收集装置(14、39)和所述收集池(11、12、13、47)之间,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所述另一溢流口(17、40)的下游是所述收集装置(14、39),并且所述另一溢流口(17、40)适于将水沿水传输方向传输出所述收集装置(14、39),

其中所述清水喷射区域(42、43)还包括第二清水喷射区(9)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清水喷射区(8)和所述第二清水喷射区(9)下方的所述收集装置(14、15、39),

在所述闭合的冷却回路(21)中,冷却剂从所述蒸发器(22)通过所述收集装置(14、39)、通过一个所述收集池或多个所述收集池(11、12、13、47)返回到所述蒸发器(22)地循环,所述蒸发器适于冷却所述冷却回路(21)中的冷却剂,并且

适于在与所述瓶传输方向相反的所述水传输方向上将水传输出所述收集池(11、12、13)的溢流口(18、19)设置于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相继配置的两个相应收集池(11、12、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冷凝器(28)下游并且适于加热所述碱液的附加热交换器(2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蒸发器(22)、压缩机(35)、所述冷凝器(28)和膨胀节流阀(34)返回所述蒸发器(22)的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预浸泡池(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加溢流口(20)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1)和所述预浸泡池(2)之间并且适于将水从所述收集池(11)供应到所述预浸泡池(2),其中所述收集池(11)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布置在所述主碱液池(3)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后碱液装置(46、47),所述后碱液装置(46、47)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主碱液池(3)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碱液装置(46、47)包括后碱液池(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碱液装置(46、47)还包括后碱液喷射区(46),所述后碱液池(47)与所述后碱液喷射区(46)相关联并且所述后碱液池(47)配置于所述后碱液喷射区(46)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溢流口(48)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2)和所述后碱液池(47)之间并且适于将水从所述收集池(12)供应到所述后碱液池(47),所述收集池(12)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后碱液池(47)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加溢流口(49)设置于所述后碱液池(47)和所述预浸泡池(2)之间并且适于将后碱液从所述后碱液池(47)供应到所述预浸泡池(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涌出装置(4)。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39)由池(39)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4、15)由第一池(14)和第二池(15)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池(14)配置在所述第一清水喷射区(8)的下方,所述第二池(15)配置在所述第二清水喷射区(9)的下方,并且另一溢流口(17)设置于所述收集池(13)和所述收集装置(14、15)的第一池(14)之间,在所述瓶传输方向上,所述收集池(13)的下游相继的是所述收集装置(14、15)。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清洁装置还包括水回收装置(16),所述水回收装置(16)适于回收所述收集装置(14、15、39)的水并将再生水供应到所述第一清水区(8)。

1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清洁装置清洁瓶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