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1821发布日期:2018-07-10 20:5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城市工业化的推进,人为对重金属的开采应用以及人为活动造成不少如铅、镉、汞等重金属进入全球生态圈,土壤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据国家环保总局报导,我国受镉、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千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0%。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局势严重威胁到人类农副产品的生产安全。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治理修复已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引起了高度关注。

全球各国针对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手法为:工程修复法、生物修复法、化学原位修复法等。鉴于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化学固定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常用的手段之一,该技术成本低,且不会破坏土壤结构。最近几年,化学固定技术在该领域发展较快,主要是将改良剂使用在土壤以改变其理化性质,例如调整土壤ph,促进污染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由活性高的可交换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使用在土壤以改变其理化性质,调整土壤ph,促进污染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由活性高的可交换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制备方法如下:

1.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海泡石用盐酸浸泡36小时,过滤、烘干、粉碎过50目筛得到改性海泡石粉;

步骤二:将白云石在1100℃~1300℃高温煅烧2~4小时,冷却后进行粉碎,过80目筛得到白云石粉;

步骤三:将黄腐酸、花生枯、苦买菜枯、改性海泡石粉、白云石粉进行充分混合,再粉碎至50~80目的细粉,得到所述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分:黄腐酸5%~8%、花生枯4%~7%、苦买菜枯7%~12%、改性海泡石42%~48%、白云石26%~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修复剂的粉末细度为50~80目,所述土壤修复剂的ph值为11~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修复剂内的黄腐酸,所述黄腐酸含有羟基、羧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与土壤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物质,使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转变成残渣态,从而抑制重金属的迁移。添加的所述花生枯和所述苦买菜枯,能增强土壤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假单胞菌解磷菌活性,这些菌分泌的乳酸、氨基酸、草酸、延胡索酸和柠檬酸等低分子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矿,释放出土壤中的磷酸根,从而固定土壤中游离的镉、铅。花生枯和苦买菜枯还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土壤修复剂内的海泡石,所述海泡石海泡石是链层状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及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经酸化处理后的海泡石将形成更多的吸附位,将其使用于土壤后可增加土壤表面可变负电荷,从而增加对pb2+、cd2+的吸附,同时也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减少植物对土壤中活性镉、铅等重金属的吸收转化,从而使农副产品重金属指标达到安全值。使用本发明的土壤调理剂,不仅能降低途中中镉和铅的有效性,还能降低稻米镉含量以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水稻的产量。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试剂是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土壤的修复剂内的黄腐酸含有羟基、羧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与土壤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物质,使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转变成残渣态,从而抑制重金属的迁移。添加的花生枯和苦买菜枯,能增强土壤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假单胞菌解磷菌活性,这些菌分泌的乳酸、氨基酸、草酸、延胡索酸和柠檬酸等低分子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矿,释放出土壤中的磷酸根,从而固定土壤中游离的镉、铅。花生枯和苦买菜枯还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经酸化处理后的海泡石将形成更多的吸附位,将其使用于土壤后可增加土壤表面可变负电荷,从而增加对pb2+、cd2+的吸附,同时也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使用本发明的土壤调理剂,不仅能降低途中中镉和铅的有效性,还能降低稻米镉含量以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水稻的产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将5%黄腐酸、6%花生枯、12%苦买菜枯、48%改性海泡石粉、29%白云石粉进行充分混合,再粉碎至50~80目的细粉,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本实施例1制备的所述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于2017年4月至7月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镇进行试验。试验土壤为红壤,ph值为11。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32.1g/kg,全氮2.07g/kg,全磷0.75g/kg,全钾14.51g/kg碱解氮53.7mg/kg,有效磷21.4mg/kg,速效钾42.3mg/kg。土壤全镉含量2.35mg/kg,土壤砷含量为8.1mg/kg,土壤铬含量31mg/kg,土壤铅含量为142mg/kg,土壤汞含量为0.416mg/k;土壤污染情况为重度镉污染。供试水稻品种为早稻品种t优15。

试验设2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随机排列,于水稻种植前,将土壤调理剂均匀撒施翻耕,其余农事操作相同。处理1为常规施肥(ck),处理2为常规施肥加上使用本实施例1制备的土壤修复剂200kg/667m2。试验田早稻于4月4日播种,4月10日使用土壤修复剂。4月16日采集试验田各小区耕作层土壤、稻谷样,7月10日测产。

表1.不同试验处理的籽粒重金属含量及修复效果

采集不同处理的籽粒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见表1,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铬、砷、镉和铅重金属的含量,尤其对镉和铅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镉的修复效果为30.11%,铅的修复效果为60.78%,但对早稻籽粒吸收积累汞无抑制作用。处理1的水稻亩产量为607.2kg,处理2的亩产量为657.5kg,处理2与处理1相比,增产8.28%,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表2.不处理的土壤同试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修复效果

采集不同处理的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见2,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后,土壤的有效态铬、镉和铅重金属较未使用的都有所降低,尤其是镉和铅,有效镉修复效果为39.0%,有效铅修复效果为42.5%,对砷和汞的效果不明显。说明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降低重金属铬、镉和铅的有效性,促进有效态铬、镉和铅转换成残渣态,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从而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处理1的土壤ph为5.8,处理2的土壤ph为6.0,处理2的土壤ph较处理1有所提高,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土壤修复剂对改良酸性土壤有较好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将8%黄腐酸、7%花生枯、10%苦买菜枯、43%改性海泡石粉、32%白云石粉进行充分混合,再粉碎至50~80目的细粉,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

本实施例2制备的所述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于2017年8月至11月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进行试验。试验土壤为红壤,ph值为12。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42.68g/kg,全氮2.84g/kg,全磷0.91g/kg,全钾21.36g/kg,碱解氮162.36mg/kg,速效磷24.41mg/kg,速效钾73.52mg/kg。土壤全镉含量2.35mg/kg,土壤砷含量为8.1mg/kg,土壤全铬含量0.001mg/kg,土壤全铅含量为142.01mg/kg,土壤全汞含量为0.42mg/k;土壤污染情况为重度镉污染。供试水稻品种为晚稻品种为马坝银粘。

试验设2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随机排列,于水稻种植前,将土壤调理剂均匀撒施翻耕,其余农事操作相同。处理1为常规施肥(ck),处理2为常规施肥+使用本实施例2制备的土壤修复剂200kg/667m2。试验田晚稻于8月6日播种,8月9日使用土壤修复剂。8月19日采集试验田各小区耕作层土壤、稻谷样,11月14日测产。

表3.不同试验处理的籽粒重金属含量及修复效果

采集不同处理的籽粒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见表3,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5种重金属的含量,尤其对镉和铅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镉的修复效果为49.25%,铅的修复效果为45.26%。处理1的水稻亩产量为442.9kg,处理2的亩产量为479.2kg,处

理2与处理1相比,增产8.2%,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表4.不同试验处理的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修复效果

采集不同处理的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见表4,施用本实施例的修复剂后,土壤的有效态砷、镉和铅重金属较未施用的都有所降低,尤其是镉和铅,有效镉的修复率为82.35%,有效铅的修复率为80%,对铬和汞的效果不明显。说明本实施例的修复剂能降低重金属砷、镉和铅的有效性,促进有效态砷、镉和铅转换成残渣态,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处理1的土壤ph为5.6,处理2的土壤ph为5.9,处理2的土壤ph较处理1有所提高,说明施用本实施例的土壤修复剂对改良酸性土壤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试剂是一种治理重金属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土壤的修复剂内的黄腐酸含有羟基、羧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与土壤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物质,使土壤中有效态的重金属转变成残渣态,从而抑制重金属的迁移。添加的花生枯和苦买菜枯,能增强土壤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假单胞菌解磷菌活性,这些菌分泌的乳酸、氨基酸、草酸、延胡索酸和柠檬酸等低分子有机酸,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矿,释放出土壤中的磷酸根,从而固定土壤中游离的镉、铅。花生枯和苦买菜枯还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经酸化处理后的海泡石将形成更多的吸附位,将其使用于土壤后可增加土壤表面可变负电荷,从而增加对pb2+、cd2+的吸附,同时也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使用本发明的土壤调理剂,不仅能降低途中中镉和铅的有效性,还能降低稻米镉含量以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改善水稻品质,提高水稻的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摘要那里,黄腐酸的功效,这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花生枯,苦买菜枯促进菌的活性,菌分泌小分子酸能溶解磷矿释放磷酸根离子进而固定镉和铅。另一个重点是改性海泡石有更多吸附空位,能更多的吸附镉铅离子,调节土壤的ph这两个功效。可能更加偏向于写后面两者的功效。

2.权利要求书第四条,把黄腐酸的功效删掉,可能会有提及到没有创新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