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1486发布日期:2018-06-22 19:2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铁矿选矿厂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选矿厂水处理采用的技术主要为将中矿浓缩池溢流水和尾矿一道给入尾矿浓缩池,尾矿浓缩池溢流水和精矿浓缩池溢流水一道给入环水泵站作为生产环水使用,但是,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选矿工艺中矿浓缩池溢流水进入尾矿浓缩池缩小了尾矿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加大了尾矿浓缩池的溢流水上升速度,不但底流浓度难以保证,且出水水质亦难以保证;

(2)如采用在尾矿浓缩池中加大投药量的方法来保证底流浓度和溢流水水质,则由于循环水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絮凝剂残留物,将严重降低铁精矿品位;

(3)对一些磨矿粒度细的选矿厂,由于泥化严重导致水质严重恶化,环水中甚至悬浮物达10000ppm以上,远高于300ppm的正常水平,环水池及其管道淤泥沉积,水泵磨损严重,选别指标恶化,新水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选矿厂循环水水质,降低悬浮物含量,减少尾矿浓缩池中的投药量,对循环水能分级处理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系统、澄清系统和超滤系统,所述的浓缩系统包括中矿浓缩池、尾矿浓缩池和精矿浓缩池,所述的澄清系统包括配水池、澄清池和环水泵站,所述的超滤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合配水井、高密度沉淀池和浸没式膜池。

所述的配水池的出水管为螺旋状圆柱管。

所述的澄清池内设有倾斜板。

一种利用选矿厂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中矿浓缩池和尾矿浓缩池的溢流水进入澄清系统的配水池,精矿浓缩池中的精矿浓缩溢流水直接进环水泵站;

(2)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进入到配水池,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在配水池的出水管入口处被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药后的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经螺旋状的出水管进入到澄清池;

(3)澄清池内设有倾斜板,使澄清池溢流水快速送入环水泵站,底流送入尾砂泵站;

(4)环水泵站部分环水经管道输送给超滤系统,经格栅处理后给入调节池,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输送至混合配水井,环水在混合配水井内经机械搅拌、加石灰乳混凝后进入高密度沉淀池,经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后,出水进入浸没式膜池;

(5)经浸没式膜池过滤的水送至用户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采用对循环水分级处理、分质利用的浓缩-澄清-超滤三级水处理集成技术,改善了选矿厂循环水水质,降低了悬浮物含量,减少了尾矿浓缩池中的投药量;

(2)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使用后悬浮物指标分别为:浓缩溢流<2000ppm,澄清溢流<200ppm,超滤<3ppm,达到了各工艺用水标准,实现了全系统连续生产、水平衡及零排放;

(3)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可使新水耗量达到0.05m3/t原矿,新水耗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工艺大大的改善了循环水水质,优化了矿物选别环境,保证了选矿产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澄清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滤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选矿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系统、澄清系统和超滤系统,所述的浓缩系统包括中矿浓缩池、尾矿浓缩池和精矿浓缩池,所述的澄清系统包括配水池、澄清池和环水泵站,所述的超滤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合配水井、高密度沉淀池和浸没式膜池。

所述的配水池的出水管为螺旋状圆柱管。

所述的澄清池内设有倾斜板。

一种利用选矿厂水处理系统的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中矿浓缩池和尾矿浓缩池的溢流水进入澄清系统的配水池,精矿浓缩池中的精矿浓缩溢流水直接进环水泵站;

(2)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进入到配水池,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在配水池的出水管入口处被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加药后的中矿浓缩溢流水和尾矿浓缩溢流水经螺旋状的出水管进入到澄清池;

(3)澄清池内设有倾斜板,使澄清池溢流水快速送入环水泵站,底流送入尾砂泵站;

(4)环水泵站部分环水经管道输送给超滤系统,经格栅处理后给入调节池,经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后输送至混合配水井,环水在混合配水井内经机械搅拌、加石灰乳混凝后进入高密度沉淀池,经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后,出水进入浸没式膜池;

(5)经浸没式膜池过滤的水送至用户使用。

本发明该浓缩-澄清-超滤三级水处理集成技术使用后悬浮物指标分别为:浓缩溢流<2000ppm,澄清溢流<200ppm,超滤<3ppm,达到了各级用水标准,实现了全系统连续生产、水平衡及零排放;可使新水耗量达到0.05m3/t原矿,新水耗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大的改善了循环水水质,优化了矿物选别环境,保证了选矿产的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