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水藻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344发布日期:2018-09-29 04:05阅读:1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农业生产污水流入水体后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繁殖,影响城市供水水质。藻类的去除技术日益成为供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大多数水厂采用的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但是由于水藻产生的藻源有机物主要的构成是亲水分子,使得传统工艺处理效率低。

在混凝工艺前增设预氧化装置,投加预氧化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效果,从而提高处理效果。但是,最佳的投加剂量和反应时间难以在生产中得以控制。过量的预氧化剂投加到混凝反应器中,可能会过度氧化藻源有机物,使得其分解成为分子量更小的亲水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很可能穿透后续的过滤单元,进入输水官网,被其中的微生物利用,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集水池、粗滤池、隔板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隔板反应池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所述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所述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所述集水池上设置有集水池入水口,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和沉淀物排出口;

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始水体通入集水池;

2)集水池中的原始水体经过粗滤池的过滤得到一级水体;

3)一级水体进入隔板反应池,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反应后得到二级水体;

4)控制装置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投放氧化剂并反应后得到三级水体;

5)将三级水体通入沉淀池进行沉淀;

6)沉淀后得到的清液为四级水体,将四级水体从沉淀池出水口排出,将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从沉淀物排出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隔板反应池为往复式隔板反应池。

优选地,所述隔板反应池为回转式隔板反应池。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

优选地,所述多个投料孔沿着水流的方向进行排布。

优选地,在粗滤池的出水口处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准确地添加氧化剂,解决了现有的氧化剂添加过量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湖面水藻处理工艺使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使用的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集水池1、粗滤池2、隔板反应池和沉淀池4;集水池1用于装原始水体,粗滤池2利用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从而达到分离悬浮物和水的目的。集水池1与粗滤池2之间设置有粗滤池进水管21,粗滤池2与隔板反应池设置有隔板反应池进水管31,隔板反应池与沉淀池4之间设置有沉淀池进水管41。

隔板反应池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形成供水流通过的狭长的通道,水流在通道中曲折前进,通过水流转向从而达到搅拌的作用。优选地,隔板反应池为往复式隔板反应池或者隔板反应池为回转式隔板反应池。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uv254是紫外光谱在254nm的条件下的吸光度值,反应的是水体中不饱和碳的含量,也是反馈藻源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

本实施例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集水池上设置有集水池入水口11,沉淀池上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42和沉淀物排出口。沉淀物排出口设置在沉淀池的下部。

沉淀池用于对悬浮物进行收集,得到生物污泥,生物污泥最终从沉淀物排出口排出。

本实施例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始水体通入集水池;2)集水池中的原始水体经过粗滤池的过滤得到一级水体;3)一级水体进入隔板反应池,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助凝剂和混凝剂使得一级水体中的污染物更好地凝结在一起,得到更干净的二级水体;4)取部分上清液进行uv254进行监测,水体监测装置将监测的数据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投放氧化剂并反应后得到三级水体;5)将三级水体通入沉淀池进行沉淀;6)沉淀后得到的清液为四级水体,将四级水体从沉淀池出水口42排出,将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从沉淀物排出口排出。

优选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

优选地,多个投料孔沿着水流的方向进行排布。投料孔设置在隔板反应池的上部。

优选地,步骤3)中,在粗滤池2的出水口处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

投料孔处添加高锰酸钾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本实施例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的优点在于:在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准确地添加氧化剂,解决了现有的氧化剂添加过量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