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459发布日期:2018-08-31 20:4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但是,现有技术不够完善,现有技术多采用微生物净化、自然曝气等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受到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水循环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重复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够完善,现有技术多采用微生物净化、自然曝气等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受到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水循环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重复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水循环机构、出水口、连接块、溢流口、水泵、固定底座、支撑板,所述基座竖直紧贴于固定底座顶端并且与水循环机构焊接在一起,所述水循环机构竖直安装于基座上端并且与水泵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水循环机构与溢流口轴心共线,所述出水口水平嵌入连接块内部并且与水循环机构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块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紧贴于水循环机构左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溢流口竖直安装于水循环机构顶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泵水平固定在水循环机构右端并且与固定底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底座与支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共设有两个且垂直紧贴于固定底座底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水循环机构由保护罩、滑轮传动组件、液位传感器、第一功率控制装置、罐体、第二功率控制装置、齿轮传动机构、底基座组成,所述保护罩与水泵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轮传动组件水平安装于保护罩右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水平安装于滑轮传动组件右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控制装置竖直固定在第二功率控制装置上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罐体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紧贴于水泵侧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功率控制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一功率控制装置下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采用机械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竖直安装于底基座上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底基座竖直紧贴于水泵底端并且采用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传动组件由第一滑轮、第二滑轮、钢丝绳、第三滑轮组成,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轴心共线,所述第二滑轮水平安装于第一滑轮右端并且与第三滑轮采用相配合,所述钢丝绳水平紧贴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外圈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滑轮垂直安装于底基座上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采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由滑轨、复位弹簧、推动杆、滑块、齿条组成,所述滑轨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安装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左端,所述复位弹簧水平嵌入滑轨内部并且与推动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推动杆、竖直固定在复位弹簧底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钢丝绳水平嵌入滑块内部并且与第三滑轮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齿条水平紧贴于滑轨右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装置由第一管道、第一锥形齿、第一齿盘组成,所述第一管道竖直安装于第一锥形齿上端并且与第一齿盘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锥形齿轴心共线,所述第一锥形齿竖直紧贴于第一管道底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盘竖直安装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上端并且与第一锥形齿采用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控制装置由第一管道、第一锥形齿、第一齿盘组成,所述第一管道竖直安装于第一锥形齿上端并且与第一齿盘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锥形齿轴心共线,所述第一锥形齿竖直紧贴于第一管道底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盘竖直安装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上端并且与第一锥形齿采用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功率控制装置由第二管道、第二锥形齿、第二齿盘组成,所述第二管道水平安装于第二锥形齿右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管道与第二锥形齿轴心共线,所述第二锥形齿水平紧贴于第二管道左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第二齿盘竖直安装于第一齿盘下端并且与第二锥形齿采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盘水平安装于第二锥形齿左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采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基座由连接板块、第一螺栓、基体、第二螺栓组成,所述连接板块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垂直紧贴于水泵底端并且采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轴心共线,所述基体与固定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螺栓水平安装于第一螺栓右端并且与支撑板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机构与水泵为一体化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的方案,首先水循环机构内部结构中的滑轮传动组件通过钢丝绳来带动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与第三滑轮使废水经经固液分离器先除去固体废物,再经水泵以生物方式初步处理剩余的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经水循环机构处理的水经过分流三通阀按需分为第一功率控制装置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两条通路,其中一条先经罐体内的氧气经第一锥形齿与第一齿盘处理后形成大量臭氧来与水充分曝气混合,使水中的臭氧达到过饱和状态,以此将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等全部氧化,以减低毒性,并且附带起到了杀死微生物的作用,然而,处理后的水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排往回流三通阀,位于罐体和回流三通阀之间管道上的液位传感器将水中臭氧、溴酸含量检测并反馈到齿轮传动机构,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功率,防止回流的水中溴酸或臭氧含量高于安全值,当回流的水中溴酸或臭氧过高并长期不能通过推动杆降低时,分流三通阀通过另第一功率控制装置将水直接经回流三通阀回流至养殖池,以避免溴酸等物质毒害养殖鱼类,实现了可以过滤掉部分杂质,防止杂质带入到其他装置中,影响其他装置的进一步使用,使氧化性物质降解彻底、达到对养殖生物毒害低、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循环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循环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

附图中的标记为:基座-1、水循环机构-2、出水口-3、连接块-4、溢流口-5、水泵-6、固定底座-7、支撑板-8、保护罩-201、滑轮传动组件-202、液位传感器-203、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罐体-205、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齿轮传动机构-207、底基座-208、第一滑轮-2021、第二滑轮-2022、钢丝绳-2023、第三滑轮-2024、滑轨-2031、复位弹簧-2032、推动杆-2033、滑块-2034、齿条-2035、第一管道-2041、第一锥形齿-2042、第一齿盘-2043、第二管道-2061、第二锥形齿-2062、第二齿盘-2063、第一齿轮-2071、输送带-2072、第二齿轮-2073、连接板块-2081、第一螺栓-2082、基体-2083、第二螺栓-20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1、水循环机构2、出水口3、连接块4、溢流口5、水泵6、固定底座7、支撑板8,所述基座1竖直紧贴于固定底座7顶端并且与水循环机构2焊接在一起,所述水循环机构2竖直安装于基座1上端并且与水泵6采用机械连接,所述水循环机构2与溢流口5轴心共线,所述出水口3水平嵌入连接块4内部并且与水循环机构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块4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紧贴于水循环机构2左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溢流口5竖直安装于水循环机构2顶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水泵6水平固定在水循环机构2右端并且与固定底座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底座7与支撑板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8共设有两个且垂直紧贴于固定底座7底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水循环机构2由保护罩201、滑轮传动组件202、液位传感器203、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罐体205、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齿轮传动机构207、底基座208组成,所述保护罩201与水泵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轮传动组件202水平安装于保护罩201右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20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203水平安装于滑轮传动组件202右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207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竖直固定在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上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罐体205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紧贴于水泵6侧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垂直固定在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下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207采用机械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07竖直安装于底基座208上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20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底基座208竖直紧贴于水泵6底端并且采用螺母固定,所述滑轮传动组件202由第一滑轮2021、第二滑轮2022、钢丝绳2023、第三滑轮2024组成,所述第一滑轮2021与第二滑轮2022轴心共线,所述第二滑轮2022水平安装于第一滑轮2021右端并且与第三滑轮2024采用相配合,所述钢丝绳2023水平紧贴于第一滑轮2021、第二滑轮2022与第三滑轮2024外圈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滑轮2024垂直安装于底基座208上端并且与液位传感器20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203由滑轨2031、复位弹簧2032、推动杆2033、滑块2034、齿条2035组成,所述滑轨2031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安装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左端,所述复位弹簧2032水平嵌入滑轨2031内部并且与推动杆2033焊接在一起,所述推动杆2033、竖直固定在复位弹簧2032底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钢丝绳2023水平嵌入滑块2034内部并且与第三滑轮2024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齿条2035水平紧贴于滑轨2031右端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由第一管道2041、第一锥形齿2042、第一齿盘2043组成,所述第一管道2041竖直安装于第一锥形齿2042上端并且与第一齿盘2043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041与第一锥形齿2042轴心共线,所述第一锥形齿2042竖直紧贴于第一管道2041底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盘2043竖直安装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上端并且与第一锥形齿2042采用相啮合,所述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由第二管道2061、第二锥形齿2062、第二齿盘2063组成,所述第二管道2061水平安装于第二锥形齿2062右端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管道2061与第二锥形齿2062轴心共线,所述第二锥形齿2062水平紧贴于第二管道2061左端并且采用相配合,所述第二齿盘2063竖直安装于第一齿盘2043下端并且与第二锥形齿2062采用相啮合,所述第二齿盘2063水平安装于第二锥形齿2062左端并且与齿轮传动机构207采用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207由第一齿轮2071、输送带2072、第二齿轮2073组成,所述第二齿盘2063水平紧贴于输送带2072内圈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轮2071与第二齿轮2073轴心共线,所述输送带2072水平紧贴于第一齿轮2071外圈并且与第二齿盘2063、第一齿盘204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齿轮2073水平固定在第一齿轮2071左端并且与齿条2035采用相啮合,所述底基座208由连接板块2081、第一螺栓2082、基体2083、第二螺栓2084组成,所述连接板块2081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垂直紧贴于水泵6底端并且采用螺母固定,所述第一螺栓2082与第二螺栓2084轴心共线,所述基体2083与固定底座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螺栓2084水平安装于第一螺栓2082右端并且与支撑板8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水循环机构2与水泵6为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所说的水循环机构2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在本发明进行使用时,首先水循环机构2内部结构中的滑轮传动组件202通过钢丝绳2023来带动第一滑轮2021、第二滑轮2022与第三滑轮2024使废水经经固液分离器先除去固体废物,再经水泵6以生物方式初步处理剩余的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经水循环机构2处理的水经过分流三通阀按需分为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两条通路,其中一条先经罐体205内的氧气经第一锥形齿2042与第一齿盘2043处理后形成大量臭氧来与水充分曝气混合,使水中的臭氧达到过饱和状态,以此将溶解性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等全部氧化,以减低毒性,并且附带起到了杀死微生物的作用,然而,处理后的水从第二功率控制装置206排往回流三通阀,位于罐体205和回流三通阀之间管道上的液位传感器203将水中臭氧、溴酸含量检测并反馈到齿轮传动机构207,进而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功率,防止回流的水中溴酸或臭氧含量高于安全值,当回流的水中溴酸或臭氧过高并长期不能通过推动杆2033降低时,分流三通阀通过另第一功率控制装置204将水直接经回流三通阀回流至养殖池,以避免溴酸等物质毒害养殖鱼类,实现了可以过滤掉部分杂质,防止杂质带入到其他装置中,影响其他装置的进一步使用,使氧化性物质降解彻底、达到对养殖生物毒害低、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够完善,现有技术多采用微生物净化、自然曝气等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受到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水循环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重复利用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可以过滤掉部分杂质,防止杂质带入到其他装置中,影响其他装置的进一步使用,使氧化性物质降解彻底、达到对养殖生物毒害低、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优点。

在这里描述的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