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527发布日期:2018-08-21 17:2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是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沟渠、池塘的水质发黑变臭,同时还会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受纳水体的污染,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及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体化装置进行污水处理,但因维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造成大部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有效运行。另外,农户分散居住致使生活污水难以进行有效收集,集中处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散居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的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每一户居民或邻近几户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就近建设预处理设施与生态处理设施,收集的污水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进行生态处理单元,在生态处理单元内吸附、自然分解、硝化与吸收等生态化处理过程。

本发明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顺序连通的格栅池、沉淀池、厌氧池、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其中:

格栅池与污水进水口连通,在格栅池内设有滤网,拦截污水中悬浮固体垃圾、杂质以及一些大颗粒悬浮物;

沉淀池,沉淀泥沙,防止泥沙进入后续单元造成堵塞;

厌氧池,利用厌氧发酵使污染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厌氧池通过垂直潜流布水管与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连通;

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通过垂直潜流集水管与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的水平潜流布水管连通,使污水在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内完成吸附、自然分解、硝化与吸收等生态化处理过程,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与出水管连通。

所述格栅化、沉淀池、厌氧池均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

所述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其内分别填充有2-15mm粒径的石英砂、碎石或其他活性填料,填料表面种植挺水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对每一户居民或邻近几户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就近建设小型处理设施进行单独处理,克服了散居农村与小规模禽畜养殖场污水难以统一收集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本系统能因地制宜,工程措施简单,方便施工,占地少,投资较少;采用生态方式处理,维护简单,运行管理费用低,无异味,处理效果好,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进水口2.格栅池3.滤网4.沉淀池5.厌氧池6.垂直潜流布水管7.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8.垂直潜流集水管9.水平潜流布水管10.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11.水平潜流集水管12.出水管13.填料14.挺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治理系统,由由左至右顺序连通的格栅池2、沉淀池4、厌氧池5、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7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10构成,格栅池2通过污水进水口1与污水收集池连通,收集到的污水由污水进水口1进入格栅池2,格栅池2内设有滤网3,通过滤网3过滤掉悬浮固体垃圾,污水过滤后进入沉淀池4沉淀泥沙,然后再进入厌氧池5发酵,经厌氧池5发酵后,通过垂直潜流布水管6进入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7,置于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7底部的垂直潜流集水管8收集污水通过水平潜流布水管9进入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10,置于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底部的水平潜流集水管11收集治理后的水体后经出水管12排出。在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7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10中分别填充有碎石或石英砂填料13,填料13上种植有挺水植物14。

污水收集池、格栅池2、沉淀池4、厌氧池5、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生态治理池10均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须做好防渗措施。

本例中,格栅池2深度为1000mm,滤网3为不锈钢材质,滤孔大小为10-20mm;沉淀池4、厌氧池5的深度分别1500mm。以每户居民3-5人为标准,确定厌氧池5容积为0.8m3,沉淀池4容积为0.6m3;垂直潜流治理池7的深度为800mm,面积为1m2;水平潜流治理池10的深度为800mm,面积为2m2;格栅池2、沉淀池4与厌氧池5分别通过池壁中部开设的φ100mm孔连通。

垂直潜流布水管6、垂直潜流集水管8、水平潜流布水管9、水平潜流集水管11与出水管12的材料质均为不锈钢或upvc。垂直潜流布水管6、垂直潜流集水管8与水平潜流集水管11管径均为φ40mm,管上分别钻孔布水与集水。水平潜流布水管9与出水管12的管径为φ40mm。

垂直潜流治理池与水平潜流治理池内的填料粒径为2-15mm的碎石、石英砂或其它活性填料,由下往上均分为四层,下部为粗粒料,往上逐渐变细。

挺水植物为美人蕉、香蒲、水葱、风车草和灯心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具体形式上的限定,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由左至右顺序连通的格栅池、沉淀池、厌氧池、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通过垂直潜流集水管与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的水平潜流布水管连通,使污水在垂直潜流生态治理池和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内完成吸附、自然分解、硝化与吸收等生态化处理过程,水平潜流生态治理池与出水管连通。本系统能因地制宜,工程措施简单,方便施工,占地少,投资较少;采用生态方式处理,维护简单,运行管理费用低,无异味,处理效果好,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华;邓振贵;欧文昌;骆杰;刘良;唐向阳;莫虎;阳和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