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湿地构建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8111发布日期:2018-11-27 23:4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斜坡改造湿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斜坡湿地构建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湿地的重要性认识愈加深刻。他不仅和其他类型土地相互依存支撑,而且是调节气候、保证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过去,人们对湿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对湿地进行了农田化改造,加之大量化肥的使用使农田板结、湿地缺乏、降雨量逐渐减少,致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失去平衡。

对于河坡、山坡,是全世界至今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现代技术将其生成湿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未对斜坡进行有效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斜坡湿地构建法。

斜坡湿地构建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斜坡栽种植物,建造人工湿地;

S2、利用太阳能电机水泵作为人工湿地的能源,对植物进行培育;

S3、于人工湿地中设置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喷洒出雾状水雾,对植物进行浇灌;

S4、利用人工湿地渗滤性对附近水源进行过滤净化,同时在附近水源内进行水资源养殖;

S5、利用植物作为禽类、畜类养殖的食料,进行禽类、畜牧类养殖。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选用植物具有可多年生草、耐水性强和高产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喷水装置采用上扬式喷洒。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对附近水源进行过滤净化,还包括采用对河流实行上引外移,进而使得植物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净化。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对水资源养殖所产生的有机物作为栽培植物所用肥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对禽类、畜牧类养殖所产生的排泄有机物作为栽培植物作用肥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对不适用作为食料的植物,将其作为能源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斜坡改造成湿地,对于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各种小气候,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

2、本发明建立一个低成本的循环系统,即利用过去不被利用的斜坡栽草,通过太阳能功能进行抽水育草,利用草的蒸腾过滤吸收污染,同时利用家畜家禽吸收草料进行创收,打通了开放型产业循环链。

3、本发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管理效益并行,达到了三个有机统一,同时发展湿地建立、水资产养殖和禽类、畜牧类养殖,使管理者获得经济收益,建立了一个合理循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斜坡湿地构建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斜坡栽种植物,建造人工湿地;

S2、利用太阳能电机水泵作为人工湿地的能源,对植物进行培育;

S3、于人工湿地中设置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喷洒出雾状水雾,对植物进行浇灌;

S4、利用人工湿地渗滤性对附近水源进行过滤净化,同时在附近水源内进行水资源养殖;

S5、利用植物作为禽类、畜类养殖的食料,进行禽类、畜牧类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选用植物具有可多年生草、耐水性强,和高产的特点,具体的,所选的草的种类为禾本科草类植物,包括芦苇、吸污草和芦竹,但不限与上述草类,耐水性强可防止阴雨河沟水位上涨,除此之外,可以栽种具有经济性用途的植物,便于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喷水装置采用上扬式喷洒,采用太阳能水泵喷水养护,更加节能环保,河坡草类吸水生长的距离为1-1.5米,所以在河坡栽草远离水面时,必须浇水养护,由于是在斜坡上栽种,普通抽水方法容易冲涤河岸,泥沙随流而下,损坏河堤,因此采用上扬式喷洒,形成露状,湿润叶面,顺茎慢渗,根部吸收过滤,多余水泉状入土。

对于氨、氮、磷超标,污染河流,应计算水中氨、氮、磷的超标总量,确定河坡种草产量的吸附量,可延伸岸边的吸附使用量,使其具有吸污净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对附近水源进行过滤净化,还包括采用对河流实行上引外移,进而使得植物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对水资源养殖所产生的有机物作为栽培植物所用肥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对禽类、畜牧类养殖所产生的排泄有机物作为栽培植物作用肥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对不适用作为食料的植物,将其作为能源化处理。具体的,可以发电,烧炉经高温后用作肥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