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0379发布日期:2019-01-16 07:2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近几十年来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尚未完善,使得中小城镇中的河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城市河道大面积染,引起河道富营养化,导致形成黑臭河道,严重影响城市生活环境和形象,黑臭河道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严重环境问题。

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轻度黑臭河道溶解氧为0.2-2mg/l,氨氮为8-15mg/l;重度黑臭河道溶解氧低于0.2mg/l,氨氮高于15mg/l。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黑臭河道形成原因主要是外源有机物和氨氮、底泥等内源污染、河道不流动和水温升高及河道食物链严重缺失等,其中溶解氧是河道发生黑臭的关键性因素。改善河道必须改善河道的缺氧或厌氧环境,控制河道污染物进入量,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针对黑臭河道治理,国内外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法。物理方法主要是人工曝气、底泥疏浚、调水冲淤等。人工曝气为增加河流溶解氧,改善河道缺氧环境,底泥疏浚主要将河道腐烂底泥清除,调水冲淤是通过输入清水,把污染物冲走并稀释。化学方法主要是强化絮泥、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等,如铁盐、铝盐、改性硅藻土等混凝剂、双氧化水等氧化剂、生石灰等沉淀剂。生物生态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技术、生物膜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

实践证明,单一技术均无法解决黑臭河道问题,黑臭河道的治理需要多种技术协同配合。现有技术中一种黑臭河道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申请号:cn201710099529.7)利用微孔曝气、投加微生物制剂、水生生物进行河道治理,但该技术未对微生物生长附着点位进行改善,且水生生物相较于水生植物,成本较高;还有很多现有技术采用单一的技术手段,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有一些现有技术采取了多种手段结合的方式,但未进行微生物等方面的优化,且耗能较大。

该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采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生长附着环境、微孔曝气、水生植物等从多个方面有效降低黑臭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成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pvc管、浮体、连接绳、承重物;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0.5-3m安放一根pvc管,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每隔20-100cm布置于pvc管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的另一端连接浮体,在pvc管下方连接承重物,pvc管在承重物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由于浮体和pvc管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2.5-19.5mm;曝气机主要包括曝气管,曝气管和曝气出气口,曝气管通过曝气机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曝气出气口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曝气机电性连接有节能电池;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择一些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方形立体构架即浮床,,在浮床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附近投加微生物制剂,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优选的,所述曝气机为微孔曝气机,微孔曝气机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

优选的,在步骤4中每立方米水体投加6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2:2配制。

优选的,在步骤4中每立方米水体投加8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3:2配制。

优选的,在步骤4中每立方米水体投加15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2:3:3:3配制。

优选的,所述浮床为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结构,层数为2-5层,每层正方体使用螺栓和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植物生长基的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和/或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底座为pvc材料制成的底座。

优选的,所述节能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优选的,所述节能电源为蓄电池和风力发电机,曝光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节能电源为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和风力发电机,曝光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风力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曝光机与太阳能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考虑了微生物附着点位及生长环境问题,使用碳素纤维生态草不但增强了对水体悬浮物质的截留,还提高了微生物附着点位,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对水质净化有较大作用;本发明使用针对性的微生物制剂,提供微生物附着点位,辅以微孔曝气,可以使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加快水质净化进程;本发明使用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机对微孔曝气机进行供电,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电力损耗;本发明植物种植支架由多个小正方体构成,每层正方体使用螺栓和螺丝固定,安装拆卸方便,适用于不同株高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的种植,利用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选择吸收能力,使得多种植物协同作用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修复,增加微生物附着点位,辅以微孔曝气,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繁殖、水质净化,达到快速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目的,并且恢复重建河道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孔曝气布管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生态浮床支架构架示意图。

图中:1、碳素纤维生态草;2、pvc管;3、浮体;4、承重物;5、曝气机;6、曝气管;7、曝气管出口;8、电源;9、浮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1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8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10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的挺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正方体构架为2-3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8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3:2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2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0.5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10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2.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太阳能电池8;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正方体构架为3-5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6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2:2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3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3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6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19.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和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所需正方体结构为2-5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15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2:3:3:3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4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0.8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4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2.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和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正方体构架为2-4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8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3:2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5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1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每间隔河道1m安放一根pvc管2,pvc管2的具体数量视河道长度而定;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2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正方体构架为2-3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6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1:2:2:2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6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1.5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6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1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太阳能电池;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和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所需正方体结构为2-5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15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2:3:3:3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7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3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5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15.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和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沉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构建成的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正方体构架为2-4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15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2:3:3:3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实施例8

一种黑臭河道综合系统治理方法,在待治理河道中选择一段河岸平直的河段,依次实施以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布置碳素纤维生态草系统:碳素纤维生态草布置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碳素纤维生态草1、pvc管2、浮体3、连接绳、承重物4;测量选定的河道的水深和长度,每间隔河道1m安放一根pvc管2,根据测量的河道的长度数据来确定pvc管2的数量;将碳素纤维生态草1每隔80cm布置于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一端使用连接绳连接在pvc管2上方,碳素纤维生态草1的另一端连接浮体3,在pvc管2下方连接承重物4,pvc管2在承重物4的作用下沉于河底,碳素纤维生态草1由于浮体3和pvc管2的拉扯作用,垂直于河流方向;

步骤2:微孔曝气:在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之间安装曝气机5,加快水体的层流循环和加氧过程,同时将二氧化碳、氨气带出水面,增加水体中的do值,曝气气泡直径为15mm;曝气机5主要包括曝气管6,曝气管6和曝气出气口7,曝气管6通过曝气机5的上下两侧并向河岸方向延伸,在曝气管6向河岸延伸方向设有曝气出气口7,曝气出气口7置于水底,从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底部进行曝气;所述微孔曝气机5的功率为2.2kw,曝气时间为每4小时启动一次,一次运行1小时;曝气机5电性连接有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步骤3:安装浮床:在所述步骤2中的两处平行布置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外侧选取植物为鸢尾、美人蕉、芦苇、菖蒲、荷花等挺水植物进行架构,形成一个正方体构架即浮床9,所需正方体结构为2-5层,在浮床9底层四周使用框架固定设有植物生长基,植物生长基包括pvc底座、营养土、底泥和胶泥,营养土、底泥和胶泥放置于植物生长基中,将选择的植物种植于植物生长基中,pvc底座设有开口;

步骤4:投放微生物制剂:在碳素纤维生态草1附近每立方米水体投加15g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脱氮硫杆菌、聚磷菌复合菌剂按重量比2:3:3:3配制,增强黑臭河道水体的修复能力。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