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858发布日期:2019-02-01 19:1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在净水设备领域,复合滤芯一般会设有多种滤芯,一般的复合滤芯只有一组进出水口,复合滤芯内只有一条水路,复合滤芯无法对不同水质的水分别进行过滤,如需要过滤就必须安装多个复合滤芯。

那么对于这种复合滤芯如果需要能够对不同水质的水分别进行过滤的话,就需要对复合滤芯的结构进行设置,在其内部形成多条相互分割的水路,水路能够分别与不同的滤芯进行配合,从而产生不同水质的过滤水;而现有的多水路的复合滤芯,一般会将多个滤芯上下的设置,如将多条水路的进出水口设置在一侧时,这必然会有一部分水路至滤芯的距离过长,而将进出水口设置得与各个水路临近,那么这样的进出水口结构则非常的不方便净水器其他管路的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复合滤芯及净水器,使其结构更加紧凑,还能减少各个水路的行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安装在外筒体内,并在内筒体内、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有彼此之间密封的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在所述外筒体上形成与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配合的第一进行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内筒体将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密封的分隔,所述内筒体内安装有第一滤芯本体,并且在内筒体内围绕第一滤芯本体形成有过滤的通道,通道具有的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分别连通到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系统;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滤芯本体,并且第二滤芯本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外,所述第二滤芯本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过滤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双层筒体结构设置,内筒体安装在外筒体内,同时内筒体也外筒体之间保持密封,在内筒体内和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有彼此之间密封的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同时分别设置了进水口和出水口与两个过滤系统进行配合;同时,第一滤芯本体、内筒体、第二滤芯本体和外筒体各个分层套接设置,形成多层的复合滤芯结构,所以内筒体的外壁也作为第二过滤系统的壁,与外筒体的内壁包围形成了第二滤芯本体安装的空间,同时也让内筒体距离外筒体上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距离更近,不必专门设置连接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水路连接到内筒体;在内筒体内形成与第一滤芯本体配合的过滤通道,该通道在内筒体形成了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内筒体将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密封的分隔,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连通,形成了单独为第一滤芯本体过滤设置的与外筒体的其他部分分隔开的第一过滤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中形成了所述第一出水口,该出水管安装在第一进水口内;所述内筒体包括突出的柱体,所述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均设于柱体上,所述柱体插入至与所述第一出水口配合区域并与外筒体保持密封,使得第一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相通,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相通。提供了一种进出水结构,内筒体作为设置于外筒体内的结构,所以尺寸并不能设置得太大,这样必然会影响外筒体的结构尺寸,在第一进水口内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内为所述第一出水口,即第一出水口形成在第一进水口内,能够缩小了第一出水口和第一进水口的安装尺寸,在内筒体上形成突出的柱体,柱体用于密封,且柱体上设置了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配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还包括供第一滤芯本体安装的安装部分,所述柱体的内部中空,该中空内部为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插入第三出水口内;在柱体的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安装部分和内筒体外的通槽,所述通槽为所述第三进水口。提供一种与上述第一进、出水口结构配合的柱体结构,在柱体的内部中空,为第三出水口,出水管插入第三出水口内,使得第一出水口与第三出水口连通;在柱体的壁上形成了通槽,通槽为第三进水口,而第三进水口刚好能够与供出水管安装的第一进水口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芯本体被夹紧在所述安装部分内,所述第一滤芯呈圆筒状,第一滤芯本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三出水口相通,在第一滤芯本体对应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扇形槽,使第一滤芯本体的外部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通。提供了一种第一滤芯本体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能够与第一滤芯本体的形状、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配合,在第一滤芯本体对应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有扇形槽,使第一滤芯本体的外部与所述第三进水口相通形成第一过滤系统。

再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插入所述柱体内并与所述柱体的壁保持密封。

再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围绕第一进水口向内筒体延伸有一圈第一密封环面,该第一密封环面与所述内筒体的柱体配合进行密封。提供了一种密封的结构,方便将内筒体与外筒体保持密封,第一进水口设置在第一密封环面内,柱体的外壁与第一密封环面保持密封,从而将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之间密封。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所述第二滤芯本体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第二滤芯本体呈圆筒状,并与安装座配合将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间分隔。设置安装座方便第二滤芯本体的安装,避免外筒体设置第二滤芯本体的安装结构,降低外筒体结构的复杂程度,方便外筒体的加工。

再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在对应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位置向外筒体内延伸有一圈第二密封环面,并且第二密封环面将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隔在环的内外,所述安装座安装在第二密封环内并与之保持密封,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滤芯本体的外部相通,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滤芯本体的内部相通。提供了第二过滤系统的结构,在外筒体上形成了第二密封环面,第二密封环面与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二滤芯本体以及安装座配合,形成的本发明的复合滤芯的另一个过滤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之一。逆止阀能够防止水路中的水倒流形成水击,可以保护盖复合滤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复合滤芯的净水器,还包括连接复合滤芯中各个过滤系统的管路,所述第一过滤系统为后置活性炭过滤系统,所述第二过滤系统为pp棉过滤系统,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并控制水通过pp棉过滤系统和后置活性炭过滤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第一过滤系统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第一滤芯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第二过滤系统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外筒体上第一、第二进出水口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复合滤芯的与图5所示实施例进行配合的安装座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器。

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2,所述内筒体1安装在外筒体2内并在内筒体1内和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形成有彼此之间密封的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而且在外筒体2上形成与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配合的第一进行口、第一出水口221和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所以两个过滤系统分别具有独立的水路,它们之间是相互密封的,使得该复合滤芯能够同时得过滤出两种不同水质的过滤水。

如图1至2所示,复合滤芯的第一过滤系统的水路流向示意图,在外筒体2上形成了第一进水口21,外筒体2还包括出水管22,出水管22安装在第一进水口21内,而且出水管22中间还形成了所述第一出水口221,这种套接式的进出水口结构有利于减少进出水口的安装尺寸,从而也能减少与之配合的内筒体1的尺寸。

而内筒体1上设置了与第一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21配合柱体11结构,柱体11中间为第三出水口111,柱体11的壁上形成的通槽为第三进水口112,内筒体1的其他结构为供第一滤芯本体3安装的安装部分,出水管22插入所述柱体11中间并与所述柱体11的壁保持密封,从而让第一出水口221连通第三出水口111,而该出水管22的外部为第一进水口21,对应下方为柱体11的壁,而形成第三进水口112的通槽就设置在柱体11的壁上,使得第一进水口21能够连通到内筒体1内部的安装部分。

当然,还需要与安装部分内第一滤芯本体3的结构进行配合,第一滤芯本体3柱体11成圆筒状,同时形成了第一滤芯本体3的内侧32和第一滤芯本体3的外侧31,第一滤芯本体3被夹紧在所述安装部分内,并且在其一端设置有端盖33,端盖33结构能够与第三进水口112和第三出水口111配合,端盖33中部设有第五出水口332,连通第一滤芯本体3的内侧32和第三出水口111,端盖33外部对应通槽的位置设置了扇形槽331,通过扇形槽331连通了第三进水口112和第一滤芯本体3的外侧31,初步形成了第一过滤系统的水路结构。

内筒体1仅设置了柱体11上的第三进水口112和第三出水口111与外部连通,为保持内筒体1安装在外筒体2内时的密封结构,在外筒体2围绕第一进水口21向内筒体1延伸有一圈第一密封环面25,柱体11伸入第一密封环面25内并与之保持密封,从而形成了密封的第一过滤系统。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复合滤芯的第二过滤系统的水路示意图,第二过滤系统主要形成在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的区域,将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24分隔在第二密封环的内外,在所述外筒体2上形成与第二过滤系统配合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还包括供第二滤芯本体4安装的安装座5,第二滤芯本体4呈圆筒状,并与安装座5配合将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的空间分隔,并且也形成了第二滤芯本体4的内部42和第二滤芯本体4的外部41。

外筒体2在对应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24的位置向外筒体2内延伸有一圈第二密封环面26,第二密封环面26刚好设置在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24之间,而安装座5安装在第二密封环面26上,并保持密封,使得第二进水口23与所述第二滤芯本体4的外部41相通;所述安装座5上设有第四出水口51,所述第二出水口24通过第四出水口51与所述第二滤芯本体4的内部42相通。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复合滤芯,由于第一过滤系统是保持密封的,所以第二过滤系统也能够保持密封。

如图1、2、5和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第一进水口21,第一出水口221、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进水口23设置在外筒体2同一端部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将第一进水口21、出水管22设置在外筒体2的端部的中间,而第一密封环面25将第一进水口21包围,并且,内筒体1的柱体11插入到第一密封环面25内。

而且,将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24也设置在这一侧端部,并且设置在相对第一进水口21的外侧,第二进水口23位于第二密封环面26外,第二出水口24位于第二密封环面26内。

如图6所示,安装座5为了避免遮挡第一密封环面25与柱体11的配合,安装座5在对应位置设置了穿孔,并向第一密封环面25和柱体11之间延伸有第三密封环面52,第三密封环面52被夹紧固定在第一密封环面25和柱体11之间,并分别于之保持密封。

安装座5还具有卡位53,用于供第二滤芯本体4进行卡接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双层筒体结构设置,内筒体1安装在外筒体2内,同时内筒体1也外筒体2之间保持密封,在内筒体1内和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形成有彼此之间密封的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同时分别设置了进水口和出水口与两个过滤系统进行配合;同时,第一滤芯本体3、内筒体1、第二滤芯本体4和外筒体2各个分层套接设置,形成多层的复合滤芯结构,所以内筒体1的外壁也作为第二过滤系统的壁,与外筒体2的内壁包围形成了第二滤芯本体4安装的空间,同时也让内筒体1距离外筒体2上的第一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21的距离更近,不必专门设置连接第一进水口21和第二出水口24的水路连接到内筒体1;在内筒体1内形成与第一滤芯本体3配合的过滤通道,该通道在内筒体1形成了第三进水口112和第三出水口111,内筒体1将第一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21与第二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24密封的分隔,第三进水口112和第三出水口111与第一进水口21和第一出水口221分别连通,形成了单独为第一滤芯本体3过滤设置的与外筒体2的其他部分分隔开的第一过滤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21、第一出水口221、第二进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第三进水口112、第三出水口111、第四出水口51、第五出水口332其中之一。逆止阀能够防止水路中的水倒流形成水击,可以保护盖复合滤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复合滤芯的净水器,还包括连接复合滤芯中各个过滤系统的管路,所述第一过滤系统为后置活性炭过滤系统,所述第二过滤系统为pp棉过滤系统,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并控制水通过pp棉过滤系统和后置活性炭过滤系统。

一般的净水器,会设置三级过滤系统,其中pp棉过滤系统一般作为前置过滤,后置活性炭过滤系统作为后置过滤,所以对于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滤芯的净水器的管路设置,会先将水引入第二过滤系统过滤,之后才会将经过第二过滤系统过滤的水引入第一过滤系统过滤。

具体的,管路首先将水导引至第二进水口23,从第二进水口23进入第二过滤系统,再从所述第二出水口24流出所述复合滤芯,再通过管路将被过滤过的水导引至所述第一进水口21,从第一进水口21进入第一过滤系统,再从所述第一出水口221流出所述复合滤芯。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