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955发布日期:2019-01-16 07:3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品洗涤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水的行业,并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一般会分5次产生,其中前三次是加入洗涤剂清洗时产生,该污水中由于含有大量洗涤剂,cod浓度较高,能够达到700mg/l;后两次污水是加入清水漂洗产生的,用于清洗掉纺织品上残留的洗涤剂,cod浓度较小,约为200mg/l。虽然这五次污水的cod浓度不同,但是现在纺织品洗涤行业采取将其混合在一起,再进行处理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粗糙,导致处理时的能耗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品洗涤行业处理污水时将污水简单混合在一起,再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简单粗糙,导致能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该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

厌氧沉淀池,其进口连通第一次污水管、第二次污水管以及第三次污水管;

综合处理池,其包括混凝曝气池、气浮刮渣池、静置池、全池稳流装置以及逆流格栅管,混凝曝气池的进液口连通厌氧沉淀池出口,其出口通过全池稳流装置与气浮刮渣池进液口连通,气浮刮渣池的排渣口连通厌氧沉淀池,其排液口通过全池稳流装置与静置池进液口连通,逆流格栅管上端布置于静置池内;

潜流湿地池,其进液口连通第四次污水管、第五次污水管以及逆流格栅管下端;

回用池,其进液口连通潜流湿地池出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根据污水的cod浓度不同,先处理前三次污水,将其cod浓度降低,再和后两次的低cod浓度污水混合,并一同继续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cod浓度的污水设计不同的处理方案,针对性强,使得综合处理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厌氧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全池稳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全池稳流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气浮刮渣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逆流格栅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6,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厌氧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全池稳流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全池稳流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气浮刮渣池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逆流格栅管的剖视图。

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沉淀池1、综合处理池、潜流湿地池3以及回用池4。

厌氧沉淀池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级厌氧沉淀池,包括厌氧沉淀池外壳11、加热器12、储气罐13、单向阀14、污泥回流管15以及污泥泵16。厌氧沉淀池外壳11内交错设置有隔板,将厌氧沉淀池外壳11内分割为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腔、第二厌氧腔、第三厌氧腔以及沉淀反应腔。加热器12布置于沉淀反应腔内,用于为其加热,保证温度稳定。储气罐13连通沉淀反应腔,在储气罐13与沉淀反应腔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14,用于避免气体回流。污泥回流管15一端连通第一厌氧腔,另一端连通沉淀反应腔,在污泥回流管15上设置有污泥泵16。厌氧沉淀池1内投放有活性污泥,和污水充分反应后净化污水。活性污泥通过污泥泵16在厌氧沉淀池1内循环流动。厌氧沉淀池1的第一厌氧腔连通第一排水管5,第一排水管5连通第一次污水管、第二次污水管以及第三次污水管,汇集了洗涤产生的富含高浓度cod的第一次污水、第二次污水以及第三次污水。沉淀反应腔连通综合处理池,将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综合处理池内继续处理。

综合处理池包括混凝曝气池21、气浮刮渣池22、静置池23、全池稳流装置24以及逆流格栅管25。混凝曝气池21的进液口连通厌氧沉淀池1的出口,其出液口通过全池稳流装置24连通气浮刮渣池22的进液口,气浮刮渣池22的出液口通过全池稳流装置24连通静置池23的进液口。混凝曝气池21内投放混凝剂并调节ph值,并通过曝气装置向污水内鼓入足量空气进行氧化,使得污水内脱稳的胶体以及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当污水从混凝曝气池21流入到气浮刮渣池22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流动的平稳,避免将混凝曝气池21内的絮凝物带入到气浮刮渣池22内,在混凝曝气池21与气浮刮渣池22之间设置有一个全池稳流装置24。

全池稳流装置24包括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以及多块稳流隔板242。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内包括一稳流腔,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稳流腔的进口与出口,稳流隔板242内置于稳流腔内,交错布置,与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连接,将稳流腔分隔成连续的s型。污水从进口流入,沿着连续s型的稳流腔流到出口流出,稳流隔板242使得污水流动趋于平缓,缓慢地流入到气浮刮渣池22内。为了便于清洗稳流腔的内部,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即全池稳流装置外壳241包括固定部2411与活动板2412。活动板2412与固定部2411可拆卸连接,活动板2412与稳流隔板242抵接。当需要清洗时,拆下活动板2412来清洗稳流腔内部。

气浮刮渣池22包括气浮刮渣池池体221、曝气管222、气泵223以及刮渣器224。曝气管222一端布置于气浮刮渣池池体221内部,另一端穿过气浮刮渣池池体221与气泵223连通,刮渣器224布置于气浮刮渣池池体221顶部,气浮刮渣池池体221顶部开设有一排渣口,排渣口连通第一排水管5。气泵223通过曝气管222向气浮刮渣池池体221内曝气,污水曝气后产生大量泡沫漂浮堆积在液面上。刮渣器224包括一刮渣板以及与刮渣板连接的位移装置,位移装置带动刮渣板来回往复运动,将液面表面堆积的泡沫刮入到排渣口中,沿管道进入到第一排水管5内,被第一排水管5内流动的第一次污水、第二次污水或第三次污水带入到厌氧沉淀池1内进行处理。曝气之后污水通过全池稳流装置24进入到静置池23内静置。使得污水分层,颗粒物质沉淀在静置池23底部,上层清液通过逆流格栅管25流出。

逆流格栅管25包括管壁251、多个格栅252以及吸水纤维253。格栅252内置于管壁251内,与管壁251连接,将管壁251内的管道分隔成多个过滤腔,吸水纤维253内置于过滤腔内。逆流格栅管25的上端放置于静置池23内,并位于上层清液部,下端与第二排水管6连通。吸水纤维253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起到过滤的作用,利用虹吸原理将静置池23内的污水导入到第二排水管6内。

洗涤产生的高浓度cod的第一次污水、第二次污水以及第三次污水经过厌氧沉淀池1与综合处理池处理之后cod浓度下降到约200mg/l,与漂洗产生的第四次污水与第五次污水的cod浓度接近,在第二排水管6内与第四次污水以及第五次污水混合,流入到潜流湿地池3继续进行处理。

潜流湿地池3包括一潜流湿地池外壳,在潜流湿地池外壳内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矿渣层、石块层、小石子层、砂砾层以及泥土层,并在泥土层上种植植物。第二排水管6连通砂砾层,潜流湿地池3的出水口布置于矿渣层。第二排水管6的污水流入砂砾层,并依次穿过砂砾层、小石子层、石块层以及矿渣层,并从出水口流入到回用池4内。经过潜流湿地池3的净化处理,污水的cod浓度从200mg/l降为50~80mg/l。

回用池4储存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并用于纺织品洗涤行业中的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加入洗涤剂洗涤。对处理之后的低cod浓度的污水的重复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洗涤过程中水的消耗,节约水资源。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洗涤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根据污水的cod浓度不同,先处理前三次污水,将其cod浓度降低,再和后两次的低cod浓度污水混合,并一同继续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cod浓度的污水设计不同的处理方案,针对性强,使得综合处理成本大幅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