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季用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2024发布日期:2019-01-14 18:0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夏季用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季用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仍然是制约与胁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水污染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水污染会引发一系列水华、水体变黑变臭等现象,导致水域的自净能力彻底消失。

生活污水最主要的污染成分为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利用生物法是最有效且最环保的方式。但在以往的生物治理过程中,也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取得了成功,而这种特定的条件,在实际处理的污水过程中却是最难控制,甚至是不能控制的。北方四季分明,水体环境变化较大,尤其在夏季水态极不稳定,极难控制,造成了国内利用生物法治理污水难以成功。

目前国内仍存在利用化学药品治理生活污水的情况,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也研发出很多新的技术,其中利用纳米气泡提高污水溶氧量的方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是现在比较先进的技术。一般纳米气泡可以通过四种方式产生:一、加减压法,二、机械旋切法,三、超声空化法,四、湍流管法。现在生产的纳米气泡机,利用的就是超声空化法,但纳米气泡机造价昂贵,维护成本较高,维护大面积的水体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从而造成了治理污水的成本太高。

传统污水处理后的水中的氧气在2米以下氧含量很少,不利于鱼类和植物的生长,很多自然资源得不到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污水治理,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治理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具有水域的自净能力的夏季用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该系统处理后的水能达到五级水以上的标准,水内氧气含量高,在水面4米以下还有很充足的氧气,很适合进行各种鱼类等的养殖,形成景观式养殖场,可供人参观,产生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夏季用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污水盛置池、水泵、螺旋曝气装置、曝气好氧生化池、混合池、生化分解池、落水阻挡激发池、阶梯曝气池和分解池塘;生活污水被引入污水盛置池内,污水盛置池由水泵和管道上引连接螺旋曝气装置的进水口,螺旋曝气装置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曝气好氧生化池的进水口;曝气好氧生化池的远离进水口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混合池的上部进水口,分解池塘的水通过另一个水泵和管道上引连接混合池的另一上部进水口;混合池的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的上部进水口;生化分解池的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激活管道连接在落水阻挡激发池的上端进水口,落水阻挡激发池是一个浅且小体积的硬底面池,其另一端出水口由管道或直接连接分解池塘;激活管道由进水端的水平管道和后端的倾斜管道组成,其进水口在生化分解池水面以下1.5-8cm处,水平管道和倾斜管道的长均在1米以上;生化分解池在上部出水口一端还开有溢水口,该溢水口通过一根或多根溢水管引至阶梯曝气池的进水口,阶梯曝气池池内有一个以上从高到低的阶梯;阶梯曝气池另一端低端上出水口由向下倾斜的管道连接分解池塘;所述的曝气好氧生化池较长较浅,前端进水口处铺有防冲池壁的防护层,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2小时以上;由曝气好氧生化池内进入混合池内的污水量与由分解池塘内进入混合池内的水量总使混合池内保持水表层的溶氧量在3mg/l以上;所述的生化分解池池底为黏土,内养有滤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种植有水草和莲类植物,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上;所述的分解池塘池底为黏土,内有多个曝气增氧机,其内主要养有滤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同时还养有黑鱼、鲶鱼、鲤鱼、鲫鱼、银鱼、观赏鱼等各种鱼类和田螺,种植有水草和芦苇等。

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盛置池内进行净化污泥沉淀,然后由水泵引入螺旋曝气装置内,在螺旋输送过程中进行螺旋曝气加压,初步激活水体中的水分子结构,增加溶解氧;然后流入曝气好氧生化池内,初步释放水分子团中的有机污染物,使氧气初步融入水分子簇中,对水进行溶氧。然后流入混合池内。由水泵汲取分解池塘内的水注入混合池内,与污水充分混合后流入生化分解池内,从分解池塘注入的水是将分解池塘内的溶氧、优良的藻种和菌种带入混合池内,通过增减压、溶氧进一步激活水分子结构,同时稀释污水,使污水真正的活起来。然后直接流入生化分解池内,污水通过水位差产生压强使水流动,实现增压和减压过程,同时在水的快速流动中进一步激活水分子,激活后的水分子溶氧量进一步提高;水分子结构在持续激活过程中,大量与水分子簇缔合的有机污染物摆脱与水分子的结合,得到释放。有机污染物亦即富营养物质的大量释放及充足的溶解氧,使得藻类有了较好的发育空间,藻类开始繁殖生长,和生长的莲类植物一起,大量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处理后的水大部分通过激活管道流入落水阻挡激发池内,在激活管道进水口产生负压,水快速流入激活管道内,再快速流入落水阻挡激发池,在落水阻挡激发池的底面和侧壁的阻挡下反复碰撞曝气,溶入更多的氧气,同时降低了进入分解池塘的速度。水在负压、湍流、碰撞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含有氧气的纳米气泡,这些含有氧气的纳米气泡能深入到分解池塘底部,使分解池塘内的氧气深入到水面4米以下,能达到分解池塘底面的污泥层内。由于含有氧气的纳米气泡的进入,不仅对水体高效溶氧,而且其爆裂过程会产生极高的势能,能破坏有机质之间的氢键链接,加快残余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加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由于纳米气泡的存在特性,大量纳米气泡进入底面的污泥层之中,高效分解污泥层中的腐殖质、有机污染物等,起到水、泥同治的效果。分解池中有五个曝气增氧机,24小时不间断工作,调节溶氧,加强水体活性,使之水体自净承载能力大大增加。由于水分子簇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分解与组合的特性,激活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此系统把污染物从水分子簇中分离出来,使氧气可以更高效的进入水体中,形成溶解氧。同时利用鲢鱼滤食性鱼类的食性及生长特点,大量滤食藻类,最后通过富集作用,把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均以渔获物的形式输出水体,以此来起到消除水体富营养的效果;辅以动植物消化吸收及土壤吸附。从而从本质上更彻底清除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治理污水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置于混合池和生化分解池之间的辅助池ⅰ和辅助池ⅱ;所述的混合池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辅助池ⅰ的上部进水口,辅助池ⅰ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辅助池ⅱ的上部进水口,辅助池ⅱ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的上部进水口;所述的辅助池ⅰ和辅助池ⅱ的池底为黏土,内养有多种鱼类,种植有水草和莲类植物,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辅助池ⅰ和辅助池ⅱ的加入,使污水从混合池较快流入辅助池ⅰ,再较快流入辅助池ⅱ,然后较快流入增氧调节池;污水在相邻两个池子的转换过程中,实现增压、减压过程,同时在水的快速流动中进一步激活水分子,释放有机污染物,激活后的水分子溶氧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置于辅助池ⅱ和生化分解池之间的增氧调节池,增氧调节池内安装有增氧泵;辅助池ⅱ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增氧调节池的进水口,增氧调节池的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的上部进水口。通过增减压和增氧调节池内的曝气增氧,进一步激活水分子结构,释放有机污染物,激活后的水分子溶氧性进一步提高,使污水真正的活起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处理系统还包括置于阶梯曝气池和分解池塘之间的净化池ⅰ和净化池ⅱ;水从阶梯曝气池流入净化池ⅰ,净化池ⅰ的上出水口由管道连接净化池ⅱ的上进水口,净化池ⅱ的上出水口由向下倾斜管道连接分解池塘;净化池ⅰ和净化池ⅱ内种植有莲类植物。净化池ⅰ和净化池ⅱ将阶梯曝气后的水进一步过滤净化,使水质更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阶梯曝气池的进水口底面有高低错落的凸起。水从高处跌落到高低错落的凸起上,反复碰撞曝气不但溶入更多的氧气,且产生大量的纳米气泡。

本发明通过结合增、减压、湍流管和激烈碰撞产生含有氧气的纳米气泡。通过水位与激活管道的倾斜角度设置,利用水体在激活管道进入口处产生的负压,再经过与下面落水阻挡激发池猛烈撞击形成的加压、翻滚混合会形成湍流来产生大量纳米气泡,利用纳米气泡的特殊性质更有效的去除水中污染物。同时利用夏季水分子结构松散的特点,加强水体流动,正、负压激活水分子结构,从本源上释放污染物,加大循环流量,提高处理速度。利用这些方式自然产生纳米气泡,再结合生物治理,达到低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的效果。该系统处理后的水能达到五级水以上的标准,且水内氧气含量非常高,在水面4米以下还有很充足的氧气,很适合进行鱼类的养植,形成景观式养殖场,可供人参观,产生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包括污水盛置池1,水泵2和10,螺旋曝气装置3,曝气好氧生化池4,混合池5、生化分解池6、落水阻挡激发池7、阶梯曝气池9和分解池塘8。生活污水被引入污水盛置池1内,污水盛置池1由水泵2和管道上引连接螺旋曝气装置3的进水口,螺旋曝气装置3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曝气好氧生化池4的进水口。曝气好氧生化池4的远离进水口的出水口由管道连接混合池5的上部进水口,分解池塘8的水通过另一个水泵10和管道上引连接混合池5的另一上部进水口。混合池5的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6的上部进水口。生化分解池6的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激活管道16连接在落水阻挡激发池7的上端进水口。水阻挡激发池7一个浅且小体积的硬底面池,其另一端出水口由管道连接(或直接)分解池塘8。激活管道16由进水端的水平管道和后端的倾斜管道组成,其进水口在生化分解池水面以下1.5-8cm处,最好为3cm;水平管道和倾斜管道的长均在1米以上。生化分解池6在上部出水口一端还开有溢水口,该溢水口通过3根(也可是一根或2根)溢水管引至阶梯曝气池9的进水口,阶梯曝气池9池内有一个以上从高到低的阶梯;优选地,阶梯曝气池9的进水口底面有高低错落的凸起。阶梯曝气池9另一端低端上出水口由向下倾斜的管道连接分解池塘8。所述的曝气好氧生化池4较长较浅,前端进水口处铺有防冲池壁的防护层,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2小时以上。由曝气好氧生化池4内进入混合池5内的污水量与由分解池塘8内进入混合池5内的水量总使混合池5内保持水表层的溶氧量在3mg/l以上。所述的生化分解池6池底为黏土,内养有滤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种植有水草和莲类植物,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上。所述的分解池塘池8底为黏土,内有5个(3个、4个、6个等)曝气增氧机,其内主要养有滤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同时还养有黑鱼、鲶鱼、鲤鱼、鲫鱼、银鱼、观赏鱼等各种鱼类和田螺,种植有水草和芦苇等。

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只是本实施例还包括置于混合池5和生化分解池6之间的辅助池ⅰ11和辅助池ⅱ12。所述的混合池5远离上部进水口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辅助池ⅰ11的上部进水口,辅助池ⅰ11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辅助池ⅱ12的上部进水口,辅助池ⅱ12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6的上部进水口。所述的辅助池ⅰ11和辅助池ⅱ12的池底为黏土,种植有水草和莲类植物,其水流速度和池的大小保证污水经过此池的时间为1小时以上。优选地,其还包括置于辅助池ⅱ12和生化分解池6之间的增氧调节池13,增氧调节池13内安装有增氧泵。辅助池ⅱ12的上部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增氧调节池13的进水口,增氧调节池13的出水口由水平管道连接生化分解池6的上部进水口。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包括置于阶梯曝气池9和分解池塘8之间的净化池ⅰ14和净化池ⅱ15。水从阶梯曝气池9流入净化池ⅰ14,净化池ⅰ14的上出水口由管道连接净化池ⅱ15的上进水口,净化池ⅱ15的上出水口由向下倾斜管道连接分解池塘8。净化池ⅰ14和净化池ⅱ15内种植有莲类植物。

上述实施例仅是优选的和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的描述做等同技术改变,其都由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