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7487发布日期:2019-03-27 11:3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属于固废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餐厨废弃物来料需经过分选,将大粒径的无机物质与可资源化利用的有机物质进行物理分离,通常采用自动分选机完成以上分离步骤,经分选机分离出的大粒径无机物称为筛上物。餐厨废弃物中的筛上物通常的处理方式为在垃圾箱内暂存后直接运送至市政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根据各城市垃圾分类状况不同,筛上物约占餐厨废弃物总重量的6~8%,以日处理能力为12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为例,每日需外运筛上物的总量约为8吨,处置筛上物的过程将消耗大量运输成本。并且由于餐厨垃圾具有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高等特点,湿垃圾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极易发酸、发臭,滋生细菌、虫卵,处理不当将造成气味污染及水源污染等问题,极大的影响道路美观和城市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餐厨废弃筛上物总重量、总体积过大导致运输量大,以及含水、含油量高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通过与筛上物送料刮板机进行联动运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能耗。经过筛上物处理一体机处置后,餐厨废弃筛上物的含水量降低,重量减少为原重量的70%,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1/3,降低了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臭味及污水外溢风险,直接降低清运费用,同时保护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包括:一体机料仓、滤孔、螺旋预压榨单元、渗滤液排口、渗滤液缓存槽、plc控制柜、筛上物压缩单元、红外光电开关和筛上物压缩箱。

餐厨废弃筛上物通过筛上物刮板机运送至一体机料仓,经由一体机料仓下料口进入螺旋预压榨单元;筛上物所携带的水分及油脂在螺旋挤压作用下,由螺旋预压榨单元底部的6mm滤孔排入渗滤液缓存槽,然后通过渗滤液缓存槽底部的渗滤液排口排出,同时利用螺旋的推动作用将固体物料输送至筛上物压缩单元;筛上物压缩单元顶部设有红外光电开关,能够自动探测物料高度,当物料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停止固体物料的输送,然后通过筛上物压缩单元的液压推头将物料向前推动至筛上物压缩箱内进行压缩并进一步脱水;然后液压推头退回到原位,此时继续将固体物料输送至筛上物压缩单元,如此循环,直至填满筛上物压缩箱。

所述筛上物压缩箱底部设有滑道。

所述固体物料通过管路输送至筛上物压缩单元,在所述管路任意位置设置有渗滤液排口,以保证输送过程中的液体能够排出;

所述筛上物压缩箱底部开设有渗滤液排口,以保证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液体能够排出;

通过所述渗滤液排口排出的液体被统一回收处理;

所述螺旋预压榨单元底部排液滤孔的孔径为6mm。

优选的,螺旋预压榨单元顶部设有检修孔及自来水冲洗口。

优选的,筛上物压缩箱与一体机采用分体式结构,每台设备配套2台筛上物压缩箱,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筛上物压缩箱顶部设有吊环,底部同时设有滑道及滑轮,尺寸与市政勾臂车相匹配。

餐厨废弃物来料经自动分选机筛分后,粒径大于50mm的大粒度杂物被分选出来,此部分物质称为筛上物。筛上物由筛上物刮板机输送至筛上物处理一体机内,首先经过螺旋预压榨单元进行预脱水,渗滤液在螺旋挤压作用下通过预设在螺旋预压榨单元底部的6mm滤孔流至渗滤液缓存槽,并通过缓存槽底部管道排入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渗滤液收集系统。经过螺旋预压榨单元脱水后的筛上物落入筛上物压缩单元,筛上物压缩单元顶部设有红外光电开关,能够自动探测物料高度,当落入单元内的物料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经plc控制,螺旋预压榨单元进料动作停止,筛上物压缩单元启动,液压推头动作并将筛上物向前推动至筛上物压缩箱内,当推头达到“前限位开关”时,自动退回;当推头退至“后限位开关”时,停止动作,螺旋预压榨单元送料系统启动,如此循环。

推头向前推动过程中,液压系统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过高,表示筛上物压缩箱内满料,需要更换筛上物压缩箱,plc停止进料动作并发出箱满指示信号提示操作人员更换筛上物压缩箱。

筛上物处理一体机为全封闭一体式结构,与物料接触部分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有益效果

1、餐厨筛上物压缩脱水一体机,安装于自动分选机的筛上物刮板机末端,将筛上物进行脱水和减量化,减少筛上物外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臭味污染及水资源污染,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2、针对餐厨渗滤液ph值(ph=3~6)较低的特点,设备与物料接触部分全部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防止酸性物料对设备材料的腐蚀,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3、针对餐厨废弃物易腐败发臭的特点,设备采用全封闭式结构,防止运行过程中臭味及污水溢出,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

4、分别在螺旋预压榨单元、筛上物压缩单元及筛上物压缩箱底部设置有渗滤液排放口,并在筛上物压缩箱渗滤液排口设置快速接头,方便将各个工序产生的渗滤液排入处理中心渗滤液集中收集系统。

5、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全过程自动控制,节约人工劳动强度,同时可在触摸屏上进行手/自动切换,操作方式灵活。

6、plc自动运行模式设置为二种:一种通过红外光电开关探测物料高度,作为推头启动条件;另外一种通过触摸屏设置运行时间间隔,作为推头启动条件。当红外光电开关发生故障,可通过第二种模式运行设备,防止系统整体瘫痪。

7、筛上物压缩箱与筛上物处理一体机采用分体式结构,每台设备配套2台筛上物压缩箱,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筛上物压缩箱顶部设有吊环,底部同时设有滑道及滑轮,尺寸与市政勾臂车相匹配。当一台压缩箱满后,可由市政勾臂车直接装载外运,运输方式简便、高效。同时另一台压缩箱投入使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8、针对餐厨废弃物渗滤液的特点,螺旋预压榨单元底部的排液滤孔设计为6mm孔径,保证水分、油脂可通过滤孔排出,同时防止细小颗粒物落入排水系统造成阻塞。

9、螺旋预压榨单元顶部设有检修孔及自来水冲洗接口,当油脂堵塞滤孔时,可不拆卸设备直接清洗滤孔。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处理餐厨废弃筛上物的设备示意图。

其中,1为筛上物刮板机、2为一体机料仓、3为滤孔、4为螺旋预压榨单元、5-1为第一渗滤液排口、5-2为第二渗滤液排口、5-3为第三渗滤液排口、6为plc控制柜、7为筛上物压缩单元、8为红外光电开关、9为筛上物压缩箱、10为滑道、11为渗滤液缓存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餐厨废弃筛上物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筛上物刮板机1、一体机料仓2、滤孔3、螺旋预压榨单元4、渗滤液缓存槽11、渗滤液排口5、plc控制柜6、筛上物压缩单元7、红外光电开关8和筛上物压缩箱9。

餐厨废弃物来料经自动分选机筛分后,粒径大于50mm的大粒度杂物被分选出来,此部分物质称为筛上物。筛上物由筛上物刮板机1输送至筛上物处理一体机内,首先经过螺旋预压榨单元4进行预脱水,渗滤液在螺旋挤压作用下通过压榨单元底部的6mm滤孔3流至渗滤液缓存槽11,并通过缓存槽底部管道排入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渗滤液收集系统。经过螺旋预压榨单元4脱水后的筛上物落入筛上物压缩单元7,筛上物压缩单元7顶部设有红外光电开关8,能够自动探测物料高度,当落入单元内的物料高度达到预设高度时,经plc控制柜6控制,螺旋预压榨单元4进料动作停止,筛上物压缩单元7启动,液压推头将筛上物推至筛上物压缩箱9内,当推头达到“前限位开关”时,自动退回;当推头退至“后限位开关”时,推头停止动作,同时启动螺旋预压榨单元4,如此循环。

当推头向前推动过程中,液压系统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过高,表示筛上物压缩箱9内满料,需要更换筛上物压缩箱9,此时plc停止进料动作并发出箱满指示信号提示操作人员更换筛上物压缩箱9。每只筛上物压缩箱9顶部设有吊环,底部设有滑道10及滑轮,其尺寸与市政勾臂车相匹配。当一只压缩箱满后,可由市政勾臂车将压缩箱装载外运,同时备用压缩箱投入使用。

筛上物处理一体机采用plc控制系统,可实现手/自动切换,运行方式灵活。在自动运行状态下,可实现无人值守,节约人工劳动强度并降低误操作风险。自动运行模式设置为二种:一种通过红外光电开关8自动探测物料高度,作为推头启动条件;另外一种通过触摸屏设置运行时间间隔,作为推头启动条件。当红外光电开关8发生故障时,可通过第二种模式运行设备,防止系统整体瘫痪。

筛上物处理一体机主体为碳钢材质,与物料接触部分采用304不锈钢材质,确保设备不受酸性物料腐蚀,增加使用寿命;设备采用全封闭一体式结构,防止运行过程中臭味及污水溢出,保障良好工作环境;设备的各个单元底部均设有渗滤液排口5,保证渗滤液尽可能彻底排出;筛上物预压榨单元顶部设有自来水冲洗管路,当长期运行导致滤孔3堵塞时,可不拆卸设备,直接向设备内通入自来水冲洗滤孔3,恢复设备使用。

以120t/d的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为例,每日产生筛上物总重量约为8t,体积约为26m3。筛上物进入一体机后,首先经螺旋预压榨单元4脱除重量约20%的渗滤液,随后在输送过程中以及经压缩单元挤压后,脱除重量约10%的渗滤液。经一体机处置后,筛上物重量减少为原重量的70%,即5.6t;同时体积减少为原体积的1/3,即8.8m3

使用筛上物处理一体机,可有效降低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的运行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需外运处置的筛上物重量及体积有效减少,直接降低运输及填埋费用;由于水分及油脂的有效去除,降低了污水泄漏风险,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道路清理费用;分离出的渗滤液经收集后,可将渗滤液中的油脂提取并资源化利用,增加餐厨废弃物处理中心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