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9765发布日期:2018-11-20 22: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球,特别涉及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资源遭受破坏严重,大部分省市居民被迫饮用通过大型 净水机处理成的纯净水。水质专家认为,纯净水虽然把污染超标的有害物质过滤掉了,但同 时也把对人体必需的,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祛除了。长期饮用容易造成人体大量缺钙、 钾、镁、钠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致使四肢无力,精神不振。

现代农业大量使用氮、磷、钾化肥,破坏了人体固有的元素平衡,导致营养链缺失,破坏了酶的活性,引起代谢紊乱。禽畜渔养殖业户使用抗生素药物养殖,经常食用这类食物,药物会在体内蓄积,使体内病菌产生抗药性,造成健康隐患。被生活废水、工厂的废水污染的湖泊河水已不能直接饮用,必须对有机物进行生物处理、氯气杀菌处理,最终破坏了微量元素平衡,使得饮用水苍白无味,且产生大量卤化物毒性致癌物质。过量依赖药物,使人类陷入免疫力丧失的恶性循环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制备得到的陶球富含钙、镁、硅、钾、钠、磷、钛、锰、锌、铜等矿物质元素,并且可以用于生成矿物质水,生产的水呈弱碱性,降低了机体内活性氧含量,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包括陶球主体,陶球主体为圆柱体结构,陶球主体中沿其轴线方向设有1个一端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6个一端开口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18个一端开口的第三凹槽,每个第二凹槽与3个第三凹槽对应设置,第三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36个一端开口第四凹槽,每个第三凹槽与2个第四凹槽对应设置;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结构,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边长分别为L1、L2、L3和L4,L2=0.8*L1,L3=0.8*L2,L4=0.8*L3;

第一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1,第二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2,第三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3,陶球主体的半径为r1,r1-h3=h3-h2=h2-h1;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均设有填料。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中,陶球主体的半径r1=1-3mm。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中,陶球主体的长度为1-3mm。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以石墨为原材料制备与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相对应;

(2)将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可拆卸的固定在烧结模具中,在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外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3)按质量百分比计称取贝壳粉末46-55%、沸石粉末38-43%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加入烧结模具中烧结成型得到陶球主体;

(4)取下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冷却后取出陶球主体;

(5)按质量百分比计将贝壳粉末20-26%、沸石粉末55-58%、竹炭粉12-14%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注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进行二次烧结即可得到纳米离子陶球。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贝壳粉末由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猪母螺、珍珠贝、贞洁螺、七角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研磨而成。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中,烧结模具包括模具框架,两个模具侧壁可拆卸的固定模具框架的两端,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三支撑骨架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其中一个模具侧壁上,第二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另一个模具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制备得到的陶球稳定性好,制备简单,富含钙、镁、硅、钾、钠、磷、钛、锰、锌、铜等矿物质元素,并且可以用于生成矿物质水,生产的水呈弱碱性,降低了机体内活性氧含量,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离子陶球剖视图。

图2为烧结模具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陶球主体1、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第四凹槽5、模具框架6、模具侧壁7、第一支撑骨架8、第二支撑骨架9、第三支撑骨架10、第四支撑骨架11。

实施例一

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包括陶球主体1,陶球主体为圆柱体结构,陶球主体中沿其轴线方向设有1个一端开口的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6个一端开口的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18个一端开口的第三凹槽4,每个第二凹槽与3个第三凹槽对应设置,第三凹槽外侧呈圆周状均匀设有36个一端开口第四凹槽5,每个第三凹槽与2个第四凹槽对应设置;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结构,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的开口端位于同一侧,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的边长分别为L1、L2、L3和L4,L2=0.8*L1,L3=0.8*L2,L4=0.8*L3;

第一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1,第二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2,第三凹槽的中心与陶球主体的轴向之间的距离为h3,陶球主体的半径为r1,r1-h3=h3-h2=h2-h1;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均设有填料。

陶球主体的半径r1=2mm;陶球主体的长度为2mm。

上述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以石墨为原材料制备与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相对应;

(2)将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可拆卸的固定在烧结模具中,在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外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3)按质量百分比计称取贝壳粉末55%、沸石粉末38%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加入烧结模具中烧结成型得到陶球主体;

(4)取下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冷却后取出陶球主体;

(5)按质量百分比计将贝壳粉末26%、沸石粉末58%、竹炭粉12%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注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进行二次烧结即可得到纳米离子陶球。

步骤(3)中所述的贝壳粉末由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猪母螺、珍珠贝、贞洁螺、七角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研磨而成。

烧结模具包括模具框架6,两个模具侧壁7可拆卸的固定模具框架的两端,第一支撑骨架8和第三支撑骨架10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其中一个模具侧壁上,第二支撑骨架9和第四支撑骨架11分别插入式的固定在另一个模具侧壁上。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纳米离子陶球,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1)以石墨为原材料制备与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相对应;

(2)将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可拆卸的固定在烧结模具中,在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的外部涂覆一层脱模剂;

(3)按质量百分比计称取贝壳粉末46%、沸石粉末43%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加入烧结模具中烧结成型得到陶球主体;

(4)取下第一支撑骨架、第二支撑骨架、第三支撑骨架和第四支撑骨架,冷却后取出陶球主体;

(5)按质量百分比计将贝壳粉末20%、沸石粉末58%、竹炭粉14%和余量的木质素磺酸钙混合均匀后注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进行二次烧结即可得到纳米离子陶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