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113发布日期:2018-10-19 21:2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但是一般的中水净化都只单纯的进行活性炭吸附颗粒物工作,并没有对水进行蒸馏收集,就算有,也不能够进行智能控制加热箱体中进水的量,不停地往加热箱体中加水,大大降低了蒸馏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来解决加热箱体智能控制加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包括固定平台、电控箱、控制板、蓄电池、水泵、进水管、第一电磁阀、过滤箱体、加热箱体、出气管、引风机、进气管、集水箱体、第二电磁阀、出水管、隔板、通孔、电热管、冷凝片、浮球、移动杆、固定块、下接线柱、上接线柱、移动槽、卡板和滑槽,所述固定平台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板,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固定平台的底部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过滤箱体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水泵,所述过滤箱体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过滤箱体位于隔板下方空间处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箱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加热箱体连接,所述加热箱体的顶部通过焊接与固定平台底部连接,所述加热箱体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电热管,所述加热箱体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块一侧的滑槽底部安装有下接线柱,所述卡板的底部对应下接线柱位置处安装有上接线柱,所述移动杆的底端粘接有浮球,所述加热箱体的一侧通过出气管与引风机连接,所述引风机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与集水箱体连接,所述集水箱体的顶部通过焊接与固定平台底部连接,所述集水箱体的顶部内壁粘接有冷凝片,所述集水箱体的一侧通过法兰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引风机、第二电磁阀、电热管和冷凝片,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引风机、第二电磁阀、电热管和冷凝片,所述下接线柱电性连接水泵,所述水泵电性连接蓄电池的正极,所述上接线柱电性连接蓄电池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法兰与过滤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通过焊接与过滤箱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通过法兰与加热箱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净化装置,通过操控控制板,使第一电磁阀、引风机、第二电磁阀、电热管和冷凝片工作,第一电磁阀打开,使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过滤箱体中,水经过过滤箱体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的颗粒物,当加热箱体中储水量不够时,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接触,在蓄电池、水泵、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水泵工作,将过滤箱体中过滤后的水通过隔板上设置的通孔进行过滤,由连接管进入到加热箱体中,当水位上升时,使浮球浮起,带动移动杆向上移动,使下接线柱和上接线柱分离,水泵停止工作,电热管对水进行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再由引风机将水蒸气通过出气管和进气管吸入到集水箱体中,水蒸气经过冷凝片进行冷凝,变成冷凝水进行收集,有利于控制加热箱体中的进水量,提高蒸馏速度,还有利于对水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平台;2-电控箱;3-控制板;4-蓄电池;5-水泵;6-进水管;7-第一电磁阀;8-过滤箱体;9-加热箱体;10-出气管;11-引风机;12-进气管;13-集水箱体;14-第二电磁阀;15-出水管;16-隔板;17-通孔;18-电热管;19-冷凝片;20-浮球;21-移动杆;22-固定块;23-下接线柱;24-上接线柱;25-移动槽;26-卡板;2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水系统用净化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电控箱2、控制板3、蓄电池4、水泵5、进水管6、第一电磁阀7、过滤箱体8、加热箱体9、出气管10、引风机11、进气管12、集水箱体13、第二电磁阀14、出水管15、隔板16、通孔17、电热管18、冷凝片19、浮球20、移动杆21、固定块22、下接线柱23、上接线柱24、移动槽25、卡板26和滑槽27,固定平台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控箱2,电控箱2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板3,电控箱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4,固定平台1的底部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过滤箱体8,过滤箱体8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7,过滤箱体8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水泵5,过滤箱体8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隔板16连接,隔板16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7,过滤箱体8位于隔板16下方空间处填充有活性炭,过滤箱体8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加热箱体9连接,加热箱体9的顶部通过焊接与固定平台1底部连接,加热箱体9的底部内壁中心处安装有电热管18,加热箱体9的顶部内壁中心处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移动槽25,移动槽25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7,移动槽25的内部套接有移动杆21,移动杆21的外侧套接有卡板26,卡板26位于滑槽27的内部,固定块22一侧的滑槽27底部安装有下接线柱23,卡板26的底部对应下接线柱23位置处安装有上接线柱24,移动杆21的底端粘接有浮球20,加热箱体9的一侧通过出气管10与引风机11连接,引风机11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12与集水箱体13连接,集水箱体13的顶部通过焊接与固定平台1底部连接,集水箱体13的顶部内壁粘接有冷凝片19,集水箱体13的一侧通过法兰固定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4,控制板3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7、引风机11、第二电磁阀14、电热管18和冷凝片19,蓄电池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磁阀7、引风机11、第二电磁阀14、电热管18和冷凝片19,下接线柱23电性连接水泵5,水泵5电性连接蓄电池4的正极,上接线柱24电性连接蓄电池4的负极,有利于智能控制加热箱体9的进水,同时有利于净化水。

进一步的,进水管6的一端通过法兰与过滤箱体8连接,有利于固定。

进一步的,隔板16通过焊接与过滤箱体8连接,使连接更牢靠。

进一步的,出气管10通过法兰与加热箱体9连接,有利于固定。

工作原理:通过操控控制板3,使第一电磁阀7、引风机11、第二电磁阀14、电热管18和冷凝片19工作,第一电磁阀7打开,使水通过进水管6进入到过滤箱体8中,水经过过滤箱体8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水的颗粒物,当加热箱体9中储水量不够时,下接线柱23和上接线柱24接触,在蓄电池4、水泵5、下接线柱23和上接线柱24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水泵5工作,将过滤箱体8中过滤后的水通过隔板16上设置的通孔17进行过滤,由连接管进入到加热箱体9中,当水位上升时,使浮球20浮起,带动移动杆21向上移动,使下接线柱23和上接线柱24分离,水泵5停止工作,电热管18对水进行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再由引风机11将水蒸气通过出气管10和进气管12吸入到集水箱体13中,水蒸气经过冷凝片19进行冷凝,变成冷凝水进行收集,有利于控制加热箱体9中的进水量,提高蒸馏速度,还有利于对水进行净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