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685发布日期:2018-12-05 19:4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设施都是土建设施,把各个反应仓设于地下,整体不可移动,并且各反应仓占地面积大,灵活性较低,管理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而且污水净化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其集成程度高,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成本低,净化效果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箱体、驱动装置、控制单元,箱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MBR仓、反应仓、沉淀仓,MBR仓设有污水入口,MBR仓连通有第一管,反应仓连通有产水管,第一管远离MBR仓的一端与产水管远离反应仓的一端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门连通,三通电磁阀门还连通有反洗管;反应仓与沉淀仓之间连通,沉淀仓设有排水口;驱动装置包括有鼓风机、产水泵、反洗泵,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MBR仓连通,产水泵安装在产水管上,反洗泵安装于反洗管上;箱体的外侧壁设有加药桶,加药桶通过管道与反应仓连通,加药桶内设有计量泵,鼓风机、产水泵、反洗泵、三通电磁阀门、计量泵均由控制单元控制。

进一步地,箱体的竖向投影呈L型,产水泵、反洗泵、鼓风机、控制单元均位于箱体的L型投影的内侧。

进一步地,产水泵具有两个,两产水泵交替工作。

进一步地,反应仓通过隔板分隔出混凝室、絮凝室,产水管与混凝室连通,混凝室与絮凝室连通,絮凝室与沉淀仓连通。

进一步地,反应仓位于MBR仓与沉淀仓之间,混凝室与絮凝室之间的隔板设有第一自流孔,絮凝室与沉淀仓之间的隔板设有第二自流孔,第二自流孔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自流孔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混凝室及絮凝室内均设有搅拌结构。

进一步地,加药桶具有三个,其中两个加药桶与混凝室连通,另一加药桶与絮凝室连通,各加药桶均位于沉淀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工作仓体均集成在箱体内,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少,制造成本低;整个箱体可以移动,可随时改变放置的位置,灵活性高;各个工作仓之间的连接路线短,方便维护管理,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把MBR净化的技术应用于印刷污水处理领域净化效果好;净化过程由控制单元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管、产水管、反洗管三者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注:底板100,箱体200,MBR仓201,第一自流孔202,混凝室 203,絮凝室204,反应仓205,第二自流孔206,沉淀仓207,膜架208,加药桶209,控制单元301,产水泵302,反洗泵303,鼓风机304,第一管305,产水管306,反洗管307,三通电磁阀门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00,底板100上固定设有箱体200、驱动装置、控制单元301,箱体200顶部敞开,箱体200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MBR仓201、反应仓205、沉淀仓207,MBR 仓201设有污水入口,优选地,污水直接从MBR仓201的顶部进入,MBR仓201内中间位置设有多块MBR膜以及用于安装MBR膜的膜架208,膜架208呈方体状,膜架208上设有集水管,第一管305与集水管连通,MBR膜挂设在膜架208的内部,MBR膜由多根中空的纤维膜管组成,纤维膜管的两端与膜架 208上的集水管连通,水可以进入纤维膜管内,并汇集到集水管中。由于膜架及MBR膜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做进一步的详述。MBR仓201的侧壁连通有第一管305,第一管305的管口与膜架208上的集水管连通,反应仓205的侧壁连通有产水管306,第一管305 远离MBR仓201的一端与产水管306远离反应仓205的一端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门400(图中未标出)连通,三通电磁阀门400的另一个通口还连通有反洗管307,反洗管307的进水端连通储水池(图中未标出)。优选地,产水管 306、反洗管307、第一管305均固定在箱体200的外侧壁上。反应仓205与沉淀仓207之间连通,以使污水从反应仓205进入沉淀仓207;沉淀仓207设有排水口,沉淀仓207为斜管式填料的沉淀仓207,沉淀仓207内设有斜管填料以及安装斜管填料的支架,反应仓205内的污水从沉淀仓207的底部导入,污水上溢的过程中,斜管填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上溢出的水为达标可排放的水,上溢出的水由沉淀仓207的排水口排出。驱动装置包括有鼓风机304、产水泵302、反洗泵303,鼓风机304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MBR仓201连通,优选地,从MBR底部进行连通,鼓风机304从MBR仓201的底部往上鼓气,进行 MBR工艺中的曝气过程。产水泵302安装在产水管306上,在污水处理工作过程中,产水管306通过三通电磁阀门400与第一管305连通,在产水泵302的作用下,产水管306把MBR仓201内的污水抽引到反应仓205内。同时,在产水泵302作用下,污水从MBR膜的纤维膜管的外面穿过膜壁,进入纤维膜管的内侧,然后汇集到集水管内,最后再从第一管305排出;反洗泵303安装于反洗管307上,进行反洗工作时,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门400使反洗管307与第一管305连通,并关闭第一管305与产水管306之间通路,在反洗泵303的作用下,反洗管307从外置的储水池抽取水源,然后沿着第一管305把水反冲进方体状膜架208的内侧,使反冲进来的水从方体状膜架208的内侧穿过MBR 膜,从而对MBR膜进行冲洗,杀灭MBR膜内外表面的细菌并冲脱附在膜表面上的有机物等,恢复膜间压差;箱体200的外侧壁设有加药桶209,加药桶209 通过管道与反应仓205连通,优选地,该管道固定在箱体200的侧壁上,加药桶209内设有计量泵,计量泵可以把药物从加药桶209输送到反应仓205内,为了更容易控制药物输出流量,计量泵优选隔膜泵。鼓风机304、产水泵 302、反洗泵303、三通电磁阀门400、计量泵均由控制单元301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工作仓体均集成在箱体200内,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少,制造成本低;整个箱体200可以移动,可随时改变放置的位置,灵活性高;各个工作仓之间的连接路线短,方便维护管理,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把MBR净化的技术应用于印刷污水处理领域净化效果好;净化过程由控制单元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箱体200的竖向投影呈L型,即箱体200俯视面的投影为L型,优选地,沉淀仓207的长宽高尺寸为3.9m*3m*2.8m,反应仓 205的长宽高尺寸为1m*2m*2.8m,沉淀仓207的长宽高尺寸为3.1m*2m*2.8m;产水泵302、反洗泵303、鼓风机304、控制单元301均位于箱体200的L型投影的内侧,这样使设备的结构更紧凑、美观,减少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产水泵302具有两个,两个产水泵302均作用于产水管306,两产水泵302交替工作,其中一个产水泵302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另外一个进行替代工作,避免设备停止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当产水泵302发生故障时,控制单元301会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反应仓205通过隔板分隔出混凝室203、絮凝室204,混凝室 203的侧壁设有进水口,产水管306与混凝室203的进水口连通,混凝室203 的出水口与絮凝室204的进水口连通,混凝室203与絮凝室204之间通过水位差来使污水产生自流,使污水自动从混凝室203流进絮凝室204,絮凝室204 的出水口与沉淀仓207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沉淀仓207的进水口设有管道,该管道沿着沉淀仓207的侧壁设置,并延伸至沉淀仓207的底部,以使污水从沉淀仓207的底部往上溢流,其溢流的过程通过絮凝室204与沉淀仓207 之间的水位差产生的压力来实现。

进一步地,反应仓205位于MBR仓201与沉淀仓207之间,混凝室203与絮凝室204之间的隔板设有第一自流孔202,絮凝室204与沉淀仓207之间的隔板设有第二自流孔206,第二自流孔206连接有管道,该管道沿着沉淀仓 207的侧壁设置,并延伸至沉淀仓207的底部,以使污水从沉淀仓207的底部往上溢流;第二自流孔206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自流孔202的水平高度,利用水位差可使污水沿混凝室203、絮凝室204、沉淀仓207依次定向流动。这样大大减少管道的铺设用量,节省成本,易于维护管理。

进一步地,混凝室203及絮凝室204内均设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由控制单元301控制,搅拌结构优选为搅拌轮,搅拌结构用于对混凝室203及絮凝室 204内的污水进行搅拌,使混凝室203及絮凝室204内的污水与药物混合更均匀。

进一步地,加药桶209具有三个,其中两个加药桶209内分别装有PAC溶液、漂白水,这两个加药桶209通过管道连通混凝室203,另外一个加药桶 209装有PAM溶液,该加药桶209连通絮凝室204,各加药桶209均固定于沉淀仓207远离反应仓205的侧壁之上,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

进一步地,上述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往MBR仓201内注入污水,优选地,从MBR仓201的顶部导入污水,然后在控制单元301的控制下,启动鼓风机304,并且控制三通电磁阀门 400,使第一管305与产水管306之间变为连通状态。

S2、在控制单元301控制下,启动产水泵302,经过MBR仓201处理后的污水沿着第一管305与产水管306组成的管路进入混凝室203内,启动其中两个加药桶209的计量泵,使其中两个加药桶209内的PAC溶液、漂白水进入混凝室203内,启动混凝室203内的搅拌结构;污水自流进絮凝室204内,启动另外一个加药桶209的计量泵,使该加药桶209内的PAM溶液进入絮凝室204 内,启动絮凝室204内的搅拌结构。

S3、经过絮凝室204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到沉淀仓207内,污水经过沉淀仓 207内斜管填料过滤处理后,排出沉淀仓207,完成污水处理过程。

进一步地,在上述设备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地使三通电磁阀门400改变通路状态,进而使第一管305周期性地在连通产水管306的状态与连通反洗管 307的状态之间变换。当第一管305与产水管306连通时,产水泵302周期性开启,反洗泵303关闭,这时,MBR仓201向混凝室203周期性供水。当第一管305与反洗管307连通时,产水泵302关闭,反洗泵303开启,这时,MBR 仓201内对MBR膜进行反冲洗。

进一步地,第一管305每隔六小时就由连通产水管306的状态变为连通反洗管307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三分钟,然后第一管305由连通反洗管307的状态变回连通产水管306的状态;当第一管305处于连通产水管306的状态时,产水泵302每间隔六分钟至八分钟,优选八分钟,然后关闭,关闭状态持续的时间为两分钟,两分钟过后,产水泵302开启,然后再进行周期性的开启、关闭。在膜过滤时,膜表面会堆积污泥的凝聚体和微粒子,在长时间连续出水时,即使有曝气形成的空气气泡和上向流冲洗擦洗膜表面,膜表面仍会有污泥堆积。产水泵302周期性工作能大大改善这一情况,当产水泵302停止抽水时,膜两侧的压差减小以至消失,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更容易在由鼓风机 304产生气泡和上向流的扰动下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首先进入MBR仓201,在MBR仓201的各种菌种及MBR膜的作用下,高效去除废水中的CODcr、BOD5、NH3-N、SS、硫化物、总磷和色度;经处理后的废水再进入反应仓205,在反应仓205中加入PAC、 PAM及漂白水;经充分反应后的废水再进入沉淀仓207,进一步去除剩余的 CODcr、BOD5、SS、总磷和色度;经沉淀仓207沉淀后的上清液可达标排放;MBR 仓201、反应仓205、沉淀仓207产生的污泥通过管道排放到外置的污泥池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